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基于用户位置的移动定位业务(LBS)已经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全球各大移动运营商都正在积极部署这项极具潜力的增值业务。美国权威机构预测:2004年“移动定位业务”的产值在美国将达到40亿美元,而全世界为300亿美元。欧洲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定位业务市场将为43.8亿欧元。按照日本NTTDOCOMO无线增值应用的发展曲线,数据业务的5%与定位业务有关。  相似文献   

2.
Verizon是美国领先的电信运营商,其业务范围涵盖固网、移动、宽带、卫星电视等多个领域。该公司半数以上的收入来自移动业务。截至2008年底,其移动业务收入达到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3%;移动用户数达7206万,同比增长10%。2006年,Verizon的移动业务ARPU为49.8美元佣户/月,2007年为50.96美元,用户,月,2008年为51.59美元,用户,月,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其中,移动数据业务ARPU一直保持上升态势,而语音业务ARPU持续下滑,数据业务成为Verizon移动业务ARPU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Verizon的移动业务不单纯以低价格为刺激手段,任用户数不断增长的同时,保持了ARPU的提升,从而保证了最大程度的利益获取。  相似文献   

3.
李东平 《当代通信》2005,(17):19-20
全球每个地方都把移动数据业务当作是扩大语音通讯的催化剂。在欧洲起催化作用的业务是SMS、日本是游戏以及下载服务、在美国的是音乐铃音。移动音乐已经成为增值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机会。全球各地市场的表现突出了移动音乐服务的潜力,运营商及其合作者现在正集中力量投资移动音乐市场:依据Frost&Sullivan的调查,2003年欧洲投入11.5亿美元用于移动音乐服务,而日本花费了近7.2亿美元。美国在移动音乐服务总投入为8.1千万美元,这说明移动音乐市场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张丽 《当代通信》2003,(24):38-41
一、绪论 目前国际上通常把移动增值业务概括为三大类,即移动智能业务、移动数据业务和移动IP业务,目前发展最快的移动增值业务无疑是短消息服务,统计显示,1999年4月,全球每月发送短消息10亿条,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变为160亿条,2001年全球共发送2500亿条短信息。今年3月,全球手  相似文献   

5.
AT&T是美国领先的电信运营商,曾长期垄断美国的长途和本地电话市场。在近20年的发展中,AT&T经历过多次拆分、合并、重组,其移动业务更是经历了多次变革。然而,在经历了多次变革之后,AT&T的移动业务仍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而使其成为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截至2009年年底,AT&T无线拥有客户数量达到8512万;AT&T移动业务收入达到536亿美元,同比上升了21.1%;移动业务收入占AT&T总收入的43.6%,同比上升了7.9%。AT&T的移动业务收入之所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趋势,与其在客户、资费、数据业务、终端等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移动增值市场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增值业务增长趋缓2004年,移动增值业务发展强劲,表现在:(1)移动增值服务占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比例将不断增大,成为拉动移动运营商 ARPU 值和业务收入的主导因素;(2)市场和用户规模持续增长;(3)短信、手机上网、彩信、彩铃、手机游戏、IVR 业绩突出,业务呈现百花齐放局面,最受用户喜爱的移动增值业务有:彩铃/彩话、短信/彩信、  相似文献   

7.
目前,基于用户位置的移动定位业务(LBS)已经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全球各大移动运营商都正在积极部署这项极具潜力的增值业务.美国权威机构预测:2004年"移动定位业务"的产值在美国将达到40亿美元,而全世界为300亿美元.欧洲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定位业务市场将为43.8亿欧元.按照日本NTTDOCOMO无线增值应用的发展曲线,数据业务的5%与定位业务有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04年2月,我国移动用户总数已突破2.82亿户,与同期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不到275亿)之间的距离继续拉大;中国移动GSM网络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GSM通信网。在推动我国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各具特色的移动增值业务的提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GSM增值业务的提供方面,  相似文献   

9.
3G时代,短信业务依然保持增值业务收入的支柱地位 随着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从2.5G向3G演进,网络和终端性能的升级为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移动增值业务步入多元化发展的3G时代。  相似文献   

10.
移动剥离以后.北京通信的业务增长率大幅下降。2001年,完成业务收入93.75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67%。2002年元月至7月.北京通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3.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北京通信如何开拓市场,提高企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三年来,全国的移动增值业务获得飞速发展,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两大运营商在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展开了各具特色的大比拼。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支撑,业务管理和规范服务成了移动增值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中国联通为客户提供富有特色的移动增值业务服务,已成为联通抢占移动业务市场份额的利器。为保障移动增值业务效能、移动增值业务除在不断推出业务、完善各项网络服务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联通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对增值业务进行业务管理和规范服务的重要支持作用。中国联通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基于用户位置的移动定位业务(LBS)已经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全球各大移动运营商都正在积极部署这项极具潜力的增值业务。美国权威机构预测:2004年“移动定位业务”的产值在美国将达到40亿美元,而全世界为300亿美元。欧洲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定位业务市场将为43.8亿欧元。按照日本NTTDOCOMO无线增值应用的发展曲线,数据业务的5%与定位业务有关。目前,美国、日本、韩国都正在部署定位系统。我国的两大移动运营商也在积极地部署着各自的移动定位业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的移动定位业务市场规模很快会达到10亿元以上,而且还会加速度…  相似文献   

13.
《当代通信》2005,(22):27-27
有关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移动电子商务在未来几年将出现质的飞跃;预计2006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值将达到250亿美元,届时移动电子商务将占全球在线交易市场的15%。  相似文献   

14.
作为以运营移动业务为主的全业务运营商.日本KDDI近年来强劲的发展势头令全球瞩目。在日本移动市场接近饱和、NTT DoCoMo长期占据垄断地位的背景下。KDDI在3G市场演绎了迅速崛起的传奇。截至2009年10月.KDDI移动用户数达到3123万.占据日本移动市场28.5%的份额。本文解析KDDI的移动业务运营经验.以期对我国运营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信业》2011,(9):32-33
中国移动刚刚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实现收入80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占营运收入的比例达32.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中国移动的排头兵,江苏移动在发展增值业务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全省各市分公司在大力推广增值业务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其中,淮安分公司的特色做法就富有成果,增值业务占比近40%,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预计到2015年,增值业务与传统语音业务将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16.
张忠衡 《当代通信》2005,(19):40-41
沃达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在遍布五大洲的26个国家和地区开畏移动通信业务。此外,沃达丰还在另外13个国家拥有合作网络。截止目前为止.按照沃达丰集团在全球各个通讯公司投资比例换算得到的用户数已经达到13亿。虽然沃达丰注册地在英国,但沃达丰只有1%强的用户来自英国本土,其在英国以外地区的移动业务收入比重也已达到87%以上。事实上,正是凭借成功的国际化战略,沃达丰才得以称雄全球移动通信市场。  相似文献   

17.
黄莺 《邮电经济》2010,(1):46-49
一、邮政速递业务发展概况 近年来,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丰富产品种类、提升网路能力、提高服务质量,邮政速递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2004—2008年,速递业务收入规模从55.10亿元发展到122.08亿元,五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8.84%。自2005年中国邮政实施三大业务板块发展战略以来,速递业务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07年,邮政速递业务收入达到100.05亿元,同比增长23.9%;  相似文献   

18.
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8600亿美元。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摸索之后,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已在各地开展了移动支付试商用,正在为大规模商用积累经验。在不久前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移动支付作为应用热点进行了重点展示。  相似文献   

19.
自从中国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以来,移动运营商发展迅速,固网运营商发展趋缓。2004年中国电信市场,移动运营商在用户数、业务收入和业务量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过固网运营商。据美联社报道,全球移动用户已达15亿,全球移动用户数已经全面超过固网用户。从全世界来看,移动整体超过固定或者局部取代(通话量替代和业务收入替代)固定已成为电信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固定业务已是负增长,电信消费逐渐趋于移动化。固网运营商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固话、小灵通、宽带等主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都面临着新挑战。为避免陷入困境,国内固网运营商应该尽早在逆境中寻求转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22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面向全国发布了移动业务品牌——天翼.突出固移融合、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两大差异化优势.将天翼手机打造为移动互联网手机。对此.中国移动感受到极大的竞争压力并快速反应,于2009年1月1日在北京、上海.湖北等多个省市大幅下调GPRS流量资费.降幅高达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