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俊英 《魅力中国》2011,(20):168-168
1985年,电视法制节目在我国开始作为独立的电视节目类型出现,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电视法制节目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各电视台的收视热点。但是目前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现状,并指出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我国电视法制节目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铭 《黑河学刊》2002,(2):58-58
自从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电视就成了最具现代化、最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电视屏幕三大节目支柱之一的电视文艺(文学与艺术的统称),成了新时代的艺术骄子,使得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视了。因此,电视文艺也就成了最具大众化、家庭化的艺术。而电视艺术作品则是电视世界中表现性最强的部分,它是电视工作者以电视的手段所创造出来的,毫无疑问,是表现的、艺术的,同时,又受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影响,有着强烈的娱乐性、通俗性、社会性、大众性。由此,电视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一直是电视艺术美学要研究和提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叶禹彤 《魅力中国》2013,(23):324-325
近年来,随着各大卫视的电视选秀节目的不断出现。对于选秀节目中出现“性别反串”的现象,它的现实状况、现实意义,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性别反串的根源与现代应用。阐述了它在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发展过程。以及节目主持人在面对电视选秀节目中出现“性别反串”现象的角色定位。最后正确引导受众如何正确对待选秀节日中出现的这种现象。以此来迭到真正的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其实现它应该呈现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尹玉东 《魅力中国》2013,(13):309-309
电视事业发展至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享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荧屏“主力军”。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型。这些优秀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型成为了人们精神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带给人们许多的快乐。但是也出现不少的偏差和失误,一些娱乐节目在创作过程中缺乏原创力,抄袭现象泛滥,许多节目给人一种低俗、恶搞的感觉,并且有些电视制作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节目的质量和思想,以至于出现了一些节目质量低,思想低俗的电视娱乐节目。针对娱乐节目中出现的模仿严重、节目质量偏低、缺少文化内涵、节目思想低俗等现象提出一些创新措施和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谨 《理论观察》2000,(4):89-90
当前电视游戏节目十分火爆,但低品位、低格调的屡见不鲜,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盲目与国际接轨,忘记了电视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电视游戏节目也要“文以载道”,要弘扬主旋律,否则会成为电视荧屏上的“匆匆过客”。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电视相亲已经成为了大众解决单身问题的宠儿。电视相亲,令人耳目一新,迅速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给剩男剩女更多的接触外界的平台。在参加这类节目过程中,男孩女孩能够有更多的接触机会,节目里的男孩女孩有着各种身份,各种才华,也是为什么现在电视相亲类节目会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节目策划契合社会热点,紧抓受众眼球.创新节目内容与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7.
苏红 《魅力中国》2014,(22):278-278
近两年,音乐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的火爆掀起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狂欢”,“狂欢”的背后,笔者从美学的角度对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加以分析,以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为例,详细探讨了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审美特征。论文将以艺术理论为基础,围绕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情感性”、“主体性”、“审美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邓令 《魅力中国》2010,(31):116-116
如今打开电视,精彩纷呈的电视栏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然而许多地方的电视戏曲节目却普遍处于低潮时期,成为了一部分“戏迷”的“专利”。戏曲节目道路越走越窄,直接制约了戏曲节目的发展。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电视戏曲节目必须改变自己,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进,走大众化路线,引入时代特征,让更多的观众关注戏曲、了解戏曲,取得发展的同时,也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戏曲。  相似文献   

9.
电视直销眼下成为各大电视媒体服务观众指导消费的热门节目,它把商场从市场搬到了家里。  相似文献   

10.
尹媛 《魅力中国》2010,(8):61-62
目前,中国电视市场拥有数以干计的频道,每天有数以干计的节目播出。电视包装是一门具有功能性的视觉设计艺术,又是一门综合造型艺术。电视包装,应该满足受众者的观看欲望和兴趣,适应并提高人们的审美需要。体现不同电视的内容风格和文化内涵,是包装设计运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探讨电视包装的发展和现存误区,研究探讨电视包装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1.
赵爽  贾巍巍 《理论观察》2006,(5):176-177
电视是形声兼备的高技术结合的产物。1935年,随着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的诞生,电视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亿万观众。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有一个备受瞩目的新课题——“电视包装艺术”脱颖而出。电视包装是对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已经成为电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电视宣传、电视品牌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制作人员在参与频道的包装制作工作中,就怎样利用现有设备搞好节目包装,怎样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完成包装的文案策划创意及制作,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劲松 《魅力中国》2010,(29):14-14
2010年各大卫视的相亲节目异常火爆,拉开今年相亲节目序幕的首先是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接着是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但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却后来居上,是它引爆了电视相亲节目,一时成为全民热点。随后,各电视台跟风者不断,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缘来是你》…一时间电视台都争着当红娘。其实电视相亲节目早已有之,不过在这之前这类节目都是不成不淡的,为什么2010年却突然如此火爆?透过繁荣的表象看本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暴露出很多问题。节目的内容暴露了很多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拜金、恶俗、炒作、价值观缺失…节目的形式则是各电视台抄袭之风非常严重,形式雷同,环节设置几乎一模一样。盲目跟风、缺乏创新将会很快耗尽电视相亲节目的生命力。电视相亲节目如果想走得长远,首要的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其次还要找节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马新新 《魅力中国》2014,(24):264-264
随着电视购物频道的兴起,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的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已经不再是过去荧屏上有些“歇斯底里”的叫卖者。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在形象塑造、节目驾控技巧、话术表达及人格魅力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只有不断进步,以更新的面貌,更好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才能使电视购物节目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张春燕 《魅力中国》2014,(7):279-279
电视真人秀节日在探索中逐渐走向了成熟与完善,成为受众所熟知的一种节日形式。虽然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问题,但是其篷勃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高潮。本文主要从电视真人秀节目相关概念、元素厦形态特征、存在问题和改进途径三个方面对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国内真人秀节目质量提升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陈嫡  肖中华 《魅力中国》2014,(1):316-316,31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逐渐兴起,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一共有200多个,伴随着谈话节目数量的迅速发展,节目质量的进展则显得比较疲软。本文分析了本土电视谈话栏目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邢雅纯 《魅力中国》2013,(11):323-323
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由“主持人、播音员”到“主播”可以看到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播音员”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概念。主持新概念要求:主持人应谊可以通晓电视制作的各个环节,现场采访、现场主持、节目的编辑、节目的策划、节目的播报等环节,他们都能够参与其中,同时在参与制作中将个性化元素带入到节目的每一个环节中,这样节目与主持才能建立起充分的协调和互动,由此创出自己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7.
曾宪梅 《魅力中国》2013,(17):300-300,231
电视行业的竞争日激烈,观众的欣赏水平日益提高,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挑剔程度也越来越高,加强节目包装,美化节目形式,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如今电视的普及程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所扮演的角色由最初的新闻舆论导向逐渐扩展开来,成为人们获取外部信息,增长知识量,得到家庭娱乐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观众欣赏水平及 品位的提高,这些都将是远远不够的。当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第一次引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时,无疑给电视界注入了一种 新的活力,它从日常生活平凡人物的小事入手,真实地表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它引起了观念生活经验与之共鸣,即电视节目成功地与观众进行了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任昱玮 《魅力中国》2010,(20):202-202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悄然兴起,本文将尝试从传播效果理论出发,在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电视谈话节目传播模式的分析来把握增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传播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已处于激烈的竞争格局之下。电视频道多了,各类节目多了,观众可选择的余地多了,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更为挑剔和苛刻了。目前,要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将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1大部分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业务和电视所处的格局知之甚少,由于自身素质的制约,所办的节目一般性的为多;2在电视作为商品逐步走向市场的时候,办电视便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质量高的节目没有钱便难以实施,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办出高质量的节目更是举步维艰;3台型小,人员少,设备落后,专业人才遗乏,运作节目起点低,因此,提高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