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刊登了日本学者滨岛敦俊先生的《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一文(以下简称滨文)。滨文对清代市镇城隍庙的发展详加考察,以揭示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的兴起与农民信仰变迁间的关系。这是十分有意义的笔者阅读了滨文后得益甚多,然尚有一些疑问,特撰此文,以作补证。一、关于镇城隍庙产生的根源滨文认为“本来只有县级以上才有的城隍庙,发展到下层的聚落,其根源是这一地区的商业化和在这基础上的市镇——小城市的发展。”“城隍庙的产生,可以理解为江南农村在宗教上对这…  相似文献   

2.
浙江江南大厦股份有限公司是嘉兴市供销社为投资主体的以零售业为主的商贸服务型企业,其前身嘉兴市江南大厦于1988年6月1日正式开业,至今已走过18年的发展历程。18年来,江南大厦在嘉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闯出了一条持续稳定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青岛style     
李鹏 《商周刊》2012,(25):71-71
时下,神曲《江南style》红得发紫,据闻还创下了吉尼斯纪录。江南是韩国首尔的繁华区,象征着时尚与品质,《江南style》可以说是当地生活环境及对外形象的一个缩影。在该曲的MV中,处处体现着江南区的观光大巴、豪华游艇、阳光海滩等旅游元素,江南区也借机火了一把。  相似文献   

4.
《江南论坛》2011,(6):68-69
常熟,地处江南腹地,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质、富于江南地域风情、蕴含江南文化精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品牌荟萃、享誉全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名城。  相似文献   

5.
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徽文化融入“新江南文化”,一方面为“新江南文化”贡献新动能,另一方面带动了安徽文化的整体发展。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齐心打造“新江南文化”生态、坚持区域文化共建共享、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加强区域学术文化研讨、深化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融合等途径,实现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文化“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共建长三角区域人们的精神家园,共谱新时代长三角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斯波义信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宋史专家,他的<宋代商业史研究>早就饮誉国际汉学界.而<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以下简称<江南>)是他一部在宋史、区域史和中国经济史诸领域广开风气的巨著,其中译本的问世(方健、何忠礼译,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2000年1月版),是中日学术界都值得庆贺的.笔者有幸,躬与译事,校读全书,获益匪浅,草成此文,略述私见.  相似文献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南更灿烂。 《江南论坛》刚刚度过它的六十华诞,又迎来了新世纪、新千年。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最深重时刻的《江南论坛》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大业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不懈的努力。在我国现代化之役决战决胜的21世纪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千年中,作为将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江南的民众喉舌,《江南论坛》将吹响现代化战略决战最嘹亮的号角,使人民群众“感奋起来”,将热爱祖国的炽热感情与对中国现代化事业深刻系统的理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使现代化宏愿率先在江南及环太湖地区实现。在此过程中,《江南论坛》将…  相似文献   

8.
斯波义信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宋史专家 ,他的《宋代商业史研究》早就饮誉国际汉学界。而《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以下简称《江南》)是他一部在宋史、区域史和中国经济史诸领域广开风气的巨著 ,其中译本的问世 (方健、何忠礼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2 0 0 0年1月版 ) ,是中日学术界都值得庆贺的。笔者有幸 ,躬与译事 ,校读全书 ,获益匪浅 ,草成此文 ,略述私见。一高度重视史料 ,严格完成研究对象的实态复原 ,是日本汉学界的一大传统。在中国经济史领域 ,自加藤繁以来 ,就力求“从广义的经济史料的角度” ,“采用彻底的文献主义…  相似文献   

9.
何处是江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其现代意义起源于唐朝。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唐玄宗又将江南道细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此后。地道的江南的中心逐渐稳定在今苏南、浙北一带。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10.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合当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入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一曲“江南好”是一位北方人作的,从北方人的眼中观察到了江南水乡之美,此曲唱醉了山南水北人,吸引了古往今来客,没有人不倾慕江南,没有人不想在江南创业,没有人不想在江南隐逸,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江南,应该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