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补助资金和补贴项目不断增加,这些惠农政策促进了粮棉油生产和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较少且分散经营,粮补发放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拟结合基层实际,试对当前粮食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性探讨。  相似文献   

2.
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一大创新。现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两项。粮食直补政策出台于2004年,是把原来补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从2006年起实施,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农民种粮增支。  相似文献   

3.
(一)完善改进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政策的整体效能。国家应将粮食直补政策作为一项持久的、稳定的支持粮农的补贴政策,消除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农民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恢复粮食生产,并逐步形成由固定补贴(直补)、不固定补贴(价格支持)和  相似文献   

4.
赵昕 《财政研究》2013,(5):51-54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增收的程度如何,是目前研究粮食直补政策的一个焦点问题,它关系着对粮食直补政策成效的评价,也决定着粮食直补政策的改进取向,分析研究这一问题非常必要。一、直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程度分析(一)直补政策使农民普遍增收。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从总体来看,应该说是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增加了一定的收入。1.综合补贴收入。我国粮食直补可以划分为综合性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综合性补贴政策主要由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构  相似文献   

5.
关于粮食生产补贴现状、存在问题及整合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问题。从2004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产粮大县奖励、地膜玉米补贴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经过不断完善和强化,初步形成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成效。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粮食补贴政策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显露,亟待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给农民带来的负担.中央出台综合直补政策,与粮食直补资金同步发放给农民。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补助资金和补贴项目不断增加,促进了粮棉油生产和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较少且分散经营,粮补发放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拟结合基层实际,试对当前粮食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财政政策(简称"粮食直补")于2004年开始实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直接补贴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并日趋完善。一、"粮食直补"政策出台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所谓粮食“直补”,即将过去通过向流通环节发放补贴,支持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从而间接向种粮农民予以补贴的形式.改为将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这种直接补贴方式从2003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粮食主产区推广。由于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具体操作时方法多种多样。据调查,其主要做法,有的地方按计税农田面积补贴;有的地方按计税常量补贴,对此,笔者认为都不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一是制定《粮食补贴条例》,使短期政策变为长期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主销区粮食生产稳定,有利于粮食供求平衡,确保粮食安全。推行粮食直补政策应成为长久之策,无论丰年、欠年都要实行直补,只是补贴标准不同。进一步加大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力度,制定地方粮食直接补贴条例,确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开始,国家为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陆续出台了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多项支持粮食生产方面的惠农补贴政策,激发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粮食单产和总产大幅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应逐渐减退,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我们通过对兑现各项惠农政策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2004年起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让种粮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但在粮食补贴面积统计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直补政策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惠农工程,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平遥县2004年全面实施粮食直补政策,2010年拨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530万元,补助面积17.7万亩。拨付良种补贴资金525.8万元,拨付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47万元。粮食直补成为广大农民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惠农政策之一,但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国家和地方财政继续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新增农机购置补贴以及新增良种补贴,而且各项惠农补贴发放呈现出资金增、发放快、“一补多效”等特点。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把农资涨价等因素给农民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热情。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等。这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单产和全国粮食总产连年提高,解决了全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截至3月10日.安国市全面完成2009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共发放粮食补贴资金3462.7万元.补贴标准为81.5元/亩。比上级拨付资金多补贴1.7万元,受益农户达8.577户。其中:直补资金552.7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2910万元。粮补工作的圆满完成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自2003年起,我国相继出台并连续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系列种粮补贴政策。十余年来,补贴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也在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行种粮补贴政策面临诸多困惑,重新谋划思考时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始,中央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良种等直接补贴以来,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政策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广大粮农的收入,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也符合世贸组织关于粮价不能由政府直接调控的“黄箱政策”。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投入力度的加大,湖北省近年来对粮农的直补规模逐年增加,补贴方式也不断规范和创新,2005年实现了直补资金“一折通”,在全国率先成功探索实施了新型的补贴发放模式,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近日,中央财政下拨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  相似文献   

20.
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粮农利益,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民实行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直补项目过多,资金分散、补贴程序繁杂、执行成本过高、政策效应走低等问题。整合各项粮食生产直补资金,减少粮食直补项目,简化补贴方式,对于提高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