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熊英 《现代会计》2005,(1):39-40
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易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物或服务的能力。信用的依据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作出的给付承诺,这种承诺的作出是以企业信用能力作为依托。随着人类社会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交易已经发展为一种更要的市场交易方式,并已经成为企业深层次竞争的主要手段。赊销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赊销及其管理水平反映着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信用管理技术和服务便有了用武之地,它能够提供企业适应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进行成功销售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时代金融》2013,(10):49-50
<正>一、什么是征信业?为什么要制定《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业是市场经济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征信机构作为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企业,按一定规则合法采集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业、个人的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有偿提供给经济活动中的贷款方、赊销方、招标方、出租方、保险方等有合  相似文献   

3.
征信业是市场经济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征信机构作为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企业,按一定规则合法采集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业、个人的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有偿提供给经济活动中的贷款方、赊销方、招标方、出租方、保险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为其了解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提供便利。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作用日益显现,征信市场初具规模。但与信用经济发展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征信经营活动缺乏统一遵循的制度规范和监管依据,难以获取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现象与不当采集和滥用公民、法人信息,侵犯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包括自身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和对信用风险进行转移。自身信用管理是根据企业本体的经营特点和经营需求,有意识地对自身信用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减少信用风险,掌握主动;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转移可以减低企业的信用风险,规避因赊销产生的风险,增加赊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潘莲芳 《上海会计》2014,(10):57-58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经济活动所形成债权,是企业通过赊销经营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提供的短期信用。赊销经营一方面对企业扩大市场销售,提高效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增加了由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潜在风险。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负债是指企业通过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形式,有偿利用他人资金进行生产、经营等以获取利润的活动。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效益,降低资金成本;同时,也使企业面临许多潜在风险。在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种种有利方面的同时,研究对多种负债经营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收账款是赊销的产物,赊销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但另一方面延迟了企业的现金收回时间,增加了应收账款的催收费用,甚至遭受坏账损失的风险。本文从信用政策的制定、内部控制、收账管理,建立信用报告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不断采用赊销或延长信用期等措施去揽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伴随着物流营业额的迅猛扩大,企业的逾期应收账款也呈居高不下的态势,其潜在的财务风险即坏账风险越来越成为物流业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因此,为确保应收账款成本最低,坏帐风险降至最低就成为当务之急,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信用政策是指企业针对赊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而制定的业务管理原则、标准和风险控制方法.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赊销、提供劳务后应得收入,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属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企业通过应收账款信用方式来扩大销售量,提高商品销售收入;同时也希望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回收风险、坏账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加强成本分析等策略和措施.应收账款的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的整体配合和协调,形成一个系统的应收账款管理过程,方能规避应收账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的一种财务业务处理流程,利用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会计工作流程.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明确财务共享服务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继而针对财务共享服务的大背景提出管理会计信息化改革的途径,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相关会计从业者和理论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对于新时期管理会计工作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康明 《会计师》2015,(5):32-33
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如能合理地运用和扩大应收账款资源,可以增加企业利润。反之,则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财务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运用赊销手段,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基于对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企业在利用客户信用拓展市场空间的同时,又以很小的坏账损失的代价来保证销售资金的回笼,合理的防范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将就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标准资产负债表视角下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申请贷款的企业或对为其他企业进行担保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是银行、信用担保机构防范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它包括财务因素分析和非财务因素分析两个方面,其中财务分析是站在企业历史的角度,通过一些指标展示企业业绩和管理能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以信用为基础的赊销模式被广泛的运用,并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扩大销售规模、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由于赊销产生的应收帐款产生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应收帐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并对企业的长远生存能力产生巨大的潜在风险。现代企业对应收款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企业对应收款的管理主要从财务的角度进行管理,重点关注的是应收款的催讨,坏帐的核算等事后管理。应收帐款在此种模式下,应收帐款往往总额上还是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企业一般希望通过赊销来扩大销售,同时保持较小规模的应收帐款,这又是无法调和的。因此本文通过L公司的应收款管理存在的问题,精浅探讨一下,试着从管理的可操作性、可行角度的提出应收款管理建议,为L公司及类似企业应收帐款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坏帐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和内容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它一般是由企业赊销业务所引起,实质是收款人向付款人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对于生产加工型企业,应收账款是由于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所产生的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收回的款项。狭义  相似文献   

15.
所谓应收帐款,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就是企业通过赊销产品、商品或劳务出售后,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这是向顾客提供的一种销售和劳务信用,它的存在为购销双方达成产品销售,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但由于这部分未收回的货币资金被对方所占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本企业的资金周转,如果赊销额过大,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得不到及时补偿,将会导致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难以维持,有的短期债权如果发展为坏帐款,还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会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战伟 《会计师》2011,(5):52-53
<正>一、引言信用销售是在传统销售关系的基础上,又通过信用增加了一层资金融通关系,其核心是信用,其中授信者、受信者、信用额度与信用期限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信用关系。授信方给予受信方的以物资、服务、资金等表现的信用最高限额,受信方受信后承诺在信用期限内履约还款。授信方(指卖方或贷款方)给予受信方(指买方或借款方)信用额度的缘由在于受信方有  相似文献   

17.
赊销风险的产生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买方市场普遍形成,赊销已成为企业促销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赊销也是一把双刃剑,会给企业带采赊销风险。本文通过分析赊销风险产生的内外原因,提出了从建立合理和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防范和化解赊销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一、应收帐款转让的意义和作用应收帐款作为企业的一种财务资产,是赊销的产物。赊销对企业的促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由此产生的坏帐却常令企业蒙受损失。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为促销而对客户提供销货信用,使应收帐款规模日渐膨大,由此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相应增大。应收帐款作为企业持有的一种债权,可以进行转让。在转移权利的同时又转移了风险,还可通过转让来融通企业经营需要的资金。通常,应收帐款持有人在下列情况下可将其转让:1.企业受到不可预测事件的打击,如自然灾害或主要客户破产,资金一时周转不灵,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受阻。2…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发展.业务在扩大。出现赊销成为必然.由应收账款产生的财务风险也不可避免.我们只有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增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一书中给信用下了如下定义:所谓信用,是指一种建立在对受信人在特定的期限内付款或还款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的能力,它使受信人无须付现就可以获取商品、服务或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