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1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 Zhang 和 Zou(1998)与 Lin 和 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00,自引:0,他引:100  
张晏  龚六堂 《经济学》2005,5(1):75-108
本文在Zhang和Zou(1998)与Lin和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n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众多学者对其中的原因和现象进行了实证和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转移支付的现状和历史沿革的论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转移支付对缩小地区经济差距问题上进行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效果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的结果,提出在转移支付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促进我国不发达地区全面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财税政策是地区间经济差距和社会福利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财政视角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区税负、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人口增长因素、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及东部沿海地区的特殊政策。通过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地方税收体系、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财税政策在促进我国不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我们的主攻方向.财政对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调节资源配置;二是均衡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财政对策是: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合理有效的区域性税收调节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到了很好的制度保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及造成西部地区自身财政困难的原因,提出了要求中央加大对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第六十二条规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上级财政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用于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依据上述规定,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实行照顾政策。一是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8.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国家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安排在地区间的非均衡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有着十分突出的影响,而这又归结为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借鉴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调整财政投资的区域布局和区域性税收政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9.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区域协调的重要制度安排,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民族地区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财政支付转移现状主要表现为转移支付逐年增长和人均财政支出获得较高增长,转移支付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民族地区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王建聪  张霞 《时代经贸》2011,(2):135-136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存在支付规模过小、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线路单一、缺乏法律规范等现存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