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各地区宏观经济发展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明 《经济师》2009,(3):83-83
因子分析是从多个变量中选择出几个综合变量的一种降维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以达到数据简化的目的;本例中得到三个公共因子:总量因子、消费因子、价格因子;对中国各地区宏观经济发展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各地区8指标在第一公因子、第二公因子、第三公因子上的得分,进而通过公式计算出三因子综合得分,排出各地区的名次;对中国地区宏观经济发展进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蒋涛  吴俊芳 《经济论坛》2006,(20):16-19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要全面真实地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要相当完备,能综合地反映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本文选取2005年统计资料中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16个指标,涵盖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山东省17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山东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分析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  相似文献   

3.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海建 《经济师》2004,(5):179-179,287
文章选择 1 1项统计指标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模型 ,计算了河南省各地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并依据综合得分对其进行了排名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铁路运输效率评价是对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而因子分析方法正是解决多指标评价的理想工具.通过分析因子分析原理,选取收入利润率等八项指标,以1990~2001年统计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原始样本,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并根据综合得分对铁路运输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工业行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只靠单独一、两项指标很难全面、准确、客观地衡量工业行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因此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法 ,选取部门全员劳动生产率、部门影响力系数、部门工业增加值率、部门资金利税率、部门流动资金周转次数、部门供给收入弹性、部门需求收入弹性等几个指标进行综合测算 ,以反映出河北各工业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因子分析和因子得分方法把多项评价指标综合成少数几个主因子 ,再以这几个主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构造一个综合指标 ,据此作出评判。这样 ,既消除了指标间信息的重叠 ,又能根据指标所提供的信息 ,通过…  相似文献   

6.
1990~2001年我国铁路运输效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运输效率评价是对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 ,而因子分析方法正是解决多指标评价的理想工具。通过分析因子分析原理 ,选取收入利润率等八项指标 ,以 1990~ 2 0 0 1年统计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原始样本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 ,并根据综合得分对铁路运输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主要是指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比较,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选取能充分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14个指标,对江苏省13个城市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主成份)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经济总量、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3个主要因子,并且对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定,为各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10)
首先,文章开头简要介绍了几种多元分析方法(包括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基本步骤,为后边的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说明了选取的沿海城市以及选取指标的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去筛选合适的指标。接下来,对样本进行了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了两个主要的影响因子:第三产业因子以及国际贸易因子。然后,计算出了各个城市的因子得分并根据得分对各个城市进行了综合排名,同时对排名的结果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随后将因子总得分作为城市的指标,计算出来各个城市的距离,利用类平均法对12个沿海城市进行了系统聚类,得出了聚类图,并对聚类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其后,通过对生产总值及进出口贸易额构成的变量向量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出回归系数后对其意义进行阐述。最后,综合三种分析的结果,提出沿海港口要走信息化、多元化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维 《经济师》2008,(2):99-101
文章首先从各个角度选取了可能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多个指标变量,利用因子分析提供的方法将变量综合成彼此互不相关的少数几个主成分。再用主成分(作为回归自变量)对企业资本负债比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确定资本结构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我国42家房地产A股上市公司2009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7个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因子变量以一定的权重计算企业绩效的综合指标VALUE,作为以资本结构为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中的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而无息负债比率和有息负债比率与企业绩效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社会结构性失业比例的增加,将高校学生应具素质的研究视角从高校转向企业对于引导大学生成功就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发放企业问卷和高校学生问卷,利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等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率先对企业用人导向下高校学生应具素质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2.
创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省67个县、县级市、市辖区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社会保障实力因子、居民收入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与生活质量因子5个因子,同时基于因子得分矩阵对67个县、县级市、市辖区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农业发展实力因子跟社会保障因子的作用也不能够忽视。研究县域经济利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客观可信,并且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企业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4个方面,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企业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在梳理企业知识产权数据流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黄雅雯  龚唯平 《经济前沿》2012,3(6):110-118
工业企业对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效益不仅关系工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因素之一。本文以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为例,运用2000年至2010年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得分绘制折线图,考察21世纪以来广东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变动的趋势及其波动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省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例,利用多元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和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有许多方法,而如何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选取2011年9月30日沪深两市23家煤炭上市公司14项财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使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综合价值排名,并与市净率进行比较,得出高估或者低估的股票。  相似文献   

17.
层次分析法作为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常用方法,可量化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与以往的层次分析法相比,突破了以往方法缺乏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局限性。引入时间要素考察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持久性,不仅能分析出企业当前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分析出企业的待发展能力以及需要放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朝龙  孙翠平 《技术经济》2006,25(9):13-16103
选取了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4家房地产企业,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反映企业现实和潜在竞争力的5个主因子和综合得分因子模型,借以评价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群是生产同类产品和相关类产品的企业"种群"形式。从经济生态系统观出发,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初始条件和形成机制,并通过案例进行实证。其主要观点为:①集群具有行业、产品特征及其所需的市场条件;②创始企业是集群的"种子",具有某种特点和区位选择上的倾向性;③历史传统、资源禀赋、制度和区域文化、政府行为等是集群形成的环境因子;④各种条件因子相互依赖,以复杂的结合方式孕育集群。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及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文章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有助于考察河南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强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所在,为确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