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现阶段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合作业务主要涉及网银支付、快捷支付、聚合支付、第三方代扣和第三方POS收单等。但随着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合作日益多元化,商业银行面临着第三方支付机构主体风险、客户资金安全风险、洗钱交易风险、银行声誉风险,对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从机构管理、资金安全、交易监控、消费者权益保护四个维度,明确审计查证思路和重点,帮助商业银行提升风险防范与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2.
蓬勃发展的第三方支付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让商业银行面临诸多新的风险问题。本文以介绍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业务为切入点,探讨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审计思路和重点,以期为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水平,保障其新兴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银监会与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4]10号),对商业银行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关联进一步规范,加强了客户金融信息的安全防范管理。这是自3月份人民银行就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关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并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以来,加强第三方支付安全风险防范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4.
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业内学者从不同阶段、不同角度、不同业务板块进行了分析研究,但从合作的角度,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影响的文献资料较少。本文以某大型商业银行为例,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快捷业务合作的角度出发,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实证检验,分析合作对商业银行储蓄、资产等零售核心业务发展的影响,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勇 《征信》2016,(2):82-85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其规模已不容小视.各大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携手开创第三方支付发展之路.在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深入合作的同时,各类风险也随之而来,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利影响.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法律风险防控势在必行,应从监管机构、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消费者等多方入手,保障健康有序的金融合作秩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从事网上支付业务的主体分为两类,即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网络交易中的作用是作为第三方信用中介,有效降低网上交易风险,改善网络交易环境,大幅度提升交易成功率.本文就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业务合作模式及风险防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支付领域的重要力量,2010年6月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确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法地位,第三方支付发展前景日趋明朗,如何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效防范业务发展中潜在的风险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本文拟通过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特点,运作模式以及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分析,探讨相关风险防范揞施。  相似文献   

8.
第三方支付灵活丰富的支付方式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也给传统的支付体系带来挑战和冲击,其风险也极易向银行业蔓延。本文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现状,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防控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4月10日,一份由银监会和央行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0号文"),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提出系列明确要求。点评:10号文表面上厘清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关  相似文献   

10.
事件     
正银监会发布10号文银监会、央行联手下发文件,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业务进一步提出规范,对合作中的身份认证、交易限额以及风控进行了细化。4月9日,银监会及央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目的在于保护商业银行客户信息、资金  相似文献   

11.
第三方支付以其灵活丰富的支付方式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给传统的支付体系带来挑战和冲击,其风险极易向银行业蔓延。本文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现状,并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合作风险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时代金融》2014,(5):10-10
4月10日,一份山银临会和央行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0号文”),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提出系列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严政 《云南金融》2012,(6X):241-241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国内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支付工具和信用中介,不仅具备支付结算功能,而且能对交易双方进行资金监管,逐步为广大的商家和客户所接受。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互补和竞争关系,本文从银行角度,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严政 《时代金融》2012,(18):241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国内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支付工具和信用中介,不仅具备支付结算功能,而且能对交易双方进行资金监管,逐步为广大的商家和客户所接受。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互补和竞争关系,本文从银行角度,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银监会与央行联合发文规范第三方支付本刊讯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4】10号),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出发,对有针对性的问题细化了规范,涉及客户身份认证、信息安全、交易限额、交易通知、赔付责任、第三方支付机构资质和行为、银行的相关风险管控等内容。该通知以近20个条款规范了商业银行同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其中要求商业银行通过电子渠道验证和辨别客户身份,应采用双(多)因素验证方式对客户身份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移动互联网全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第三方支付正经历从虚拟支付工具到综合支付平台的转型中,其改变了中国亿万民众的传统消费观念。第三方支付是指独立于银行和电商企业的第三方单位,为商家及顾客提供可靠、便捷的支付服务。国家于2011年通过颁发牌照的方式宣示中国第三方支付的合法化,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然而,面对甚嚣尘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冲击,商业银行作为其中的主体,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全面提升自我竞争力呢?本文查阅大量对于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在业务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研究文献,完成了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具体影响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建行瓦房店支行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影响,给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以此例加深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的认识,也引起金融领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平台展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其在冲击银行传统零售业务的基础下,也促进了银行创新与转型发展。通过构建地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博弈模型,将地方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依次作为决策方,设定选择合作或竞争作为双方之间的博弈策略,通过动态博弈选择,获得地方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博弈结果。并且,以福建A银行为例,对其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合关系进行现实考察,验证博弈分析的结果。基于地方商业银行视角,从竞争层面看,应提高自身渠道功能,增强竞争实力;从合作层面看,应积极开展业务合作,实现业内共赢。  相似文献   

18.
前言作为互联网金融大潮的"急先锋"与"开路者",第三方支付业务深刻影响着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服务于各类交易的贸易金融业务更是成为直面第三方支付业务冲击的前沿。深入研究第三方支付运行模式发现,现阶段第三方支付业务以依赖商业银行现有支付清算网络的"寄生式"运行模式为主,是商业银行支付服务分工外部化的表现,对银行支付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需要商业银行特别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进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种建立在银行基础上的网络交易第三方支付随之出现,并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第三方支付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方便,实现了网络交易的公平公正。由于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两者之间既是互相竞争,又不能相互孤立。第三方支付既促进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电商业务的创新,又导致商业银行原有部分客户被分流、支付结算业务受到排挤、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迟缓。本文通过阐述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情况及特点,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影响,并站在商业银行角度提出加速产品创新、构建金融生态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间是既合作共生,又相互竞争的关系.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电子商务市场开拓上能力明显强于商业银行,但大型商业银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结算手续费具有定价优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除了支持多家银行接入,方便不同银行的客户外,在支付到账时间、支付安全、资金安全、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都不如商业银行在线支付.面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商业银行一方面要进一步细分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差别化经营,另一方面,应该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标准化在线支付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