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影响到整个美国经济,而且波及全球,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文章在阐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采用幂函数这一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次贷危机时期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进行了静态拟合实证分析以及多个时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债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实际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世界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发生后,为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利率,美联储大量购入本国长期国债,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降到较低水平.2010年9月6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91%,创下60年来新低.2011年8月标普下调美国国债评级引发国际社会对于投资美债安全性的担忧.在美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和安全性饱受质疑之时,中国政府却大量增持,于2008年9月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美债的最大持有国并保持至今.  相似文献   

3.
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要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基准利率是关键所在。而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因此本文将利用国外成熟的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CIR模型)来研究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并通过Matlab优化工具箱以及合成数据模型,利用银行间国债市场数据对CIR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程序拟合得出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最后将其应用到我国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定价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特征、拟合与预测方法以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和梳理近年来我国关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文献。总结现有研究结论之后,本文对未来关于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进行展望,认为可以从突破创新拟合与预测方法以及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对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两方面入手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完善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2月份显现,3月份初次爆发,此后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周边市场和全球经济的波及程度也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次金融危机给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应采取的一些政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与政府高赤字债务危机的双重背景下,国债供求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问题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中国银行间国债市场数据对含有国债供求因素的优先偏好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国债供给的变化并不敏感;而反映国债需求的变量不仅与各关键期限国债利率明显负相关,而且对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因子、斜率因子和曲度因子也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以及一些列连锁事件的分析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美国和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及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2007年春季至今,源于美国次贷风波的金融危机在经历流动性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利率市场危机和美元地位危机4个阶段后,迅速演变成一场国际性的金融海啸,给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并由此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危机已从局部蔓延至全球,从金融领域侵袭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9.
2002年2月25日是本次降息后的首个交易日。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究竟如何变动,一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一般而言,如果利率下调,则债券利率的期限结构曲线将出现整体向下的移动,但由于利率下调的结构性特点以及由此造成的市场对未来利率变动预期的微妙变化等方面原因,对于不同期限和不同定价方式的债券。其收益率下降的幅度和随后的变动方向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别。从债券市场的实际走势看,截至3月15日收盘,短期固定利率债券和浮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害。银行联合信息网和开富网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经济热点分析报告——次贷危机进入高潮,中国银行业敲响警钟》显示,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席卷全球,危机在2007年8月上旬达到高潮,迫使欧洲央行、美联储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央行多次注入资金以挽救金融市场。到目前为止,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还未见底,相反,由次贷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进一步向金融市场蔓延、向实体经济辐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5)
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以2014年11月22日央行降息为契机分析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利率的变动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根据利率变动所引起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得出不同到期期限的国债具有不同的收益率,通常情况下是到期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这是对风险的补偿,但是也会存在一些翻转的收益率曲线,即到期期限越长,收益率越低;到期期限越短,收益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发生开始便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随后短短日子里,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给全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影响。时至今日,金融危机依然在蔓延和扩散,有的经济学家预言2011年,会再次出现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再度探底。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还在继续,我们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依然十分是有价值和必要。鉴于此,本文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美国次贷危机“蝴蝶效应”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邦基金利率上升,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和资产证券化的繁荣等多重因素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进而波及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全球经济下滑。从次贷危机爆发的背景开始,解释了其发展演化的"蝴蝶效应",阐述了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演变到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正在加深和蔓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蔬菜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备受打击。本文以中国蔬菜之乡之称的寿光为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影响以及应对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随后逐渐蔓延演变成世界性的金融海啸,牵连全球几乎所有的金融市场、产品和机构,许多国家的经济因此陷入衰退.次级贷款危机作为本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次贷危机的发展、影响及产生根源,指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如何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以避免类似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是自2007年以来暴露出来的最典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令美国经济出现险情,而且还波及全球,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次贷危机正向具有相关借贷业务的信用卡领域蔓延,美国经济未来将面临信用卡危机的挑战,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在次贷危机中再次凸显出来.文章首先阐述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又探讨了危机对美国信用卡行业的冲击性影响及其产生原因,并从其中得到了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被视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席卷全球,给全球实体经济以重创。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风险,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房地产市场的共性。同时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处于发展阶段,且存在其特殊性,针对当前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三季度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进一步恶化。为了解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影响,最近,笔者试以某市为例进行了相关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已出现外贸出口滞涨、外资流入放缓、流出增加、外债提前偿还、境外投资受阻等情形,危机对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构建回归方程的方法,针对上一轮经济周期中的升息期和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降息期,实证研究了央票发行利率与央票市场利率间双向关系的周内效应.结果表明.在经济正常波动时期,央票发行利率并未直接引导市场利率,而是借由市场预期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央票发行利率的公布不对市场利率造成影响;在金融危机时期,央行货币政策出乎市场预期,央票发行利率直接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因此,金融危机时期与经济正常波动时期央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途径和效果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美国房价的持续下跌和房贷违约率的上升引起的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继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这场危机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西方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形成很大冲击。因此,美国发起了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救市。本文主要分析了次贷危机的原因,政府是否该救市以及救市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