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格兰杰因果网络和信息溢出指数对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进行分析,构造了我国股市的行业网络关联度指标,使用Logit模型考察了网络关联度对股市下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格兰杰因果网络能够较好地对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判断,对2007年和2015年两次股灾均有信号提示.两个网络关联度指标及有色金属行业的净对外溢出度均对股市下跌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且预测能力会受到牛熊市和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结论揭示了网络关联度的上升伴随着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从而带来股市下跌风险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基于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2005~2013年期间个人投资者情绪、机构投资者情绪与沪深股指收益之间的动态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收益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市中的机构投资者并非理性交易者,其投资行为仍然受到情绪的显著影响。我国股市的总体情绪仍然被个人投资者所主导,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有限,尚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收益有显著影响,并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产业的爆发,加剧了投资者形成一致性预期的可能性。基于此,利用网络论坛发帖数据构建投资者意见趋同指数,从收益和风险两个维度考察投资者意见趋同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者意见趋同对股票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持续性,其作用机制在于投资者意见趋同会催生买入拥挤交易行为,抬升资产价格。具体来看,看涨意见趋同会带来持续的正向收益,而看跌意见趋同仅会带来短期的负向冲击;与此同时,投资者意见趋同还会导致交易量缩减、股价跳跃以及羊群行为等潜在市场风险的出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放开卖空限制能够让看跌投资者的意见得以表达,进而有效降低投资者意见趋同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结论为政府完善资本市场制度、逐步放开卖空限制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个人投资者在情绪的影响下,会采取追涨杀跌的正反馈交易策略。随着网络的普及,股吧在个人投资者信息获取和投资决策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股吧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投资者的情绪。已有的研究表明股吧信息与股市收益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通过利用股吧发帖量构建了个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指标,并运用实证方法验证了个人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间存在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传统的行为金融现象“羊群效应”对A股市场的波动特征展开了量化研究,通过对较长周期样本的截面分析证实了现实中股市波动规律有别于传统的金融理论是简单和线性的,实际上大部分时间由于投资者非理性和趋势交易较容易产生“趋同效应”而放大市场波动。另一方面,由于“反趋同效应”较少的存在有助于我们对市场在上涨动能衰歇时做出及时判断,而以APT模型为核心的回归因子模型能较有效的把握这种“反趋同效应”的节奏,从而实现顶部风险识别和择时模型在样本数据区间的构建,也有助于行为金融学者和资本市场数量研究人员从另一角度看待A股市场的行为转换和波动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噪音交易模型(DSSW模型)的修正,本文以2005—2015年上交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用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研究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对比这两类投资者的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是不对称的,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情绪影响个人投资者情绪。当期个人投资者情绪、滞后一期机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超额收益有显著性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能够预测股票市场,而个人投资者情绪不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融资融券市场作为研究目标分析投资者的获利倾向、心理状态、行为决策等因素所反映出的投资者情绪特征对A股收益率波动的影响。采用CR I T I C赋权法,通过计算融资融券中融资余额、融券余额、融资融券交易占比以及融资买入量等多个数据指标构建融资融券投资者情绪指数CRISI。结合A股市场日交易数据,分析研究了融资融券市场中投资者情绪指数和股市收益率波动的相互作用。本文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投资者情绪指数对A股市场收益率存在正向作用,而A股市场收益率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A股市场中股价的“异常涨跌”亦对投资者情绪影响不明显。实证结果反映出我国融资融券市场中投资者情绪与A股市场收益率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影响关系,为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调查机制与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廖昕  陈湘灵  张钰  余越 《浙江金融》2023,(9):64-73+26
股票市场中的“过度交易”现象会增加市场波动,进而加剧市场风险。本文抓取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沪深30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的东方财富股吧发帖文本数据,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式构建了1小时的社交媒体投资者高频情绪指标,深入探究了投资者情绪对我国A股市场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能显著地正向影响投资者日内过度交易行为,同时投资者情绪对机构投资者日内过度交易的影响强于个人投资者。进一步地,牛市中受投资者情绪影响产生的日内过度交易行为明显大于熊市;并且相较于中小盘股,投资者情绪对大盘股中个人投资者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研究结论对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引导监管机构机制设计、防范我国股票市场过度交易风险等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蒋士杰 《中国外资》2012,(10):161-162
动量效应是行为金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对投资者也是一种主动管理的投资方式。本文根据申银万国研究所制定的一级行业分类指数,从行业动量的角度对2001年-2009年的中国股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在短中期存在明显的行业动量效应,其中部分投资组合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具有较强的投资参考意义。并且,本文通过对行业动量实际交易策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业动量效应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即使考虑到交易费用和卖空限制,只买入赢家组合的投资策略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0.
动量效应是行为金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对投资者也是一种主动管理的投资方式.本文根据申银万国研究所制定的一级行业分类指数,从行业动量的角度对2001年-2009年的中国股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在短中期存在明显的行业动量效应,其中部分投资组合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具有较强的投资参考意义.并且,本文通过对行业动量实际交易策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业动量效应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即使考虑到交易费用和卖空限制,只买入赢家组合的投资策略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