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前景 1.1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概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有关规定.资本项目.即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是指国家不对资本项目下的长短期资本的流出流入加以限制.它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货币的完全的自由兑换具有以下特点:(1)居民既可以通过经常项目的交易获得外汇.也可以自由地通过资本项目的交易获得外汇;(2)所获外汇既可以在外汇市场上出售给银行.亦可以在国内或国外持有;(3)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交易所需要的外汇可自由在外汇市场上购得;(4)国内外居民可自由地将本币在国内外持有来满足资产需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则是指个人或机构对人民币本币的兑换、持有,使用等达到上述标准。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而我国在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如何推进成为了新的问题。本文就人民币资本项目有条件可兑换提出了策略与步骤,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人民币回流渠道的概述,分析影响人民币回流的因素,进而提出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拓宽人民币债券业务,发行境外人民币基金等相关建议,进而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逐步提高,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大,而我国在经常项目实现自由兑换后,资本项目一直都没有开放,这种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与货币国际需求迅速扩大的不一致性必然会导致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不断发展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而言,是否应把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的离岸金融中心一直都倍受关注和争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美元、日元、欧元国际化历程的对比,对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进行的分析发现,虽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但是人民币和国际货币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必须从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促进人民币区域化、改善外部环境、构建人民币回流机制等方面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雷  梁劲  袁小平 《企业经济》2006,(4):171-173
货币自由兑换是国际经贸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对外经贸活动快速发展,对货币自由兑换的要求日益迫切。人民币已经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也开始走出国门在周边国家使用。但有关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各方面环境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广西会计》2003,(9):48-48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享有欧元“之父”美称的罗伯特·蒙代尔教授认为,中国要想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必须有两大前提:一是人民币完全能够自由兑换,即要完全开放资本项目;二是中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起码应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在这两个条件没有完全满足之前,中国不宜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  相似文献   

8.
据透露,国家外管局已确定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福建等六个试点省市,开始对企业境外投资购汇限制“松绑”,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通过人民币购买外汇对外投资;今年,北京、天津等市也将陆续落实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中国资本项目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涉及40余项目,其中20多个已开放。一旦条件成熟,此项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一切表明,一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正在悄悄进行,主旨清晰———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国家外管局有关人士表示,这项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正在“顺利展开”,并受到了企业欢迎。在最早开始试点的浙江省,…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受金融海啸重创以来,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岌岌可危,人民币作为新的经济体货币代表,国际化进程也呼之欲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对外贸易、稳定的币值和强大的政治格局等基本条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难免受到多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风险有: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风险、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风险、币值的不稳定性和"特里芬难题"等风险。要解决好这些风险的干扰,选择有效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何时自由兑换?人民币何时自由兑换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人民币自由兑换时间的各种报道与猜测屡见于海内外各种媒体。究竟人民币实行自由兑换需要哪些条件,实行自由兑换的人民币又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指出: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1.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回顾中国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货币可兑换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通过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对中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取消了对中资企业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非贸易经济性用汇的计划审批,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兑换,并承诺2000年前实现人民币经济项目可兑换.同时为了保持对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的连续性,继续保留了外汇调剂中心,专门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外汇买卖.而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依据一定条件审批后方能到外汇调剂中心办理,也成为我国尚存的一项主要的经营项目下的汇兑限制.为了履行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间协定上的签字所做出的承诺,即在1996年底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在慎重试点的基础上;在国内政治经济稳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从人民币结算试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人民币正稳步向自由兑换目标迈进。在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过程中,风险防范是第一位。以史为鉴,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合理的汇率机制、完善发展国内金融体系、立足区域货币合作,走渐进的人民币升值路线等四个角度思考和借鉴日元国际化的深刻教训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WIO,如何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国内外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要求人民币升值,放松外汇管制的声音高涨。QFⅡ和QDⅡ作为人民币在不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一种过度性措施,正成为国内金融机构从事国际资本市场业务的制度探索。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4年实现汇率并轨以来,中国外汇市场稳步发展,在1996年12月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并向着人民币完全自由汇兑的目标迈进。比较研究中美外汇市场,对认识中国外汇市场,指导中国外汇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比较中美外汇市场汇率波动特征,也可以增加我们对投机与非投机价格认识。  相似文献   

15.
QDII制度实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如何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国内外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要求人民币升值,放松外汇管制的声音高涨.QFⅡ和QDⅡ作为人民币在不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一种过度性措施,正成为国内金融机构从事国际资本市场业务的制度探索.  相似文献   

16.
深圳前海特区开展人民币可兑换的试验,预示着中国将开放其资本账户,为人民币自由兑换拉开了帷幕,以期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能与美元争夺霸主地位,成为世界各央行的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7.
突如其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生生截断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十余年过去了,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将成为重启旅程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在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时实行自由兑换应该是最佳时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183;A&;#183;蒙代尔教授前期在上海举行的“富国论坛”上演讲时这样预言。根据安邦集团研究总部2002年完成的《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时机与进程的研究报告》,中国  相似文献   

19.
解读QFII与外国战略投资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我国引入QFII和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引入QFII和外国战略投资者是中国发展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是在我国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条件下的过渡性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3年第16号《公告》中宣布了香港办理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以及银行卡业务的银行提供清算服务。从此,在国内对于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讨论就变得越来越激烈。资本项目开放对于各国的利弊兼而有之,可以说是风险与机遇同时存在。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与资本项目同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改革内容,两者密不可分。文中主要就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与资本项目开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