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发展整体利益为根本宗旨的经济法的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得以凸现,经济法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补充、融合到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作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具体地说经济法应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经济法应以全社会乃至人类的整体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应树立人、社会和自然整体和谐的价值观;经济法应全面追求社会公平、全面公平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商法对公平观的实现和张扬发挥了其他法律部门难以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商法的形式公平观念已显露不足,它使民商法不可能由注重个体利益之间的外在公平转向个体利益之间的内在公平,转向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平。而经济法则坚持实质的公平观,不但注重个体利益之间的实质公平,保护弱,而又也注重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公平,实现了对传统民商法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整体利益是各个法律部门共同需要维护的对象,因为社会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详细的研究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很多,但利益应是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而不仅仅是传统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厘清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及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内涵和关系,并在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作为经济法的基石范畴的指导下,架构经济法的基本范畴体系,是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经济法应在坚持“个体基础,社会优位”的前提下,在充分尊重个体利益的基础上协调个体赢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方式包括否定存在论、整体利益论、多数人利益论、个人利益总和论、抽象秩序论等观点。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整体所享有的、保障社会正常运转所要维护的有效价值。社会公共利益内容广泛,其中涉及经济发展的利益为社会公共经济利益。经济法以维护社会公共经济利益为基础,是经济法于其他法律学科的重要区别。经济法以社会公共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是由其克服市场失灵的调整目的决定的,是由其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调整对象决定的,是由其追求总体经济效益的特征所决定的。经济法为社会公共经济利益服务,体现在经济法维护公平竞争和有序竞争的经济秩序、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的实质公平、维护国家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弱势群体概念的出现,基于社会公正,国家和社会应对弱势群体给以高度的关注和保护,文章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法律界定,从经济法的理念出发论述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并就弱势群体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使命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恰恰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法只有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价值理念更加全面、有机、系统地融合到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高效、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经济法作为一部保障利益分配、实现实质公平的回应性法,其与共同富裕目标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存在内在一致性,此乃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法律之一。若要发挥经济法的促进共同富裕功能,关键在于提炼出与共同富裕目标相契合的经济法法理。此过程实则是由事实到事理,再由事理到法理的二级跳跃过程。从政治话语、战略举措、实际案例等事实出发,在明确共同富裕以人为本的核心事理和生态文明的新型事理基础上,从本位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进行法理提炼,从而形成共同富裕观中的经济法理论、经济法视野下的共同富裕观,构建结构完整、逻辑严谨的经济法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会引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而且对法律尤其是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亟待形成完整体系的经济法的发展获得了重要启示。通过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进行比较,抓住两者的契合点,找出经济法原有理念的不足及其与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存在的差距,填补与完善了现有的经济法理念,从而促进了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的公平观是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的统一,其视野仅限于当代的人。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理念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人对自然的公平——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拓展和更新了经济法的公平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成熟的部门法体系,其基本原则应该具有协调一致的内部逻辑,是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兼顾。据此,分析经济法应当遵循"国家协调经济运行"以及"保护中国社会的整体利益"的基本原则,以此完善经济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基本内涵 何谓"人文"?"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会引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而且对法律尤其是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亟待形成完整体系的经济法的发展获得了重要启示。通过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进行比较,抓住两者的契合点,找出经济法原有理念的不足及其与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存在的差距,填补和完善了现有的经济法理念,从而促进了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虎 《大众商务》2010,(8):225-225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指的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它不仅仅考虑的是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同时兼顾到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协调、综合的发展和进步。它追求的是社会正义,维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与行政法理念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比较: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法益本位,价值取向,以及二在国家干预经济领域的作用与特征不同。理念的区别决定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角色分工与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指的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它不仅仅考虑的是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同时兼顾到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协调、综合的发展和进步.它追求的是社会正义,维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7.
儒家的"中庸"思想从古至今,一直是主流社会所倡导的修身处世的最高境界。"中庸"思想具有高度的哲学价值和人文意义,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倡导"和谐理念"也是宝贵的经验。"中庸"思想中的"致中和"是几千年来国人一直致力于的目标追求,更是国家和社会努力向往的一种社会形态。在今天看来,"中庸"思想不仅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人们通过竞争性交易不断去实现他们的财富创造和享有相应的财富收益。经济法本质上是对人劳动能力权的保护,是对人应享有发展的自由、利益、安全的权利保护,是对人权的终极关怀。劳动能力权作为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其核心价值在于营造以人为本的公平、平等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行业协会的法律主体地位的形成正在冲击着个人的财富创造与积累,其劳动能力权的研究价值在于保护个人和企业的自由与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下中国,贫富差距日益悬殊问题备受关注.无论是城乡居民之间,还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均呈扩大化之势.这种因分配不公而引发的巨大的贫富差距不仅带来内需和消费不振、带来经济风险,还会引起普通大众的严重不满和社会秩序的震荡不稳,亟待采取措施从根源施治.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恰好与公平分配观、可持续发展观高度契合,要解决当前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在高等教育中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塑造人的气质,气质升华为精神,使人崇高,使人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产生不断进取和为人类服务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