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考察了石棉县木雅藏族晒佛节仪式的的历史,客观地描述此次仪式的重要程序,并对仪式音乐做了一定的分析。他们的仪式音乐也作为藏文化中的一个部分,表现了木雅藏族人非常独特的原生态型地方藏文化。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林子     
李雪峰 《新智慧》2005,(4):63-63
有一个僧人,可能就是唐玄奘吧,他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相似文献   

3.
税赋是政权得以存在与运转的物质基础。南宋前期因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十分重视对州县这一层面的官吏管理和制度建设。这在《庆元条法事类》等史书中,集中体现为加强对税赋征收、保管、监督等方面的预防措施,确保了南宋前期税赋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雅与低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音乐伦理作为对音乐艺术领域内道德问题的理论分析以及对音乐活动主体行为之应该的伦理原则与规范的研究,它在净化音乐环境、协调音乐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连戏是以戏曲形式呈现的民间祭祀仪式戏剧,其流播时间长达千年之久,文化积淀深厚,它的佛、道、儒、巫傩思想互相杂糅,极具仪式性的功能使其保留着许多声腔曲牌的古老形态,以及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徽州目连戏是安徽目连戏的代表,其发展史可以看出徽文化的部分缩影,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文章从徽州目连戏的历史渊源开始追溯,详细地分析了徽州目连戏的唱腔音乐程式,分别对徽州目连戏的八大类曲牌展开论述,并对徽州目连戏的主要音乐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产生音乐,而音乐人类学恰恰关注的就是文化当中各种各样音乐的发展,具体说就是研究文化中的音乐,研究文化中的音乐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庆元条法事类》中的四柱结算法及相关术语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元条法事类》中的账式记录了当时使用的结算法及相关术语。根据账式的公文程式,可以了解典型的四柱结算法及多出“应在”一柱的复杂四柱结算法的原貌,并据此考证四柱结算法的各柱术语。  相似文献   

8.
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文化资源。高校要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相关课程,注重将红色音乐文化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推动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适合大学生精神发展需要的音乐教学原则与音乐思维培养问题,音乐教学原则包括系统性、接受性、感知性、文化性、审美性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强调对当代音乐审美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关注,力求培养大学生获得具有理性高度的评判能力、听觉感知接受能力和理解想象创造能力,并进一步探索以课堂教学考核为手段培养音乐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达到指导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周晓琳 《企业家天地》2007,(12):232-233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午十四时整在江西省艺术剧院隆重举行了江西省首届佛教音乐会。此次佛教音乐会的主题是“祈福中华,赞颂和谐”。在佛教音乐会上,我省各寺庙的大德高僧均到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做了讲话。音乐会上大德高僧和在家居士为中华祈福共同诵经——炉香赞、吟诵祈福赞颂文疏、心经、吉祥偈。音乐会上表演了女声独唱、民乐合奏、舞蹈、配乐诗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整个音乐会在舞蹈“和谐家园”中结束。笔者认为无论从广义文化角度而言还是就音乐文化来说,这场佛教音乐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举措。用佛家语言讲,…  相似文献   

11.
高校弘扬民族音乐必须紧紧围绕音乐实践展开,通过“听、唱、学、看”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校园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是普通高校的目的,而校园音乐文化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但从近现代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和趋势来看,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发展身处尴尬境地。传统音乐的文化根基被置换,中国乐坛上的"欧洲中心论"占主导地位。为了弘扬和发展中国特有的音乐文化,用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去吸引征服世界听众,作为音乐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我国的高校专业音乐教育院校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文化强省发展理念下,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成果,不仅推动着民族振兴与国家发展,对地区文化的整体发展与进步也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实施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能够达到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愉悦群众身心的目的。基于河北文化强省视域,剖析当前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的有效策略,有助于促进河北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河北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对此,我谈几点认识与实践。一、转变音乐教学观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如此。然而,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15.
音乐艺术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音乐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必将提高企业的品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相一致的。我国音乐教育的核心,即音乐和社会、政治、人的思想感情的关系,以及对音乐艺术真、善、美的统一要求。音乐本身所固有的多元化功能,必定对人产生教化作用,而音乐的教化性是寓于审美性之中的。中国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母体,而构建中国新的音乐文化,则必须实施新的有创新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7.
魏晋玄学时的清议与清谈,与在魏晋时期的音乐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本文从魏晋这个历史时期切入探讨魏晋玄学、魏晋一位重要的思想代表人物以及魏晋时期高超的音乐发展水平。主要探讨了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与音乐领域之间如何产生了融会与相互影响。在分析魏晋时期高超的音乐修为时,讨论了当时魏晋音乐与其他时代相比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取代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张霞 《企业家天地》2006,(7):149-151
用音乐文化来拓宽和打造旅游景观成为旅游业一项新型看点,本文从挖掘原生态民歌、开发采风基地、举办特色音乐民俗演出、音乐节等活动为视角,探讨音乐文化与旅游景观的有机结合,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品位,扩大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丰富游人的视阈,最大限度开发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传授技术,更应注重音乐艺术,培养和提升音乐人才的全面素质,促进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唐代宫廷音乐不仅在形式上、内容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时在融合本国各民族音乐、国外音乐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很高成就,既具有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特色,又具有世界音乐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