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璐 《进出口经理人》2007,(6):I0008-I0009
广交会作为“中国第一展”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平台,承载着众多参展企业的贸易梦想。继设立品牌馆之后,第101届广交会又添“进口”元素,广交会的内涵正在逐渐延伸。广交会期间,参展企业同台竞技,纷纷拿出浑身解数,吸引到会采购商;到场观众也抓住良机,分享广交会的信息大餐,几天下来,资源、客户一并收获,不亦乐乎。记者特别选取了几个片断,细数广交会引发的一些新看点。  相似文献   

2.
《大经贸》2003,(5):44-45
4月15日,在喧天的锣鼓声中,第93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弹指一挥间,广交会已走过了四十六个春秋,迎来她第93届盛会.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高达9128家,创历届之最.一个重要原因是参展的民营企业由上届的588家增加到本届的1221家,成为仅次于国企的参展企业.从中,也可看出广交会的新魅力.  相似文献   

3.
境内外企业参展数量比上届增加19%展览总面积比上届增加31%10月15日,广交会新展馆A、B、C三区同时开门迎宾,标志着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正式开幕。据了解,本届广交会共有22341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3620家,增幅为19%。展览总面积111.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26.4万平方米,增幅为31%。展出面积、参展企业规模均创历史新高。第104届广交会由一届两期调整为一届三期,每期展览  相似文献   

4.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外贸中心副主任陈朝仁说,第107届广交会继续分三期举办,设标准展位56915个,比上届增加了近1000个,展览总面积达到113万平方米,参展的境内外企业也比上届增加1039家,达到23359家,企业参展规模和展览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5.
今年"秋交会"的主题是"三优化、三提升" 《WTO经济导刊》:第96届广交会将在今年10月举行,人们普遍称之为"秋交会".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广交会)水平,优化参展结构,规范参展秩序,确保广交会展位申请与安排公开、公正、透明,2006年1月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业务办公室特公布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分配性和招展性展位申请与安排标准的规定》和《广交会布展模式设立特装区与标摊区的实施办法》。这些新的规定应引起参展企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WTO经济导刊》2004,(10):8-8
本期是“秋交会”特刊。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是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国别地区分布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广交会秘书长胡楚生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介绍,本届广交会的主题是“三优化、三提升”,即优化参展主体、优化参展商品结构和优化采购商质量;提升布展水平、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10月15日,广交会新展馆A、B、C三区同时开门迎宾,标志着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正式开幕。据了解,本届广交会共有22341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3620家,增幅为19%。展览总面积111.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26.4万平方米,增幅为31%。展出面积、参展企业规模均创历史新高。第104届广交会由一届两期调整为一届三期,每期展览时间由六天缩短为五天。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开始走上缓慢复苏的道路,但低速增长态势短期内难以改观,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存在。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第114届广交会又一次拉开大幕。第114届广交会展览面积116万平方米,展位总数59539个,比上届增加8个。境内外参展企业24517家,比上届减少229家。广交会官方称,这是广交会采取扶优扶强措施,保证金字招牌品质的体现。在本届广交会上,不少参展企业注重自身转型升级,立足实际情况,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采访中,记者发现  相似文献   

10.
《进出口经理人》2011,(10):12-12
为配合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召开,《进出口经理人》杂志将于10月15日开始,在广交会参展人员集中入住的酒店展示和派发,展示期限为一个月。欢迎参加广交会的读者就近索阅杂志。  相似文献   

11.
温斯婷 《大经贸》2010,(3):47-50
展位供求比例1:2。面对日渐明朗的世界经济形势复苏态势,参展企业信心也随之一路增强。据第107届广交会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共设标准展位近5.7万个,但国内出口企业申请展位数已超过11.5万个,展位需求远远超过了广交会所能提供的展位规模。也许,就连第107届广交会的筹办方都没有想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期的调整,《进出口经理人》杂志将于10月14日~11月6日,在广交会琶洲展馆和参展人员入驻的酒店展示和派发。欢迎参加广交会的读者就近索阅杂志,赠完为止。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外部需求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世界经济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短期内我国出口仍将低位运行,被誉为中国第一大展的第105届广交会已于2009年4月15日在广州琶洲展馆如期召开。广交会历来被视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人们自然把本届广交会视为下半年全球贸易走势一个重要观察点,并对本届广交会寄托着非常多的期望。通过对本届广交会第一、二期的采访,我们看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导亲临为参展企业鼓劲打气,出谋划策,深入调研,提供服务;我们看到各参展企业应对危机,各出奇招,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寻觅商机。在广交会的背后,透露出我国外贸行业迎难而上,积极破解困局的积极信息。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广交会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的多元渠道,更不具备独立的跨国营销组合手段,只好将参展广交会看成是一个捷径和高效的营销方式。广交会为中国的出口创汇作出了辉煌贡献,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外贸人才。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历程中,广交会自始至终担当着举足轻重、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角色。但“博大”却不“精深”的模式,是不是应该寻求变革呢?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5日至19日,时风集团出征第115届广交会。通过明确重点、全力营销,时风取得了较好的参展效果。在此次广交会之前,时风集团国际贸易部认真对近期相关产品的海关数据进行了梳理,多次开会动员,使国贸部全体人员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在市场开发上,集团在中东、东南亚、东欧几个主要优势市场上抢份额、拓渠道;新市场开发方面则向东盟、独联体、南亚以及非  相似文献   

16.
四月,花城广州美得让人陶醉,她迎来了第99届广交会,也恰逢广交会举办50周年。我们再次聚焦在“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上。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的 1/5订单由广交会产生,每年的成交额都呈现上升趋势。国内的企业都可以从中挖掘到丰富的商业资源。同时,广交会也为众多的出口企业提供了品牌推广、品牌发布的平台。新一届的广交会有了新气象、新举措,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聚焦能够给予参展企业以回颐、以前瞻、以资讯、以提示,希望能够帮助我们中国外贸人在广交会这个舞台上谱写美丽的乐章。  相似文献   

17.
曾乐琛 《大经贸》2009,(5):38-39
为落实商务部领导关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扩大第105届广交会对外宣传,争取更多境外采购商与会的指示,广交会外贸中心千方百计通过创新邀请、扩大宣传、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加大对境外采购商、参展商的招商招展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8.
第104届广交会开幕以来,江苏交易团团长笪家祥率领团部工作人员在展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第一期参展企业客商到会、洽谈成交、国内外形势对出口的影响,以及广交会组展改革机制运行情况等。  相似文献   

19.
广交会须知     
刘正朱 《进出口经理人》2006,(8):I0006-I0007
广交会,这一响铛铛的名字,在经济全球化、会展产业迅速腾飞的今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对它都是耳熟能详。中国外贸的“窗口”、成交额占全国当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的1/4以上,“中国第一展”中国会展业“名片”、中国外贸“晴雨表”——无不诏示着广交会举足轻重的作用,她近50年的成长史见证了一个贸易大国的崛起。过去的50年中,广交会参展和成交的规模不断扩大,洽谈业务范围日趋广泛,展会形式和贸易方式不断丰富,影响力更加广远,多功能、综合性与精品化并举,已成为驰名中外、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展”。在即将到来的10月秋交会,…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广交会迎来了第111届。三个“1”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吉祥顺利的象征,大家都希望这样的一届展会能带来更多的订单,创造更多的利润。但当梦想照进现实,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广交会已经今非昔比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