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在我国屡禁不止。非法集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政府通过多方努力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果。打击非法集资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经济金融秩序。研究非法集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分析我国非法集资的现状、非法集资出现的原因及打击非法集资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打击非法集资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各式各样,日益增多的非法集资行为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行政处罚手段已经明显不能有效地规制社会上纷繁复杂的非法集资行为,作为保障社会最后一道防线的刑法手段一旦介入了调整领域,部分非法集资行为也就上升为了集资犯罪。本文介绍了我国规制非法集资行为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刑事立法状况,并对非法集资犯罪的处置原则和特点,以及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丹枫  高欣 《现代商业》2007,(30):256-257
各式各样,日益增多的非法集资行为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行政处罚手段已经明显不能有效地规制社会上纷繁复杂的非法集资行为,作为保障社会最后一道防线的刑法手段一旦介入了调整领域,部分非法集资行为也就上升为了集资犯罪.本文介绍了我国规制非法集资行为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刑事立法状况,并对非法集资犯罪的处置原则和特点,以及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景平 《商》2014,(40):202-202
非法融资规制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刑法规制上的问题,而是众多因素集结的结果。本文拟在阐述非法集资规制的当前现状入手,从该问题产生的深层社会背景、行政手段的缺失及非法集资罪的本身问题三方面着手,具体分析我国非法集资罪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浙商》2021,(5):20-20
2021年2月18日世界浙商网非法集资迎重磅规制治理非法集资迎来首部专门法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下称《条例》)日前正式公布。作为首部专门规范非法集资防范和处置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对非法集资做出明确定义,并确定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部、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活动的管理,避兔用地不规范、非法集资、虚假广告误导等问题,以期整顿用地秩序,防范金融风险。通知中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要坚决取缔“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集资”;坚决查处开发企业的超范围经营活动,对非法集资的企业,一经查实,坚决吊销其营业执照;以吸收股东开发“果园、庄园”的,均应按公司法的规定,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各级工商机关对以转让、转租土地为名,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集资。承…  相似文献   

7.
施丽青  李培 《北方经贸》2014,(5):112+116-112,1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加大,由于监管不力和民间集资的便利,导致非法集资活动猖獗,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大案要案频发,涉案地域广,涉及行业多,参与集资群众众多,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非法集资已经演变成为典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特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分日益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8.
工商广字〔2007〕1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银监局、广播影视局、新闻出版局:非法集资活动严重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必须严厉打击。目前的非法集资活  相似文献   

9.
李杨 《中国市场》2011,(5):136-137
自非法集资行为入罪于中国刑法以来,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资案例频频见诸媒体报端,数量可观的民营企业家或集资者则在法律和政策的双重高压管控中应声倒下。由于非法集资所呈现的多样性特征,加之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使得对于非法集资的争议从未间断。本文拟以非法集资的罪名争议为引,简要对公法与私法特性间冲突做一分析,并指出过于追求公法的价值而忽视私法价值,将有害于我国金融创新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光彩》2000,(5)
针对近来非法集资活动手段花样翻新 ,危害社会稳定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提醒社会公众要增强分辨能力 ,切莫贪图高利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这位负责人指出 ,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 ,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法律不予保护 ,国家不会代偿。因清理清退发生纠纷的 ,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 ,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对无理取闹尤其是组织和煽动群众闹事者 ,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按照有关法律依法严肃处理。据了解 ,当前非法集资活动主要有7种 :一是违法违规通过发行有价证券、会员卡或债务凭证等形式非法吸收资金 ;二是对物业、地产等资…  相似文献   

11.
由于非法集资一类案件涉众广、影响大,并且关于民间融资的政策与非法集资的法律界限不易把握,使得相关案件中的诸如对"非法集资"的界定、集资诈骗犯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识成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争执焦点。而集资诈骗罪作为唯一保留死刑适用的诈骗犯罪也备受诟病。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民阆集资迅猛发展,集资规模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于相关法律规范的欠缺和监管的困难,导致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同时,民间和"非法"的双重身份使得这部分经济行为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致使合法集资得不到保护,而对非法集资则打击力度不强.本文通过对民间集资现象的成因以及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从现代公共管理学的角度.针对如何规范和发展民间集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在金融领域的流通越来越频繁,融资的手段与方式也越来越多。银行等正规渠道的贷款绝大部分流向国有企业,这就迫使其它企业不得不另辟蹊胫,非法集资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在非法集资方面的法律规制还比较单一,非法集资活动的猖獗迫切需要完善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4.
《商》2015,(5)
邦家公司非法集资案是全国最大非法集资案。王某是邦家公司全国市场总监,张某是G省G市分公司负责人。邦家公司用于正常经营4.8亿,整个集团亏损5.5亿,全国非法集资99亿,非法吸收投资款68%,用于以新偿旧。案件侦破后,对于王某、张某的行为应当定何罪,存在争议。笔者就该案的分歧意见进行分析,并就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如何认定行为人主观方面非法占有故意提出自己见解,以期共鸣。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8,(7):23-23
辽宁省营口东华集团非法集资近30亿元,造成数万人被骗。2月初,这起非法集资案主犯汪振东以集资诈骗罪,终审被判处死刑。从2002年4月起,营口东华集团董事长汪振东以“东华生态”“东华酒业”等企业的名义,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以租养、代养蚂蚁的方式非法集资。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
当前,刑民交错问题在非法集资案件中尤为突出,如何衔接民事判决与刑事立案的问题亟待解决,实践中涉及非法集资的民间借贷合同对已执行部分可将超过集资参与人本金的部分予以追缴,对刑民交错问题,刑事事诉讼的进行并不妨碍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小企业无法进入公开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以满足其资金饥渴 ,逼迫采取集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民间信贷等直接融资方式 ,但其融资中存在的非法集资等问题 ,直接冲击着正常的金融秩序 ,危害社会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手工收集了622起、涉及903个集资人的非法集资典型案例,对非法集资主角进行了微观个体分析.研究发现,非法集资主角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以中等学历及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但女性参与比例仍然很高,远超过所有犯罪中女性占比的一般水平,且涉案金额显著高于男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正规金融中女性更易遭受信贷约束,这导致我国目前个人信贷领域呈现女性在正规金融中的极低参与比例,与在民间借贷中的较高比例同时并存.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专门针对女性小额信贷的普惠金融有着特殊意义,它不仅有助于缓解女性的信贷约束,增加其收入、提高家庭地位,更重要的,将进一步减少非法集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较大集资诈骗案件和非法集资案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实体正义的胜利,也有对程序公正的思考。长期以来在"重物轻人"的观念下,为了加快惩治犯罪,对加害人的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充斥着漠视与麻木。以热议的吴英集资诈骗案为引做一探讨,以期引起对刑事案件中加害人财产权保护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商》2016,(3)
股权众筹存在与非法集资类犯罪的法律界限模糊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中国股权众筹的发展状况,分析其法律风险与法律界限,从合法化与合格投资者两方面提出了规避非法集资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