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平抑生猪以及猪肉价格波动并采取措施进行反周期调节是陕西省乃至全国宏观价格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完善生猪及猪肉价格调控机制,对陕西省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将价格调控因素引入计量模型剖析了政府调控因素效果,试图为陕西省未来调控猪肉以及农产品价格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凤华 《四川物价》2007,(10):35-35
目前,我国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观注,各级各部门正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平抑市场物价,确保社会稳定。引起此次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市场猪肉价格过底,农民养猪赔本,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大量宰杀母猪,造成生猪产量下降,市场供应偏紧,肉价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受养殖成本上升推动、生猪生产规模压缩调整和生猪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去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通过调查研究,现就今年生猪价格走势及调控对策谈几点想法。一、2012年生猪价格运行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4.
《四川物价》2010,(5):19-19
今年以来,我县生猪价格走势和全国一样,出现持续下跌趋势。对此,我局积极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及猪肉价格走势及生产形势进行了调研,对生猪及猪肉生产与价格运行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受生猪生产下降、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2007年,猪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并带动牛羊肉和禽蛋等副食品价格上涨。预计2008年猪肉等副食品价格总体将呈高位回落走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HP滤波法的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HP滤波法研究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十分频繁,且其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周期一般为3~4年.本轮猪肉价格波动自2015年9月开始,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跌至波谷,2019年夏季猪肉价格将回到波峰.猪肉价格波动可以通过供给层面的完善来予以平抑,建立全国统一、完善的生猪养殖信息平台及控制猪肉进口量是预防和抑制猪肉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重庆市猪肉价格、CPI、玉米价格、鸡肉价格及生猪价格的月度数据,通过VEC模型研究发现:短期来看,前一期猪肉价格、玉米价格、CPI、鸡肉价格及生猪价格对当期猪肉价格有正的影响,其中前一期猪肉价格和CPI对当期猪肉价格影响最大;从长期来看,生猪价格、CPI及鸡肉价格对猪肉价格有正效应,玉米对猪肉价格有负效应,其中生猪价格对猪肉价格的正效应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猪肉价格剧烈波动对城乡居民肉类消费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弄清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非对称传导效应,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实证分析了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存在长期均衡正向关系,猪肉价格调控难度增大.非对称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传导具有双向非对称性特征,其原因是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在传导过程中受到了产业链利益相关者议价能力差异、生猪供给与猪肉消费均衡的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上半年.在国家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后,生猪及猪肉价格止降并有所回升。由于目前生猪供给仍然偏高,生猪及猪肉价格仍面临下降的压力。因此,应密切关注这次冻猪肉收储措施结束后,生猪及猪肉价格走势,及时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0.
从2007年1月开始.受全国部分大中城市猪肉等副食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影响,我市市场猪肉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至7月下旬达历史高点。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相关商品价格卜涨,影响到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家庭的生活。针对生猪养殖成本上升、猪肉销售价格上涨的情况.我们对市中区、井研、犍为等地的生猪养殖户、猪肉经营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弄清了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养猪成本上升。二是生猪外调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成容 《四川物价》2010,(5):16-17
2010年伊始,我县生猪猪肉市场价格低迷,近期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跌落比较明显,造成仔猪市场的滞销,养殖农户特别是养猪大户反应极为强烈,部分养猪户开始宰杀母猪、存栏生猪,对今后生猪市场影响相当大。为了控制江安生猪生产价格的下滑局面,县物价局密切注视生猪生产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加强了价格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2.
邵业雯 《现代商业》2020,(10):33-35
2019年猪肉价格的急速上升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猪肉价格的波动不仅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更影响着生猪养殖者的切身利益。为研究各种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本文采用供需模型理论进行陈述,并对影响猪肉价格变动的因素进行总结评述,提出稳价对策。结果表明:供给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而需求的影响并不明显,影响猪肉供给的因素是进口猪肉的数量,本国出栏猪的数量和存储猪肉的数量,政府应从供给端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猪肉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3.
李元 《四川物价》2009,(1):16-17
在经历了2007年的生猪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后,国家立即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生猪生产以平抑价格和保障供应,对能繁母猪提供保险,促使养殖户风险降低。2008年一季度生猪价位仍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进入6、7月后,母猪存栏已经开始提高,仔猪供应量逐步增大,生猪收购价格回落,市场销售价下跌。现将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以来,我省各地普遍出现生猪及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鸡蛋、牛羊肉等副食品价格出现跟涨,并带动餐饮价格上涨,对老百姓生活影响较大。为积极化解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民生问题,从5月份猪肉价格上涨开始,我省各地物价部门就采取积极措施,密切监测每天的猪肉价格及副食品价格动态,加强了对以肉类为主的副食品价格的市场监管和巡查,防止出现操纵市场、囤积居奇等,及时应对猪肉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加强了12358价格举报电话值班制度,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同时对粮食、猪肉、禽蛋价格变动趋势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市场调查,为制定政策和采取进一步措施提供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生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自身的“弱质性”决定了国家对生猪产业发展的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调控”,而国家对生猪产业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取决于用科学的方法 对生猪价格进行预测。研究得出:随机森林价格预测模型中的两个最优参数ntree、mtry的值分别为450和4,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的残差平方和0.72,拟合优度为98.25%,说明拟合效果较好;在特征选取上,综合平均下降精度和平均下降基尼系数的排序结果,得出影响生猪价格因素最重要的两个变量是去皮带骨猪肉和仔猪价格;随机森林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价格的预测对比发现:随机森林模型中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231和0.408,BP神经网络模型中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为0.0828和0.71,随机森林在生猪价格预测方面预测精度更优。  相似文献   

16.
猪周期是常见的经济现象,剖析猪周期成因,精准施策平抑周期波动,有利于实现稳产保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猪肉供给和需求,研究了猪周期的成因,阐明猪周期不同阶段的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猪肉需求总量已经进入稳定期,短期内季节性影响显著;(2)需求稳定约束下,供需矛盾随产能波动而变化,体现为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3)产能波动的原因是利润刺激下养殖主体的非理性增减产能,故猪周期可划分为理性/非理性的去产能阶段、理性/非理性的产能恢复阶段,其中,盈亏平衡点、盈亏程度和盈利趋势持续向上或向下是影响理性与否的关键因素。突发动物疫病、国家政策和猪肉进口量在周期波动中起催化作用。基于此,一方面,要多举措熨平猪周期利润起伏,不断提高猪肉价格预期管理,避免非理性调减产能;另一方面,需完善生猪重大疫病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猪肉价格即期干预能力,建立养殖规模户退出机制,以平抑周期波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和稳定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7.
《四川物价》2009,(5):6-7
在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生猪、母猪存栏量下降的情况下,国家紧急出台了包括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等扶持生猪生产的一揽子政策,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生猪生产发展,保障了猪肉市场供应,抑制了猪肉价格过度上涨,增加了养殖户和农民收益;但另一方面又导致很多社会资本一拥而上挤进生猪养殖行业,致使各地能繁母猪增加较多,产能明显过剩。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对生活必需品价格和运行情况监测数据显示:近期生猪上市交易量增加明显,猪肉价格持续下降,供求矛盾突出,生猪价格跌势强于猪肉价格,养殖积极性受挫。我们开展深入调研.在认真分析生猪价格和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丽琴 《中国市场》2007,(30):54-54
<正>"几十年没见过这么贵的猪肉。看来得学孔夫子,三月不知肉味喽!"一位手持菜篮、头发花白的老者看着肉案旁令人咋舌的价码,摇着头苦笑说。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大洋路综合市场看到的一幕。记者注意到,白条猪(瘦)批发价已经达到每公斤17.8元,白条猪(肥)也有17.3元,后臀尖瘦肉已经达到19.6元。其他商品交易市场的猪肉价格也有明显上扬。平抑肉价难言轻松上个月猪肉价格下降的时候,有关部门曾经预测,猪肉价格将会趋于平稳。当时的理由是:猪肉价格的上涨将促进养猪积极性的提高,增加市场的供给能力:同时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将抑制猪肉的消费,促使猪肉价格下降;此外,随着天气的转热,6月至9月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国家有关部同时出台了相应措施,生猪的生产和猪肉的供应必将趋于稳定。而现在看来,当时的预测显然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20.
近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较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猪肉位于养猪业纵向产业链末端,其价格不仅面临养猪业外部的冲击,并且受到产业链上其他环节价格波动的影响。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了我国养猪业纵向市场各环节价格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养猪业下游环节对上游环节的单位价格冲击大于上游环节对下游环节的单位价格冲击;仔猪对猪肉、生猪的单位价格冲击在长期中为负;玉米对猪肉、生猪、仔猪的单位价格冲击在长期中保持较大影响;猪肉、生猪、仔猪对玉米的单位价格冲击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