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建设“绿色海西”的重大意义与指导思想 (一)建设“绿色海西”的重大意义 绿色发展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发展形态,绿色发展的实质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海西”,就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方健忠 《浙江经济》2010,(24):45-45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龙游县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3.
耿慧娟 《改革与战略》2013,29(6):7-9,1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加强以生态为主导的宏观调控、培育生态消费意识、构建符合人的发展的生活方式和发展绿色经济,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永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更具有时代特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从哲学上来讲,“生态”与“文明”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生态以自然为中心,文明则以人类为中心,那么,生态文明在什么意义上才有可能建构,交往实践观认为:支撑生态文明总体框架的是由不同的、异质的主体及其利益构成的。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强调的主旋律,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十七大报告中又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本身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生态文明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而文化也是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其中的文化因子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不同的文化底蕴,对自然的依赖程度不同,环境对其文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也就形成了具有明显环境特征的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天津经济》2012,(12):79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二、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具体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程度如何,一个社会走生态文明道路的自觉性如何,标志着这个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标、方针政策进行了详尽阐述,体现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形态的一种超越,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市民社会与生态文明有着紧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民社会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这样的高级文明形态提供了思路。建设生态文明新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的调整,即从构建市民社会入手,构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一、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自然生态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被自觉地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性等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韦晓宏 《发展》2008,(2):99-99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是一个现实的目标。作为现实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对其主要任务作出部署。在全党全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肖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使之成为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相似文献   

15.
杨海青 《魅力中国》2013,(26):50-51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手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在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增加了整个第十八自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及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仍很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遏制,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建立生态文明保障机制,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低碳社会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7.
旅客运输关乎人民群众出行,是民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经过长时间调研,针对整合客运资源、改革当前客运体制,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对临沂市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中最受关注的新观点,就是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观点。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它的丰富内涵包含着对当前生态问题的一系列观点、要求,科学发展观所导向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成果形式之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应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注重生态能力建设。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要抓手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加强生态城市的社会事业建设,保障生态城市的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以和谐为主旨的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生态城市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