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小文 《邮政研究》2003,19(6):22-23
随着现代科技与电信业的发展 ,邮政函件业务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客户在函件业务的客户构成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 ,抓好邮政商函广告业务大客户服务已日显重要。1 客户资源管理商函广告业务的大客户主要为电信、银行、证券、保险、超市、大型企业等客户 ,使用的商函广告业务主要为帐单、商业信函、邮送广告、企业邮资封片等业务。为实行客户资源管理 ,应对相应大客户建立档案 ,包括企业法人、经营范围、主要目标市场、使用邮政业务品种等重要信息。大客户资源在各市县局邮政商函广告公司实行集中管理 ,各户经理应定期整理更…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2001,(5):16-17
2001年函件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业务指标 2001年函件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营销力度,重点拓展商函业务市场,以规模经营带动函件业务跨越式增长;以效益为目标,规范经营秩序,确保实现中国邮政三年扭亏目标。 2001年全国函件业务量收目标是: ──函件收入实现55.55亿元,增长16.7%; ──函件业务总数确保完成90亿件,增长15,1%,力争达到100亿件,增长27.9%。全国人均函件量要达到8.2件。 ──重点发展商函业务。商函业务在整个函件业务中所占比重要达到40%,其中:商…  相似文献   

3.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邮政函件局进一步明确了商函业务品牌化发展的思路,注重业务的差别化经营。全区邮政以城镇精品消费市场和农村信息传播市场为重点,分别开发了"i尚生活"和"农惠通"两个数据库商函项目。截至4月底,相关项目已成功实现收入84万元,有效拉动了全区函件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贤县邮政局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借力地方经济,实现函件业务高速发展。 1示范先行 5月20日,进贤局函件中心迎来了几位中小企业的当家人,面对功能强大、种类繁多的数据库商函,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数据库商函服务中小企业的优势,当场达成使用数据库商函业务的意向。  相似文献   

5.
付轩 《中国邮政》2010,(3):48-48
中国邮政作为中国直邮业发展的倡导者和领航者,在直邮商业模式方面一直进行着各种探索。BIU的引入,可以说是中国邮政促进函件业务变革的重大举措,旨在以全新的视角、系统的方法再造数据库商函为核心的函件业务流程,以传媒业的理念确立商函的发展方向,提升函件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魏拉 《中国邮政》2011,(5):57-57
今年以来,河南省郑州市邮政函件局积极推广数据库营销理念,通过实施为客户建库、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支撑邮政商函市场拓展。截至目前,郑州市邮政函件局共为全市213家中小企业建立了数据库,数据量达122.91万条;已经使用数据量110.49万条,形成可观的业务收入,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对商函业务营销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08,(6):32-32
函件业务作为中国邮政最基础、最核心的业务,这几年取得了较快发展。2007年,数据库商函作为函件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效明显,数据库商函收入完成25.1亿元,较上年增长18.8%。"数据为翼,商函腾飞"竞赛活动("百团大战")以来,数据库商函业务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城市辐射县城、以县城带动乡镇的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在"百团大战"中,各参赛局不比条件比干劲,不比基础比发展,不为差距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各地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好的案例和好的做法,也为全国函件业务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作为邮政的支柱性业务,函件业务占邮务类业务的比重日益加大。目前,函件业务中的贺卡业务和账单业务所占比例较大,而最能体现邮政函件业务特色的数据库商函业务,在经过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以后,增势已经趋缓。结合江苏省南京邮政局近年来为做强做大邮政函件业务而进行的诸多尝试和探索,笔者对持续健康发展数据库商函业务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在经营战略上 ,坚持多元化经营 ,突出发展邮递类业务第一 ,重点发展函件业务 ,要以发展帐单类业务为突破口 ,积极与电信、金融、供电、保险、税务、工商等集团用户联系 ,大力开发和揽收帐单类业务 ;加大公关力度 ,大力开发企业金卡业务市场 ;积极发展邮递类广告业务 ,加快和完善商函名址信息库建设 ,尽快形成以商函为主体的函件结构 ;第二 ,抓好特快专递业务 ,以时限为中心 ,服务质量为保证 ,树立“1 85”速递品牌 ,突出发展礼仪特快 ,重点抓好团体消费 ;积极承揽特快汇款、特快送款业务 ;第三 ,抓好报刊发行业务。要树立收订没有截止日…  相似文献   

10.
黎进生 《中国邮政》2013,(12):28-29
邮政函件专业中的数据库商函、邮资封片卡、无名址函件都属于媒体属性很强的业务,目前的经营模式大多是以名址为依托进行寄递和发布。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等传统媒体相比,这种发布方式的视觉效应差距较大,直观可视性也相对较弱,因此客户选择邮政函件媒体开展广告宣传的主观能动性并不强。基层营销员在函件广告业务的营销中,更多的是依赖关系营销和方案营销来说服客户,这也使得这项业务在一定意义上更像是“造信”业务,发展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邮政》2007,(10):32-33
本期主题:国际商函邮政国际函件业务是一项有潜力、有市场、有发展的业务,也是集团公司党组高度关注的重点业务之一。今年以来,国际函件业务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幅稳定发展,截至9月,累计实现收入2.09亿元。国际函件业务能够取得好的发展形势,与各省不断调整思路、开拓市场、寻找发展业务的突破口是分不开的。目前,国际数据库商函已成为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是集团公司不断加大投入、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昕 《邮政研究》2002,18(4):25-26
以提高商函广告经济效益为目的 ,分析了目前商函数据库建设和营销现状 ,对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归纳 ;通过引入商函数据库营销理念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商函数据库建设的措施 ,以切实促进函件业务有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中国邮政》2006,(10):I0005-I0005
浙江邮政商函业务发展启动于2000年,从2000年至2005年,每年以近25%速度增长,商函业务占函件业务的比重已达80%,成为浙江函件业务快速发展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商函业务在当前环境中的SWOT分析,粗略地提出商函业务的营销策略,谨此以希望对我国函件业务目标的实现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2010,(3):8-8
在去年年底集团公司举行的“数据库商函和银企对账单业务发展座谈会”上,李国华副总经理说,函件是邮政的核心业务,商函和银企对账单又是函件业务中的精品、长效业务。发展这两项业务对拓宽服务领域、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确保函件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南京局坚持以快速发展的商函拉动整个函件业务发展的工作思路 ,进一步加大了商函业务的市场开发力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局发展商函业务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注重业务创新 ,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该局在商函业务发展中 ,适时加快经营思路 ,注重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 ,找准业务发展的切入点 ,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商函新品 ,受到了客户的欢迎。该局以邮资明信片为载体 ,先后开发了请柬式明信片、竞猜明信片、捐助明信片、房屋安全鉴定卡、菜单打折卡等多种新品 ,客户群囊括了宾馆、餐饮、院校、金融、卫生医疗等行业。如在竞猜明信片…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政》2010,(2):64-64
中国邮政在最近的一次业务剥离后,经营范围进一步精简,现有业务的重中之重是函件与邮资业务。因此,对于邮政企业来说,大力开拓中、小型企业的个性化商函直邮与个人消费的个性化明信片市场变得格外重要。笔者将为您浅析有关邮政个性化明信片及商函的一些应用和邮政企业如何通过个性化商函实现赢利。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邮政公司结合本省实际,通过推行商函制作处理的“省集中”模式,实现了商函制作与投递的集中管理。昆明邮区中心局也因省邮政商函中心的成立而功能提升,由单纯的“邮件处理中心”变成“邮件制造中心”,较好地支撑了全省函件业务又快又好发展。2008年,云南邮政函件业务收入首次超亿元,同比增长27.03%(其中商函收入占函件收入的81%),占全省邮政总收入的10.32%。  相似文献   

19.
商业信函是邮政函件业务发展的重点,发展商函,首先要有准确、翔实、完善的客户信息数据库。而目前各地邮局的区域外企业数据库中,存在大量错误或陈旧的名址信息,导致寄发的商函退信率高达30%左右。在本地区域内,部分名址库也存在数据参差不齐、退信率偏高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仅有名址信息已不能满足营销业务和发展大客户的需要,数据库的信息内容明显不足。要推进商函业务快速发展,必须对现有的商函数据库进行“翻修”。在更新原有客户名址的同时,增加新的数据内容,如:增加客户个人信息,以利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信息内容要“增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邮政局以集团公司“数据为翼,商函腾飞”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以数据为支撑、实现商函业务持续有效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2006年~2008年,南京局函件业务收入分别为1.01亿元、1.24亿元、1.49亿元;今年1月~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