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上,存在着来自自身和技术输出国两个方面的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上加强宏观管理和政府干预,应从本国实际出发,以引进“适用技术”为宜,并要注重反求研究,应搞好技术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资本形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
关于机电工业技术引进的效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技术引进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节省技术研制费用、缩短研制时间、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总体看,技术引进的效果是明显的,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技术商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经济体制和管理上的不相适应,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结合机电工业的技术引进实践,从效益角度谈谈技术引进问题。一、技术引进促进了机电工业的发展1.大大提高了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  相似文献   

3.
浅论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孟繁洁,赵丽艳技术引进对促进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技术引进目标的关键是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开发创新和出口创汇的良性运行机制。技术引进是一个知识的传输、综合和深化的系统过程,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同...  相似文献   

4.
王娇 《商》2014,(29):112-112
资本、劳动和资源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已经难以解释全部经济增长的事实;技术进步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是生产技术落后。因此,要想迅速摆脱贫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促进技术进步。本文主要对技术的概念、分类、基本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等方面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法律起源于<卡塔赫那协定>,它是1974年拉丁美洲安第斯组织在中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等国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那签署的一份地区性工业产权法的协定.该协定出台后不久,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和南斯拉夫、泰国、菲律宾等国依据这一协定制定了本国技术引进法律、法规.有些发展中国家虽然说当时未能制定专门的技术引进法律法规,但是把有关技术引进的法律问题放在其他的法律法规之中.发展中国家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但他们在制定<技术引进法律法规>、<技术转让法>等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6.
技术能力积累与技术引进的策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引进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都处于稀缺状态,其中技术、管理、企业家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约束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因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如赫尔希曼)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稀缺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为关键的约束因素,最为关键的约束因素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稀缺,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管理和企业家  相似文献   

7.
关于引进“适用技术”原则与提高我国技术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适用技术论”是从发展中国家角度提出的一种技术选择理论,在于提醒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引进技术时,要综合考虑本国的生产要素条件、市场容量等因素。由于对适用技术的片面理解,我国的技术引进中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施高起点、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强宏观指导,提高引进水平,增强技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技术贸易日益频繁。但是在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阻碍技术流动的行为,即会出现一些限制性商业条款。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中主要是处于引进方的位置,这些条款对于技术引进方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就限制性条款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以及我国应该如何对待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在尝试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来实现自身的技术跨越式发展。然而,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对东道国技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选择怎样的技术创新模式来实现东道国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认为,在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应采取自主创新为主、模仿与合作创新为辅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制约我国对引进技术进行创新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波 《北方经贸》2004,(2):19-20
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迅速提高其工业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引进之后的创新严重不足。文章分析了制约我国对引进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及引进技术创新中的问题 ,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市场》2003,(10):36-37
这里是欧洲的硅谷,这座城市享有高技术盛誉。巴伐利亚的经济结构表明,这里是许多世界著名企业的故乡,西门子、宝马、奥迪、伊德、阿迪达斯、索罗门等等大公司的发源地。与之同时,巴伐利亚密如蛛网的中小型公司也相当活跃,他们在制造、服务和商贸领域崭露头角。他们与供应商、客户和搭档问的关  相似文献   

12.
论"绿色饭店"与提供"六小件"并不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斌 《商业研究》2004,(20):125-127
随着绿色饭店标准的出台与实施,社会各界对于饭店提供的“六小件”存在着很大争议,从对绿色饭店的内涵和特征的分析来看,二并不矛盾。绿色饭店所体现的是一个全新的经营理念,其目的是引导社会公众的节约和环保意识,倡导“再循环”、“再利用”的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的上海商业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中心.发达的城市不能没有发达的商业设施.不能没有合理的商业结构和市场体系.不能没有规划和发展战略,否则.城市就没有竞争力,无法成为全国或世界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14.
今天这个论坛是对上海商业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刚才几位老领导回顾总结了他们的一些经历,讲得很深刻,很有启发。我在这里讲一下展望,主要是提供一些信息,是关于”十一五”期间商业发展的主题问题。中国商贸流通”十一五”规划的主题是什么,我参加过好几次商务部组织的讨论。”十一五”中国商扩大消费品市场,大家多买些服装,多买些彩电,多吃几顿饭,这是今后5年中中国流通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怎么样在流通方面做些工作来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5.
引言 目前,一种新的人口现象正在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切的关注,这就是"超低生育率"(l0west-l0w fertility)现象.最近,联合国人口司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预测,目前生育率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到2050年将出现人口下降.联合国人口司把妇女生育率分别列为高、中、低三种类别.高生育率主要出现在非洲许多国家以及亚洲的巴基斯坦和阿曼等国,这些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5个以上的子女.中等生育率指的是妇女生育介于2.1到5个子女之间.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74个国家处于这个行列,大约占全球国家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巴西、孟加拉国、伊朗和菲律宾,它们占了世界人口的很大部分,其生育率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全球人口未来的走势.生育率较低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不超过2.1个子女,具体分布范围包括欧洲、北美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估计有六十多个国家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人口再生产出现了内在的缩减趋势.  相似文献   

16.
“超低生育率”现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引言目前,一种新的人口现象正在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切的关注,这就是“超低生育率”(lowesl-low fer tility)现象。最近,联合国人口司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预测,目前生育率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到2050年将出现人口下降。联合国人口司把妇女生育率分别列为高、中、低三种类别。高生育率主要出现在非洲许多国家以及亚洲的巴基斯坦和阿曼等国,这些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5个以上的子女。中等生育率指的是妇女生育介于2.1到5个子女之间。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74个国家处于这个行列,大约占全球国家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巴西、孟加拉国、伊朗和菲律宾,它们占了世界人口的很大部分, 其生育率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全球人口未来的走势。生育率较低国家的妇女平均生育不超过2.1个子女,具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瑞典Saab汽车公司向全球推出了全新打造的“个性轿跑车”新款Saab9—3。新款Saab9—3的推出,不仅是Saab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产品开发计划的第一步行动,同时标志着一个新款系列车型的诞生.更将Saab轿车的激情和荣耀延伸到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一句老话.预则立,不预则废。所谓”预“.即要预测、预见、预研究、预谋划。2004年以来.上海众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对上海商业的未来发展.开展了多层次和多视角的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上海各区县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分别着手编制区县商业发展规划。2004年年底,上海市经委颁布了《上海市商业发展行动纲要》.明确了未来若干年商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若想成功推广和销售新型能源汽车,保持自身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首要前提是在"绿色环保"方面建立自己的可信度。这一结论源于TNS中国汽车研究近期一项针对中国内地1100名现有车主和潜在购车者所进行的绿色环保调研。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我国粮油“四散”流通的现状和发展“四散”流通的策略,并提出了发展“四散”应注意的问题和有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