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舆论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风险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有利于维护高校稳定,对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紧急程度评估、身体和生理评估、心理测验评估、心理危机水平评估等内容。在评估基础上,以预防为重点,挖掘生命教育内涵,构建并运行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系统,科学采用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促进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自助组织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心理自助组织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要在健全组织制度,加强专业指导,提升教育理念等方面加强其建设,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人生信念教育、心理资本培育、活动体验教育、生命主体价值追求教育等相结合,最大限度提升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激发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成为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当今我国高校"90后"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疏导,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来记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心理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承担主要培养学生任务的二级学院,是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最基础的单位,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工科高校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五位一体"工作路径,以便于更好地促进理工高校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当前高校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探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即:必修与选修结合、课堂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讲授与团体辅导结合。通过改革,促进了大学生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调动学工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心理健康普及活动的开展,从而提升了心理育人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趋严重,已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其他手段和方法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与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课题。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学校教育以心理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为主,家庭教育以健全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为主。共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有效应对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筑牢学生心理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类型、特点、成因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大学生实际,提出了善于觉察、勇于面对、敢于求助、成于配合的心理危机自我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积极心理档案的建立主要包括记录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心理特征和状态、他人社会观察三方面内容。高校构建这一类型心理档案应拓宽线上线下渠道,立体化收集反映大学生自我内省、外界评价的资料,通过学校层面建立积极心理档案协同数字库、教师层面科学精准利用积极心理档案、大学生层面深度利用个人积极心理档案等应用路径,为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搭建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志愿者活动分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探求两者的互利共赢模式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种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志愿者活动互利共赢模式的构建以理念、对象、途径上的契合度为基础,在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和丰富志愿者活动资源三方面体现相互促进的作用,并通过体系构建、队伍建设、活动开展三个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培养新时代的价值,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教学、管理、实践、服务等教育体系,融入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全面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行为和人格。新环境和新技术概念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大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家长教育理念、亲子沟通方式和早期心理状况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心理疾患率显著增加。本文通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积极影响的探究,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存在的心理疾患,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高校体育公选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从而减轻大学生的负面心理问题,塑造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也为提高和改进普通高校体育公选课教学质量,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挫折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部分大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不高,实施挫折教育尤为重要。只有分析影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个人、高校、家庭、社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寻找四位一体的解决对策,才能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效性,以助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网络为当前较为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出一条新途径。但当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重视不足、网络渠道不畅、开展过于简单化等问题,制约着其发展,需要从更新观念、拓展网络渠道、实施系统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对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心理控制源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以及国内近十年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对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抑郁水平、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以便进一步探讨改善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缓解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有效手段,心理委员制度受到了各高校的关注。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导致心理委员制度本身和心理委员群体幸福均受到挑战。心理委员是大学生幸福教育中的重要朋辈资源,心理委员制度必须进行不断的升级与超越。心理委员分级制度便是一项新尝试,心理委员分级制度以打破行政班级壁垒为切入点,化解原有心理委员制度"同一性"特征引起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以"半专业化"或"准专业化"为发展目标,帮助大学生心理委员实现自我提升与发展,从而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并促进大学生幸福状态的整体改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对当代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还介绍了团体辅导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最后通过阐述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表示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愈发突出,高校亟须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不均衡、影响因素多、开发缺少针对性的现状,高校应采取加强体育教育、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增设心理资本课程等对策提升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促进高校心理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健康所引发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这既与大学生自身对环境不适应等方面的原因有关,也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有关。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构建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才能很好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恶性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