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贸易救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婧 《中国经贸导刊》2010,(12):28-28,36
一、我国贸易救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一)贸易救济法律制度建设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该法首次从宏观上对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法律制度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使我国贸易救济立法与国际正式接轨。  相似文献   

2.
我国贸易救济措施实施情况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维护公平贸易环境,保护国内的产业安全,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运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至今已进行了40余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近10年来,我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取得了一些基本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贸易救济法律制度,正确有效地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WTO制定贸易救济规则的目的在于维护国际贸易公平和正常的国际竞争秩序。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这三大贸易救济措施是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各国用来保护自己的一个合法工具,它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中国入世后过渡期的当务之急是要遵循和利用WTO规则来完善和加强我国的贸易救济体系以应对国外产品对我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冲击。而当前中国的贸易救济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所以要借鉴世贸组织的贸易救济规则主要是从法律体系、组织体系、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三方面来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中国的贸易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有效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化解国国际贸易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必然增多,这是规律。对此,我们既要有平常心,又要有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的决心和信心。随着对贸易摩擦认识的加深,处理贸易摩擦能力的提高,我们认识到有效运用贸易救济措施是妥善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让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变被动为主动,增加谈判和讨价还价的筹码。健全我国贸易救济措施法律制度.保护国内产业要保证我们成功运用贸易救济措施,首先必须解决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依据问题,并且通过法律规范使之制度化、法制化。经过几年的制度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贸易救济措施法律制度。就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一直是国外贸易救济调查的最大受害国。从劳动密集型的玩具和服装等产品到资源型的冶金产品,从一般的工业原料再到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多具有出口优势的中国产品遭遇国外贸易保护措施。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国外对华共启动2起贸易救济案件,涉及纺织、化工、建材、金属制品工业、轻工、冶金和造纸7个行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贸易救济制度的建立、实践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我国贸易救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较为成熟、从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到自成体系的逐步发展过程,具有起步晚、起点  相似文献   

7.
从2006年铜版纸双反案作为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的开端,到现今美国将双反作为贸易保护手段的新趋势,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形式开始由反倾销争端为主转为反倾销反补贴并行。基于"美对华双反案"有关中国四种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WTO磋商案涉及的法律问题的评析,提出双反措施存在双重救济问题,并分析双重救济的违法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应对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远 《财贸经济》2007,(8):76-81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方式。它也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所遭遇到的最严重的贸易壁垒。本文从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法律制度约束的角度,对于当代技术性贸易壁进行法律分析,并提出中国应对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共利益"问题是进口国在更广泛的视野下权衡其贸易救济措施所衍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以反倾销措施为重点,从贸易救济措施的经济效应分析出发,研究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救济制度中考量"公共利益"的立法与实践,剖析"公共利益"问题在WTO多边贸易框架下的发展与趋势,并在"公共利益"考量方面对完善我国贸易救济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WTO体制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将全面拉开,考虑到WTO贸易救济制度对各成员国的要求及我国贸易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立法,扩大行政赔偿的范围,将国际贸易行政侵权损害纳入行政赔偿的范围,完善WTO体制下的国际贸易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陈立鹏 《大经贸》2006,(3):53-55
且说贸易摩擦,本来不是一个法律术语,也不太引人注意。然而自从“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赫然写进执政党的文件以后,就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关键词”,用于形容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所遭遇的国外贸易壁垒。既是摩擦当然有双方,中国产品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关税领土,导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主管当局采取贸易救济或贸易保护措施,从而引起中国相关机构或组织的反制。当然中国也对进口产品采取一些贸易救济措施,但我们当前提及的“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多理解为前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以其独有的特点在美国贸易救济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发达国家或组织,如欧盟、加拿大、日本和韩国,都已然建立了符合其国情的贸易调整援助体系,墨西哥、印度、阿根廷和南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类似的制度。我国作为贸易进出口大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立法建设都已为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国际贸易法的建设以及中国的对外贸易救济形势,分析我国建立贸易援助体系是否恰当并应然可行是本文的主要看点。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中国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国外对华启动贸易救济调查83起,同比下降30.3%,表明中国货物出口总体环境得到改善。但贸易救济调查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和特征值得深思。文章拟从贸易救济调查方式结构、启动方结构、涉案产品结构及典型案例等角度对2010年国外对华启动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进行综合评述,为中国更好地应对国外贸易救济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贸易救济措施可能会将外国企业的合理竞争排除在国内市场之外,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减少。在加拿大贸易救济制度中,有一项独立的公共利益调查程序。公共利益调查中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竞争问题。从1984年加拿大《特别进口措施法》颁布至今,加拿大共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61起,其中只有13个案件涉及竞争问题,因竞争问题而最终减征或免征贸易救济税的案件更少。在加拿大对华贸易救济调查中,只有一个案件提起了公共利益调查申请,但在开始阶段便被国际贸易法庭拒绝了,没能进入实质调查阶段。这一结果反映了加拿大贸易救济制度中考虑竞争问题的例外性。  相似文献   

15.
黄蒂娟  吴晓蕾 《大经贸》2009,(10):35-37
从长远考虑,中国要修改现行的贸易规则是势在必行。而防止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好办法就是出口市场多元化。即不要都集中出口到某一个国家,这等于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面,很容易血本无归。国际贸易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在这方面,中国做得还不够。  相似文献   

16.
邓芳 《商场现代化》2007,(15):17-19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美国在对华实施贸易救济中其贸易救济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贸易救济制度非常完善和具有典型意义,值得我们研究以及思考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10年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2020年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连续10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之一,中国与东盟各国商事法律合作存在的语言文化、法律差异、市场需求、商事纠纷救济等方面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华光伏太阳能"双反"案反映了美国政府(商务部)的裁决准则和贸易政策的新近变化。该案中涉及的调查范围、替代国选择、单独税率、双重救济等法律问题颇具代表性,并且对今后的"双反"案件具有很强的指示效应。目前,对中国企业实施"双反"调查是主要贸易伙伴的常用救济方式,通过本案的考察,再次证明企业积极应诉和内部治理在贸易救济中的作用。本案中的启示也为相关企业今后应对贸易救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华光伏太阳能"双反"案反映了美国政府(商务部)的裁决准则和贸易政策的新近变化。该案中涉及的调查范围、替代国选择、单独税率、双重救济等法律问题颇具代表性,并且对今后的"双反"案件具有很强的指示效应。目前,对中国企业实施"双反"调查是主要贸易伙伴的常用救济方式,通过本案的考察,再次证明企业积极应诉和内部治理在贸易救济中的作用。本案中的启示也为相关企业今后应对贸易救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业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农业贸易面临的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在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背景下,稳定农业贸易投资和维护农业产业安全是当前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与美韩等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应对进口冲击的贸易救济措施相对单一,尚未建立系统的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新发展阶段,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要求,应搭建中国特色的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框架体系,拓展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对象和范围,采取“技术援助为主、资金援助为辅”的农业贸易调整援助方式,并加强对相关制度的信息公开和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