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汉子的爱情宣言:你是黄瓜我是蒜,你是西瓜我是蔓,你是铁锅我是饭,你是茶叶我是蛋。你是老婆我是汉,我们的爱啥都不换!婆姨的爱情宣言:你是针来我是线,你是滚汤我是面,你是床板我是垫,你是灯离不了我的电。嫁给你我不会怨,我对你的爱永远都不变!农村的爱情宣言 ~~  相似文献   

2.
平凡     
平凡是真,平凡是美,平凡是生活,平凡是奉献。平凡是一种心灵的超脱,平凡是一种气质的昭示,平凡是社会进步的主旋律。平凡处处可见,平凡就在你、我、他身上。平凡是社会运行大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平凡是社会多位体中的一个小小闪光点。没有平凡就构不成社会,构不成世界。  相似文献   

3.
十类新型食品有待开发据市场调查,当前有十类新型食品急待开发。一是低钠食品,如蔬菜杂锦汁、青豆罐头等。二是海带食品。三是大蒜食品。四是保键油脂食品,如低脂肪植物炼油等。五是新型饮料。六是小球藻食品,主要是含有氨基酸、叶绿素的食品。七是长寿食品。八是低盐...  相似文献   

4.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原料:耕地资源是农业的基础,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水资源是工农业共需的“血液”。资源问题是人口压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人才战略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的战略。在这一战略中,教育是基础,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目标,人才战略是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召唤诚信建设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基础,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信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的运转、现代金融的拓展、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信息的应用、知识经济的发展都是以信用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不错,但问题也很多。国家决策者最担心哪些事情呢?发改委官员日前表示,有八个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拦路虎。一是SARS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仍在逐步释放,很多企业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二是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的情况值得关注。三是信贷投放增长偏快。四是人民币面临不断加大的升值压力。五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六是工业领域盲目重复建设的问题依然严重。七是生产要素约束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最为突出的是电力供应紧张不断加剧以及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的问题。八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企业的价值来源是通过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获取利润是企业的经济责任,能否持续的获取利润与发展,在于企业能否很好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自主创新则是重要手段。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自主创新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一、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环节,也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对整体社会有一层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作为自己的唯一存…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2]"反过来说,有文化的军队则是智慧的军队,能够将这种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创新的军队就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军队是如此,同样的是企业如此、国家也如此。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民族振兴的血脉,是国家力量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股票收益和投资回报?股票收益一般是由股息、红利和股票升值两部分组成。股票升值是指投资者通过股票价格上升而获得的收益。股息一般是指优先股的股息,是上市公司定期将盈余按股票面额的一个固定比例,分配给股东的投资报酬。红利,一般是指普通股的收益。它是指...  相似文献   

11.
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认为,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我们必须突破三个不合时宜的观念:一是突破只有国家投资、政府花钱才是搞社会主义的观念;树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的观念。国家为了提供公共产品进行的投资是十分必要的,但并非越多越好。如果我们承认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那么也应承认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人民自己解放自己,人民自己创业,自己造福自己。政府造福于人民是对的,但本质是人民自己创造财富。二是突破国强才能民富的观念,树立民富才能国强的观念。过去认为大河有水,小河满,强调的是大河。…  相似文献   

12.
合作与合作社,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合作是一种社会行为,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社必然有合作行为,有合作行为的组织却不一定是合作社。有合作行为的经济形式,都可以说是合作经济,这是广义的合作经济。合作社经济,是按照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组成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处于支配地位,是第一资源,而人才又是人力资源的精华,是现代管理的核心。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古人云:人是万物之灵。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企业,人才资源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正>审计项目考核是手段,提高审计质量是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审计项目考核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是审计的灵魂,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屏障,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根本。审计项目考核是手段,提高审计质量是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审计项目考核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审计项目考核的必要性(一)审计项目考核是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的需要。审计派出机构组建时间短,审计人员来自不同岗位,绝大多数同志未从事过审计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适应能力参差不齐,仅凭理论学习难以在较短时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的内在本质是实事求是,外在体现是创新性实践,基本要求是与时俱进,根本目的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来源于不断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成本的动机 经济学者和会计学者都重视成本,动机都是出于对利润的关心,然而,他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经济学者侧重于利润是如何获得的,会计学者则侧重于成本是如何计量的。经济学的目的是怎样配置资源,以使利润最大化;而会计学的目的是计量成本,以确定利润的具体数额。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是有极大差别的。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会计是指“财务会计”,而不包含管理会计在内。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是其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行风行貌、企业精神及干部职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商业银行企业精神,本质在于注重职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念等。具体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一是企业信誉: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其信用与声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金融方针、政策、规章制度, 业务经营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二是服务质量:商业银行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群众。这是银行的基本职责,也是商业银行寻求发展的根本所在。三是经营思想;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化的主要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职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商业银行自身的形象等方面。四是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企业的行为规范,是企业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企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它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商业银行的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形象的端正。五是企业精神:商业银行企业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众意识。它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金融企业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六是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是商业银行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企业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商业银行目标体现在银行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商业银行目标是企业化追求的动力源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银行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七是企业规范:企业规范是商业银行企业化的“硬件”部分。商业银行规范包括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组织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以及用字表达的内容。八是企业环境: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业务性、政策性极强,这是与其它行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在当前金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解放思想的内在本质是实事求是,外在体现是创新性实践,基本要求是与时俱进,根本目的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来源于不断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最好纪念。一、回顾过去,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党的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变革,已经经历过三次。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第三次是以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三次变革都是势所必然。 第三次变革,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变革。它的基本思想是开阔的,是面向未  相似文献   

20.
一、以市场经济新观念指导农业区域综合开发过去,农业综合开发向市场机制转换不快的关键问题,是由于受传统的产品经济观念制约:一是自给自足的观念。二是产品数量观念。三是计划分配观念。四是单一化生产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