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5年是中国“十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4年。这一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值最大的前200位企业合计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29.1%,而进口值最大的前200位企业合计占全国外贸进口总值的37.8%。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呼云唤雨的大卖家和大买家, 无疑代表着中国外贸发展的主流方向。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排列出的年度“中国外贸200强”已连续推出5届。本期,《商务周刊》杂志与《中国海关》杂志联合推出“2005中国外贸200强”专题。这些200强企业值得我们尊敬与欢呼。但同时,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提醒我们还需保持清醒和冷静。自去年起,我们就在为现行的进口战略而急,为现行的出口战略而惑。一年后的今天,我们虽然已经惊喜地嗅到了改变的气息,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显然到了一个本质性的转折点。构建成熟的中国外贸战略与战术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走高。1978年为9%,1990年上升到30%,2000年达到.44%。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外贸依存度迅速攀升,2003年超过60%,2004年达到70%。对此,一些专家认为,外贸依存度过高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引发了大量的贸易摩擦,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使其降低,否则“恐怕就要由剧烈的经济震荡来纠正了”。也有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3.
外贸依存度又称外贸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国际贸易中通常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及该国加入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上升,1978年为10%,80年代约20%,90年代为40%左右,2001年为43.3%,2005年为62%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太高,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一些新兴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外贸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如何认识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过去5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某些西方国家"不讲武德"围堵遏制打压,但依然无法阻止中国外贸高速前进的步伐。中国在入世之后外贸赶考中交出的优异答卷,让很多国家大受震撼。"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200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096.5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贸易依存关系的变化是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参考变量。近20年是中国外贸经济格局大事频发的时代——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外贸总量地位不断上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次重要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次影响广泛的经济危机、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加剧等等。这些大事件都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关系,探求依存关系的变化过程及其趋势,对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经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有关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本文全面分析了外贸依存度的概念、内容和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外贸依存度新的计算方法。文章还从中国外贸的商品结构、贸易规模、产业结构和汇率变动对中国1998~2005年的外贸依存度进行了调整,提出应该更加全面地研究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已逾四年。四年间,中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加入WTO 的四年内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一倍还多。2005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再次超过日本,继续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在世界的排名也从2001年的第六位一跃升至第三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与巨大成  相似文献   

8.
王莹 《致富时代》2010,(11):22-22
汇率作为国际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影响一国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更加日益密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是多方面,深刻认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2004年4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对外贸易法>,这是对我国1994年生效的外贸法的全面修订.修改外贸法是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适应我国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它是一部规范外贸进出口经营活动的基本法律,突出了促进与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 ,为了实现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应采取新的战略取向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促进产业内贸易 ;扩展贸易空间 ,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 ;创造竞争优势 ,重视制度创新 ;增强环保意识 ,盯住国际标准 ,努力占领绿色市场等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人民币告别了只盯住美元波动的历史,改为盯住一揽子货币浮动。看10年漫长征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一路升值。有外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外贸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是从2004年开始的,因为这一年民营外贸企业成为"正规军",将"中国制造"推向全球市场。回顾十多年来的外贸进出口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次论坛发布的2005年中国外贸200强,向我们传达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过去的2005年,是中国“十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4年,这一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进一步确立了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地位。整个“十五”期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2年1月~2016年3月中国外贸总额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月度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人民币加入SDR与中国外贸之间的关系.发现人民币加入SDR与中国外贸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前者是影响后者的第二大外部因素,即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外贸增长失速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外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贸易额在取得巨量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方面发生了5个显著的质变。入世效应、强势贸易政策、量增价升、自由贸易区网络、外贸体制改革是其中5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十二五"时期,要从6个方面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外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一路飙升,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反映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反映了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受世界经济冲击的风险在不断加大.本文就出现的外贸依存度偏高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国珍 《商业时代》2006,(11):66-6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而在此期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节节攀升。本文在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与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外贸依存度提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合理调控外贸依存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五年。入世后,中国外贸大幅增长,但同时各种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层出不穷,中国已逐渐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市场领域面临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贸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五年来中国外贸得到长足发展贸易规模迈上新台阶。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外贸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进出口规模每年上一个大台阶。2001年,中国进出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外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国际市场》2010,(7):70-72
自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强劲增长,外贸依存度随之攀升。198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只有12.5%,到了2000年达44%。尤其是近几年,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上升;2002年上升48.8%,2003年上升60%,2004年上升70%。2005年由于人民币小幅升值,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进出口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总额连年上升。在进出口业务中,从发货到结汇离不开各种单证,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合同的履行,因而单证工作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单证的流转构成了对外贸易的基本程序。但外贸单证引起的贸易纠纷在进出口业务中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