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庄嘉翠 《化工管理》2016,(12):92-92
义和庄凸起东部受多期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沙四下-孔店组断裂破碎严重、构造极其复杂,凸起及其北部斜坡带沙四下-孔店组地层残留不全,地层超覆、剥蚀现象严重。沙四下-孔店组复杂的构造及地层残留特征,形成了各种圈闭及油藏类型。本文在各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油藏的分布规律,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苏里格致密气藏沉积特征与储层岩石类别进行分析,建立致密气藏不同岩石类型成岩与成藏模式,阐述了地层水分布与储层岩石类型的关系。指出,致密气藏储层岩石类型、天然气运移距离及构造对致密气藏地层水分布控制作用明显,岩屑砂岩"致密期"早于天然气大规模成藏期是致密储层地层水无统一气水界面、呈孤立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气浮选器作为海上油田生产污水处理系统的中间设备,对上游来水进一步处理,减轻后续的过滤处理压力,保证终端注水水质,发挥重要作用。某海上油田气浮选器进行水处理后效果不佳,关键原因在于其核心装置微气泡的工艺性能不满足要求,导致气浮选器出口水质不达标,影响油田地层水回注。通过对微气泡工艺进行全面的优化提升,从原始设计到生产运行的全过程治理,有效提升了生产污水水质处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建立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供需压力-水生态压力为一体的水压力综合指数,以辽宁东部为研究实例,对区域近60年水资源压力时空演变进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从1960年—2018年,辽宁东部水压力指数呈现明显递增变化,年增幅为0. 04。从1960年开始,水资源压力从低压力过度到高压力,再逐步向较高压力进行转变。受水资源量分布影响,区域各年代际水资源压力空间分布规律性明显,总体呈现从东向西递减变化,高压区域主要位于中部,占比20%,南部和北部区域低压分布占比35%。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布均衡性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通过区域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空间分布图和全局Moran指数,直观地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和空间正相关特征,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阶梯层次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创新水平普遍较高,而中部六省创新能力普遍一般,西部地区创新水平则较为低下,并且这一空间相关程度整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震旦系石英岩,在水文地质上被认为是相对隔水层或不透水层,根据石英岩地层的具体的地质构造,结合地形、地貌特点,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分析,选定可能赋水区域,并结合物探成果选定井位,突破了对石英岩地层的含水性认识,掌握了该地层的赋水规律。  相似文献   

7.
油气水三相流与气液两相流不一样,属于复杂的多相流,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是从集油管道运输过程出发,研究油气水流型,当存在极少油时,管道上方漂浮着油,分层流动时,重力差异使油浮于水面上;当部分油凝固在管内壁时,只有少量的油在流动状态。油气水回到计量间,测量其温度,当温度降到35.6~35.8℃时,原油凝结。对于油气水集输流程,如果其质量含水率高于85.0%,温度界限为37.0℃才能保证安全混输。上述研究成果有利于相似管输参数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山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在3个区12个乡,探明地质储量3.3亿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认真贯彻煤炭开发要“有水快流”的方针,乡镇集体和群众办矿已发展到467处,去年产煤70万吨。其中县管集体矿7处,产煤40  相似文献   

9.
陷落柱是煤矿开采过程当中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地质异常体,它的存在使煤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井巷围岩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了机械化采煤的速度,而且陷落柱可能会形成较好的导水通道或瓦斯气储集场所,导致煤层顶底板的突水。在煤矿中出现陷落柱的区域,容易造成大面积冒顶、突水及瓦斯突出的事故,使得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除此之外,采煤机械可能在陷落柱区域下沉压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本文对陷落柱的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论述,对已形成机制进行了梳理,并对陷落柱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提出陷落柱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丁家梁井田钻孔煤层和煤质等特征的详细分析,得知该井田太原组煤层硫分含量普遍较高,山西组煤层硫分含量较低,煤层自上而下硫分逐渐增高,原煤全硫含量和有机硫含量有密切关系。在平面分布上总体呈现西北部和东部硫含量较高,中部区域含量较低特征,而且硫分分布规律受到煤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南海东部地区灰岩地层某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的潜力巨大,但在钻井开发过程中,防漏堵漏成为制约古近系某油田开发进度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灰岩地层天然裂缝、溶蚀孔洞发育,具有裂缝—孔洞双重孔隙介质特征,连通性好,易发生失返性漏失以及灰岩地层承压能力极低,钻井过程中静止不漏,开泵漏失或者承压不能满足下步作业要求。针对南海东部古近系地层某油田漏失特点,结合已钻井漏失情况,分析漏失机理和原因,构建防漏堵漏技术评价方法,形成南海东部古近系某油田防漏堵漏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12.
A区块于1999年投入开发,2000年投入注水开发,注水方式为反九点法面积注水,目前共有油水井81口,其中采油井63口,注水井18口;区块内断层及裂缝分布复杂,边部地层水活跃,受边水影响,以及开发时间延长,导致油田地层水增加,许多油井见地层水后高含水,控水难度大,造成产量不足、区块地层水推进速度快,油水关系复杂等一系列的问题。文章重点讨论油田地层水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具体影响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与利用视角,通过西北地区几个主要含煤盆地中铀元素在煤系地层中的丰度,统计分析了铀元素在煤系地层中分布的时代特征及其富集程度与成煤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铀元素在地层中的分布时代具有多阶段性,但基本与成煤时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成煤环境有利的区域比如地台、地洼区、断陷盆地、坳陷盆地等也是形成铀矿的有利场所;铀元素在煤系地层中的丰度与煤的变质程度呈负相关,与煤系地层中有机质丰度呈正相关;煤系地层中铀矿的品位虽然不高,但由于煤系地层厚度大、面积广,故铀的资源远景储量可观。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海底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水平,以内检测数据为基础,研究海底管道腐蚀发展状况及分布状况,并分析新建海底管道腐蚀监测方案。研究发现,在生产运行阶段平台收发球端管段和立管段是腐蚀缺陷集中的区域,这一区域的腐蚀点位时钟分布趋势和深度发展趋势与管道的全程基本一致,对平台端管段的腐蚀监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底管道内部的腐蚀状况,并且油、气、水等介质的流量及占比对局部腐蚀的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预测S油田在采油或者注水过程中注入水和原油藏物质间的不配伍所产生的结垢情况,采用油田工区海水作为注入水,采用探井地层水分析结果配置模拟地层水作为地层水进行了注水配伍性实验,并进行了阻垢剂性能评价。实验表明S油田注入水含有较高的成垢离子,和地层水不同比例混合后结垢,采用阻垢剂能够有效防止结垢。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台是我国大地构造中的一级构造单位,在早古生代,华北地台作为平稳的地台,基本上是一个广阔的陆表海环境。该时期形成的沉积层只有寒武系和奥陶系,缺失了志留系。研究区域位于东经108°~120°,北纬40°~42°之间,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区内分布着华北地层区的阴山-怒鲁尔虎山分区和燕山分区,两个分区又分为若干个地层小区。本文详细描述了两分区内不同小区的地层系统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岩性特征,并绘制了地层分布图和地层柱状图。根据不同地层小区的岩性特征和化石特征判定了他们的沉积相,恢复了其沉积环境,并比较了两分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古环境沉积过程的特点相结合对两分区所处地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史分别进行了分析,并与北部槽区作了比较,判定了槽区与台区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及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①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②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③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锦2-6-9区块大凌河气顶油环饱和油藏特征及开发现状,进行注天然气驱适应性评价,并对地层原油注气相态进行实验研究,然后结合区块地质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进行生产历史拟合,弄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剩余油富集带井网进行注气方案设计,预测方案效果并进行注气方案优选.  相似文献   

19.
吉木萨尔油田是新疆油田的重点开发区域,以芦草沟组页岩油水平井为主。钻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泥岩地层水敏性强易造成井壁掉块和坍塌,同时该组地层砂、泥岩厚度不均一,水平段较长且穿多套砂、泥岩层,易造成交接面起下钻困难,水平段钻进托压等复杂问题,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低产、低渗透油田储量丰富度低、分布零散、技术困难与征地费用高等外围油田,对新区开发构成限制性因素。为降低成本实现增效,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引入数字化撬装增压集成装置,能够有效将油井中所采取出的油、气、水进行集中加热并长距离传输,从而实现了其整合效益的现实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