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个方面各有侧重,但释放的主要信息是力图纠正过去世界经济失衡的发展格局,并探索下一轮健康有序的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模式。对中国而言,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除了和发展中国家一样的要素以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如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建立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匹配的增长模式,这已成为我们减少日益频繁的外部贸易和投资摩擦,  相似文献   

2.
李光斗 《品牌》2008,(5):18-21
<正> 升位时代到来新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当我们以大国崛起的豪情、复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勇敢抓住品牌战——这一全球化留给中国的最后机会,我们发现一个最迫切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升位。因为经济的增长带来的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向上增长,经济的增长使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经济的增长让全球化竞争更加激烈!面对社会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需要彻底改变其增长模式,从净出口和投资转向降低储蓄并增加消费。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现在受到挑战,因为巨额债务及贸易赤字已迫使美国进行痛苦的去杠杆化:美国消费者要减少开支和消费,并缩减进口。因此,中国需要彻底改变其增长模式,从净出口和投资转向降低储蓄并增加消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行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增长一边倒的高代价性、投资驱动性、出口依赖性、低成本竞争性等特征。长期粗放式发展的结果造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经济增长伴随高消耗高污染、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伴随民生日艰现象。我们必须要从一种依靠资源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所驱动的增长转变到靠技术进步、靠效率提高所支撑的增长方式上去。现在政府已经对这个作出了政治上的决策,并且正在大力的实现这样一个方针。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转变增长模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而且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要有制度环境,必须消除体制上的障碍,这同样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洋言     
《中国市场》2007,(16):12-13
<正>中国政府致力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总理温家宝正在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他周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将大大增加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支出,同时减少预算赤字。此举显示出政府采取的平衡做法,既要扩大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实证分析表明,自1984年至2009年间,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私营、其他四大类型经济成分均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从结构上看,当非公有经济所占比重上升和非公有比重下降时,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动态影响,而公有经济的比重下降和非公经济的比重上升在一定时期对经济增长率有很大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非公有经济比重持续增加和公有经济比重持续减少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呈递减状态,到了一定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7.
《四川物价》2005,(8):29-30
据中新社报道,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刘仲藜在“中国财富论坛2005”开幕式上表示,中国20多年的经济连续增长,财富应增加得更多,百姓应更加富裕。:但中国没有理想中的财富增长,财富增长效率不高,积累的财富相对减少。刘仲藜说,我们大量的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但其中不少是重复、低效或是破坏环境的,结果是亏损与破产。我们盖了很多新房子.但也拆了不少还可以继续居住的好房子。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但世界经济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除了一些较小的欧洲国家之外,收入下降充其量也只是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失业,失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欧元区要实现经济复苏,政府开支应该增加5%左右。世界需求的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当出口急剧下降时,中国经济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继续增长。中国目前已进入设计和创新更为重要的阶段,应该更多地发明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设计自己原创的产品。中国应该没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教育非常重要。到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未来除了人们的收入会增加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9.
赵瑾 《四川物价》2002,(10):38-4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交往的增加以及各自利益的不同,经济摩擦几乎不可避免。我们注意到,入世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摩擦频繁发生,摩擦的数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有可能成为贸易摩擦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由贸易顺差引发的对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压力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重视经济摩擦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立强 《商场现代化》2013,(15):184-185
对于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要素而言,必须要摆脱以前那种单纯的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就能促进经济快速持久增长的观念。要素投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依靠要素投入规模增加来推动经济增长难以保持持续性。本文指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为此,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外经贸的发展,我们不会忘记当年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主力军——国有专业外经贸企业。这些企业为中国出口创汇、增加外汇储备,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辉煌的历史已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广受关注但又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本文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方面探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鲜明、问题突出,在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世界经济失衡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使中国经济安全和增长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成为一个紧迫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俊兵  张军强  房冰 《商》2014,(32):123+108-123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的促经济增长的因素似乎有些单一,经济增长面临瓶颈。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对新世纪新挑战,一个新的消费模式——消费资本化的提出值得深思与考虑。  相似文献   

14.
冷静看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赖颖梅 《商场现代化》2006,(24):176-177
从1978年至2005年,我国的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如何解释中国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本文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及该种增长模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中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RTY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利用中国2005、2007、2010年的五个具有层次代表性的工业行业(采矿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进口、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工业的经济增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工业行业特色为粗放型经济并还在持续向此方向发展,而进口部门的扩张有利于改变中国工业经济的方式,具有积极影响。出口对中国经济转变没有显著作用,而中国对外投资的增加,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银行的社会责任就是控制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是实体经济部门。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出口导向,所以,当我们主要依赖的欧美市场由于危机后“去杠杆化”的行为越来越普遍,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自然就会因为信用能力受到严重的约束而不断地萎缩。于是,外商投资的减少和市场消费能力的下滑使得中资企业的出口利润大幅度下滑,拖累了很多以中国市场业务为主的企业利润,这就必然影响了中国银行业以商业贷款为主的经营模式。在国家财下放政拉动的投资计划出台之前,  相似文献   

17.
奥肯定律告诉我们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减少2.5%左右。由此,反过来讲,如果要使失业率降低1%,则国民生产总值就增长2.5%。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替代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正由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进行转变。通过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索罗模型进行改进,构建旅游经济增长模型,进而给出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新解释:只有以合意的旅游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才能使得旅游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旅游创新已然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进入到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催生而出的互联网经济极大地影响我国的经济,成为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强劲动力,本文重点探讨中国互联网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互联网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通过促进消费结构提质、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产业结构高级化、培育新产业/业态/模式等途径,较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吴艳 《华商》2008,(4):6-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出路。我们必须首先强调,中国今天发展的内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问题。原来讲的发展是比较狭窄的概念,把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主要依靠GDP这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