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商业》2015,(2):47
2014年-2015年对于国人来讲,最振奋人心的无疑是两件大事:一件是改革继续推进,经济平稳着陆;另一件是中国的A股开启了牛市之旅,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打下了未来上涨的基础。2014年上半年,A股依然是一汪静水,上证指数长时间内未能突破2000点。而7月下旬,A股悄然开启上涨大幕,很快上证综指于8月站稳2200点,9月站上2300点,11月站上2400点。11月21日央行  相似文献   

2.
2014年-2015年对于国人来讲,最振奋人心的无疑是两件大事:一件是改革继续推进,经济平稳着陆;另一件是中国的A股开启了牛市之旅,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打下了未来上涨的基础.201 4年上半年,A股依然是一汪静水,上证指数长时间内未能突破2000点.而7月下旬,A股悄然开启上涨大幕,很快上证综指于8月站稳2200点,9月站上2300点,11月站上2400点.  相似文献   

3.
一、2000年沪深股市回顾   2000年的沪深股市延续了99年“5.19“行情,全年整体呈现.牛市劲升行情.   沪深股市基本同步,从2000年239个交易日的日K线图看,沪深两市的拟合程度良好,而且各个阶段的板块炒作也基本同步,说明沪深股市的联动效应强烈.沪深A股年初网络科技股急剧飚升,上海梅林、综艺股份成为沪市的领涨个股,深市出现了亿安科技、清华紫光两只百元股,一批触网概念股股价也轮番上涨.网络科技股急升的沪深股市出现了“市梦率“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浙商》2021,(2)
回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黑天鹅”频发,为A股市场带来极大波动,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复苏的背景下,A股展现出顽强的韧性,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成为全球股市中亮眼的一抹色彩。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浙股发生了哪些变化?诞生了哪些大牛股,谁是最强涨停王,谁又让人最心跳?浙股募投资金的去向,又会迎来哪些爆发性和持续性的大风口?随着2020年收官,《浙商》杂志再度推出浙股年度市值榜,以展现过去一年跌宕起伏的结构性牛市。  相似文献   

5.
最近全球经历了30年来罕见的食品价格普遍上涨。大豆因减产,价格从2007年年初到现在几乎翻番;玉米虽丰收却依然价格大涨。生物燃料的发展起到了打通油价与粮价之间通道的作用。以粮食为主的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后就集体大涨。由此延续了整个2007年农产品涨声一片的趋势。而国内证券市场,农业股也是在大盘振荡下行中强势上涨,不断给与投资者新的刺激。俗话说"谷贱伤农",但粮食贵了农民也不一定会受益。国内某金融机构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出现的一轮粮价上涨,85%的利益都落进了流通环节,种粮农民得到的利益不足15%。回到证券市场上,持续上涨的粮价,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是否足以使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从而具有投资价值?毕竟农业股行情由内外部因素共同造就。长期牛市这一点我们不否认,但农产品牛市不等于说农业股就一定有牛市。绝大部分农业股公司是农副产品加工型公司,农产品涨价对其来说是成本上升。所以,怎样选择农业上市公司,农业股是否值得投资都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曹仁超 《浙商》2009,(14):96-97
如果这波行情能上涨至3300点,然后进行调整,8、9、10三个月将调整至2600点左右。从第四季度开始,A股将进入漫长的牛市第二期,可能会持续3—5年。  相似文献   

7.
始自2005年的牛市点燃了人们理财的激情,2007年实际的“负利率”与疯涨的A股指数更是刺激着人们的金融神经,股市帐户如雨后春笋,炒完基金又炒黄金,储蓄不再是中国百姓唯一的投资习惯,各种金融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8.
于欣 《新财富》2006,(8):33-34
根据我们对中金、申万、国泰君安等17家国内证券研究机构2006下半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的调查,17家机构中有12家相对乐观,认为是牛市起点,调整不影响长期牛市基调;有3家保持中性,认为将高位震荡;有2家相对悲观,认为短期深幅调整,长期谨慎看好。  相似文献   

9.
张换  赵苏杰  冯林宏 《商》2014,(49):151-151
随着2014年中国股市的崛起,加之国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新兴股民数量加倍上涨。其中一部分人,只是因为牛市来临,想在牛市里也捞一把,毕竟股市也是一个新鲜事物,何况是还能赚钱的新鲜事物,于是秉着一种“宁可买错,也不错过”的想法走进了股市。另外一部分老股民,纵使驰骋股场多年,在大牛市背景下,却依然免不了被套牢的命运。本文针对新老股民在股市操作过程中常犯错误进行简单梳理,以期能够为广大股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中国股市,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元月的狂飙行情,一路高歌猛进,令上证指数直逼2005年高点,从而彻底摆脱长期盘整的底部区域,宣告长达4年之久的熊市了结。2006年元月“开门红”的走势,从股市中“元月预言效应”来说,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中国股市有望自2006年开始迎来一轮真正的牛市。  相似文献   

11.
张晓燕 《中国报业》2011,(11):25-29
2011年9月2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浙报传媒人来说,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这一天,浙报传媒借壳上海白猫,成功上市,并迎来开门红。开盘价11.99元,然后一路上扬,全天上涨68.27%,成为当天市场“万绿丛中一点红”。上市之后,参与浙报传媒上市全过程的四大中介机构分别发表专题评论,认为浙报传媒的上市是“A股资本市场罕见的快速规范上市”,“效率之高超乎想象”,“不仅仅是企业上市,更是一种团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梁红 《新财富》2008,(2):16-17
毋庸置疑,与过去几年相比,2008年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来说,将是更具挑战性的一年。自2007年11月份以来,美国的经济状况恶化以及中国的宏观调控两方面下行风险的加大,导致了中国相关资产价格的显著回落。A股和H股从2007年10月底的峰值回落了约20%。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中国相关资产持续造成下行压力,而至少在“其中一只靴子尚未完全掉下来”之前,这种状况不太可能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3.
李迅雷 《新财富》2009,(5):44-46
2009年,中国面临通缩而非通胀压力,但超额货币供给使得A股“货币现象”明显,这与实体经济的清淡反差明显。随着各国日益倚重以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量货币流向金融或准金融资产的格局必然会维持。从中国的经验看,当超额货币增长率到达底部时,往往也是熊市的尾声,但牛市的开始或会滞后16个月左右.下一轮牛市可能要到.2010年了。  相似文献   

14.
陶冬 《新财富》2007,(2):40-40
人民币资产正在进行一次全面的、历史性的重估。这一轮A股牛市,至少创造出3万亿元财富,其中部分资金早晚会流向楼市,制造新一轮流动性驱动的房地产旺市。上海、北京CBD的高级写字楼与大城市繁华地段的商铺,是2007年房地产投资概念的首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巴菲特(W.Buffett)投资有两条金科玉律:“第一条,千万不要亏损;第二条,千万不要忘记第一条。”深成指在4月13日历史性地登上万点大关。这10000点意味着什么?是A股市场长期牛市的新起点,还是阶段性的高点?指数叠创新高,风险正在加剧。  相似文献   

16.
尚言  王勇 《三联竞争力》2004,(2):22-22,31-32
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2003年的H股牛市无疑让人眼热。但是目前内地资金到海外投资仍受到诸多限制,地下渠道成了公开的秘密。也许,QDII制度的推出已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17.
尚言  王勇 《三联竞争力》2004,(2):22-22,23-27
2003年A股市场的相对疲弱更加反衬出H股的“牛”,一年之内上涨150%。有人说着价值回归,有人却在提醒泡沫再现,各路资金在这一轮财富神话中角逐  相似文献   

18.
岳连国 《商》2014,(9):15-15
准备了近四年时间,哈尔滨银行终于放弃了早前的A+H股上市计划,于昨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成为继重庆银行、徽商银行之后,第三家赴港圆“上市梦”的城市商业银行。该行每股发售价定为2.9港元,因受公开发售未足额影响,上市首日平开,报2.9港元,截至昨日收盘,股价上涨0.01港元至2.91港元,“惊险”地守住了发行价。  相似文献   

19.
政策     
《中国市场》2007,(42):4-4
A股风险积聚已到危险地步;A股还在泡沫初期 牛市至少有15年;中国将在2030年决定全球经济命运;楼市泡沫高于股市。  相似文献   

20.
经过长达4年的惨烈调整,日前中国A股市场已经处于或接近底部。A股市场将重建价值中枢,在价值中枢重建完成、新的比价关系确立后,市场才能真正进入牛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