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村镇银行是我国新时期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尝试,文章首次利用大样本数据从盈利能力和风险两个维度对村镇银行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后发现:(1)村镇银行总体盈利水平偏低,经营风险状况良好,资产规模对于村镇银行的绩效具有积极作用;(2)村镇银行绩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地区金融业市场化程度对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负向影响,对其经营风险则影响不明显;(3)发起行为农村金融机构时,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相对更好;(4)其他法人机构参股在提高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的同时会降低其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资本影响网络主体的经营绩效。本文尝试对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对于其经营绩效的作用进行实证,通过村镇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社会网络资本作为替代变量来测度村镇银行的社会网络资本,用信贷额增长率、利润额增长率、当地市场份额增长率三个问题来衡量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结果表明村镇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社会网络资本对其经营绩效正面影响不显著,但可以通过提高村镇银行市场和非市场发展能力来提高其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3.
选择2007—2016年我国发起行设立村镇银行的数量和注册资金金额数据,实证分 析了发起行的部分重要特征对设立村镇银行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对其自身绩效影响的中介作 用。实证发现:发起行资产规模越大、同省市已有村镇银行数越多则越可能成立村镇银行,而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则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可能性越小;农村商业银行或上市银行一旦决定发 起成立村镇银行,则倾向投资更多;村镇银行累计数量越多和注册资金总额越大,发起行的管 理成本越高,绩效水平越低,但发起行如为上市银行则削弱了上述作用。因此,发起行成立村 镇银行时偏好追求规模经济,而且短期内倾向于放弃绩效目标而响应贯彻国家发展普惠金融及 振兴乡村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村镇银行是为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填补空白和引入竞争解决现有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位问题而在农村设立的金融机构。本文通过村镇银行社会网络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对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核心竞争能力对于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在社会网络与核心竞争能力之间承担完全中介的作用,而核心竞争能力在隐性知识共享与村镇银行经营绩效之间承担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镇银行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村镇银行而言,财务管理与其发展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本文从当前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管理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村镇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三建议,希望有助于提升村镇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对于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完善"三农"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村镇银行发展面临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对象不明确、经营战略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闲境,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明确村镇银行的客户群、支持村镇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扶持村镇银行发展的配套措施,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村镇银行反洗钱工作滞后经营逐利性强,合规意识差作为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具有与生俱来的逐利性。调研发现,村镇银行在有限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下,很难将商业化运作和服务"三农"和谐统一。从目前丹东地区5家村镇银行的实践来看,村镇银行都会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很难在业务经营中贯彻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市场具有独特的金融性质。与村镇银行有业务联系的个体、团体及村镇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之间都存在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而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为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入手,结合村镇银行发展现状,提出构建村镇银行社会网络体系及发展策略。这对于完善村镇银行原有的沟通渠道,进一步提高村镇银行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以及合理配置内部资源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
宋金玉 《中国外资》2011,(18):36+38-36,38
自2007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挂牌开始,全国已设立了多家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设立对支持"三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发展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2003-2016年商业银行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模型的 GMM估计,检验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寻求收入多元化是否改善银行绩效.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并不等同收入多元化程度提升,两者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并不一致.商业银行多元化程度提升能够显著改善银行绩效,稳定银行收益,改善风险调整回报.但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则与银行绩效负相关.看似矛盾的结论实质是非利息收入的双刃属性导致的"直接敞口效应""多元化效应"和"冲销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非利息收入构成来看,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但其它非利息收入则与银行绩效指标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