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 发展旅游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我国城市化已进入比较活跃的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2.8%。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的历史性变化和发展轨迹。但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协调性,对城市质量的认识滞后于城市化发展,一些城市或是由传统工业城市或是从农村小集镇演变而来,没有同步形成与城市经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综合社会  相似文献   

2.
城市边缘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涌现出来,我国当前依然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期,大量的人口进入到城市中生活工作,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城市里的人们承担着与日俱增的生活工作双重压力。城市里的人需要绿色休闲的空间环境来放松,同时也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及对回归自然的向往。论文以环境艺术设计为理论基础,从绿色景观和休闲空间规划的视角对城市边缘区的绿色休闲空间的环境构建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工业革命开始后,西方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竞争压力大等复杂社会问题。在都市生活的人们生活质量急速下降,他们迫切地想离开城市,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释放自己的身心压力。在这个背景下,乡村旅游应运而生。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正在飞速发展阶段,对于西方社会乡村旅游的成功模式,可以选择借鉴,但不必要"照搬"。中国的乡村特色与西方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人口的布局差异性很大,人们多居住在乡村,工作在城市,乡村是距离城市很近的、适宜居住的区域;中国乡村的人口多是老年人和儿童,  相似文献   

4.
主题公园高效益的奇迹和价值导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题公园高效益的奇迹和价值导向王新民上海市西郊宾馆城市化是历史不可抗拒的进程(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80%以上,我国约为30%)。今日中国进入了城市化时代,亿万千万民工潮的"自由拓居者"更加速了城市急剧膨胀的势头。以上海为例,仅建筑民工就达76万人(约为...  相似文献   

5.
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概念,并将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周期划分为快速、平稳、创新和分化4个阶段,以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系数为测度旅游城市响应强度的变量指标,利用张家界1989~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时序演变特征,并进一步从静态和动态分析了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989~2010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呈现出上升趋势,并呈现阶段性演变特征;从静态来看,张家界人均GDP、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建成市区面积和市域旅游开发强度与旅游城市化响应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6、0.8841、0.8405和0.7928;从动态来看,对旅游城市化有影响的因素按照影响大小排序为:人均GDP>人均建成市区面积>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域旅游开发强度。  相似文献   

6.
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陆林 《旅游学刊》2005,20(4):10
随着旅游的发展,有许多前沿课题需要研究,旅游城市化是其中一例。从城市化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化是指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由传统的日常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提升城市功能的过程。所谓享乐型消费是指在生活必需品满足后,转向更高的享受需求。发达国家的消费热点已经由食品、日用品转向住房、汽车、旅游度假和新兴的信息消费,并形成了新的支柱产业。这种消费方式就是现代享乐型消费。旅游作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过程是城市化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早在2002年,多伦多为解决"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就已开始在城市建筑的屋顶种上绿色植物,改善环境质量。去年,多伦多宣布将用LED照明系统取代传统灯泡和霓虹光管,以节省用电,在维护夜景的同时,减少城市的光污染。  相似文献   

8.
当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旅游产业会成为促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化发展的独立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互为背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文章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西安市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0~2009年西安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呈现上升的趋势;耦合度经历了2000~2002年快速变化和2003~2009年缓慢变化两个阶段;耦合协调度呈现持续快速上升趋势,实现了从2000~2005年失调阶段向2006~2009年协调阶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贵州省贵阳市"爽爽的贵阳"旅游形象的建设,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文化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2017年贵阳市GDP达到353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在贵阳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地区内的贫富差距也开始加大,贵阳地区内的贫困问题成了贵阳在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经济状况及贫困情况,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试图从旅游精准扶贫的思路出发,为贵阳市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典型旅游城市张家界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评价2005—2018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在综合发展水平上,旅游城市化水平加速上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时序上呈先增后减的“倒V型”变化趋势,并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中心-外围逐步升高的发展态势。(2)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来看,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呈倒U型发展趋势,由极度失调转化为优质协调继而又变为轻度失调,两子系统发展不平衡、不稳定。(3)就影响因素而言,旅游城市化系统中的公路旅客周转量、城镇污水处理率和星级酒店数量对耦合系统影响最大,同时生态系统中各服务功能的作用力均较高,旅游城市发展必须将生态保护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1.
陆林 《旅游学刊》2005,20(4):10-10
随着旅游的发展,有许多前沿课题需要研究,旅游城市化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2.
《山西旅游》2005,(4):34-37
当人类迈进21世纪,城市化进程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这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城市形象则成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是否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本文运用TOPSIS法对杭州市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5年期间,杭州市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系数逐年递增,随着时间的变化,杭州市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系数日渐逼近理想最优值,2005年的协调系数为0.8631;随着城市化和旅游发展的成熟,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状态逐渐优化,杭州市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状态已由2001年的较不协调跃升为2005年的非常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乡村大国,乡村永远是中国大地上的主导景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业已引起社会对乡村发展、乡村景观、乡村遗产、乡村旅游的广泛关注,并感悟到乡村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紧迫性,对落实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过程和成就,乡村旅游在走过了贵族化阶段后成为体验乡村文化和乡村遗产重要的旅游方式,成为休闲、度假、康体、治疗等重要的旅游空间.在欧洲,乡村旅游曾一度成为"拯救乡村的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变革和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乡村发展注入的活力和推动乡村持续发展所展现出的作用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而且在今天我国乡村变革和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和新途径,是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最完整、最典型、最内在的体现.我国乡村旅游20多年的发展业已完成产业的第一次积累,乡村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管理模式混乱化和产业组织自发化6大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  相似文献   

15.
引言在全世界,旅游业是发展最快的经济产业.本文探讨"乡村旅游"的本质及其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一、乡村旅游的本质1844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写了《旅行即生活》.他从哥本哈根城出发,遍游欧洲,脱离城市生活的疲惫与乏味.如今,人员流动性的增加、不菲的收入及信息社会的更多信息等因素都促使人们摆脱城市生活,强健体能,净化灵魂,与家人同乐,与朋友同欢.在清新山川,体验自然世界风貌,吸引着人们远离尘埃喧嚣的工业城市,旅游、娱乐和休闲互相联系,融为一体.乡村游本质上是怀旧和回归到本初.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逻辑与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直面乡村社会发展困境,以乡村的多维发展重塑合理的新型城乡关系。文章基于对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内在逻辑的探讨,借助傣族园村寨、双廊村、天龙村、落水村和明月村等多案例研究,具体分析旅游推动乡村在不同维度上的振兴实践,研究认为:旅游发展为乡土空间重聚发展主体,将各类经济生产要素注入乡村,实现乡村在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和空间多功能化,文化层面的物质文化保存与修复和精神文化的调适与再造,治理层面的内生自组织治理优化和网络治理的构建与深化,有效缓解甚至逆转乡村多重危机;同时,旅游发展在推动乡村各层面发展的过程中释放乡村居民的自主性,构建地方和外部力量的互动场域,共同推动乡村实现"新内生性发展"和持续振兴。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元内在关系,为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和贫困消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什么?城市不仅仅是人类的聚集地,也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域。一个城市独有的气质,会吸引人前往,会使人流连忘返。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对城市文化的探索和城市品牌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双城"将引领您的视线,共同领略中外魅力之城,探寻城市经营之美。本期魅力城市:大连魅力定位:浪漫之都,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经营参考:世界级浪漫城市巴黎魅力描述:大连人说:"恋爱中的男女到星海广场走一走,回来就互定终身;离婚的人最后去海之韵广场逗留片刻,双方就会破镜重圆;对爱情没有信心的人走过滨海路,也会对爱情重燃渴望之情。"魅力之星:大连前任市长薄熙来,他提出的"城市革命"理论,使得大连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城中村"所特有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经济与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制度安排及其固有弊端。江苏无锡市等地的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文章在分析改革前"城中村"集体产权界定的局限性及其在城市化中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江苏无锡等地的"城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总结,认为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能有效地保护城市化中村集体成员的利益,是解决"城中村"出现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中国会议中心城市集聚的影响因素.在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计量分析检验影响中国会议产业集聚的因素.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城市级别、城市化水平、城市交通状况、信息传播等要素是影响中国会议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等对会议中心城市集聚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旅游减贫效应之辩 ——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T(pro-poor tourism,有利于贫困者的旅游)理念的提出和推行建立了旅游与贫困之间的直接联系,激发了学界对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关系的广泛讨论.国内外学者在旅游减贫效应这一问题上产生了无休止的争议",旅游发展减缓了贫困""旅游发展加剧了贫困"和"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无必然联系"三种观点同时存在.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系统梳理了旅游减贫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支持不同观点的经验证据,并对争议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贫困度量方法不统一、空间尺度和研究方法不同、发展环境及模式选择存在差异等因素造成研究结论的不一致,综合各方面而言",旅游发展减缓了贫困"这一结论更为合理.最后,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