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进入第五轮产业转移阶段,以"一带一路"为依托,中国西部地区通过开放、优惠的引资政策,吸引FDI向西部地区集聚。分析了西部地区承载产业转移的地域优势和成本优势,从产业规模、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描述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选择承接产业、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园区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12日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给马鞍山带来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看到产业转移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要看到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要理性思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承接产业转移的盲目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主动地、有选择性地承接转移产业,使承接的转移产业成为马鞍山地方经济发展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周邢  刘湘钰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113-114
2010年新年伊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规划》赋予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等经济领域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并将安徽定位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规划》表明皖江及安徽板块在国家经济战略中获得重大的地位提升,其所带来的政策倾斜,项目扶持和资金注入等将为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政策的出台,作为湖南"南大门"的郴州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就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推进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窦友民 《现代商业》2013,(17):142-14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为安徽芜湖县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安徽芜湖县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文章通过分析芜湖县承接产业转移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竞争环境,对芜湖县招商引资的对策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纷纷向外转移大趋势下,基于黑龙江省承接产业转移SWOT分析显示,黑龙江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机遇作用较强,但劣势因素和外部威胁仍是较大障碍。我们可采取S-O-W策略,即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弥补劣势来承接产业转移。具体策略有:保持成本优势,提升资源质量,大力开展人才保留和引进计划,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从而获得长期稳定优势;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分产业转移“市场”,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使产业慕名而来,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承接产业转移,降低环境污染威胁等。  相似文献   

7.
孙巧 《中国市场》2011,(36):22-24,28
目前处于我国产业高梯度的东部地区向产业低梯度的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河南作为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人口大省,正面临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文章结合目前河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对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承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向安徽的转移呈现加速态势。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从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入手,对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潜在优势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受佥融危机、全球性的产业转移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中国国内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着新的调整和选择,给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疆加工贸易应立足于现实,发挥本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和培养高素最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移是生产资源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转移的动态过程,是实现产业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积极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河南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考察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宏观、区域、产业和企业角度提出对策,为政府制定、调整有关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谭本基 《市场论坛》2007,(10):18-20
承接产业转移是广西、也是我们南宁市的一项基本政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文章从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出发,阐明了南宁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条件、优势,分析和归纳了目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几种模式以及承接注意的问题,最后认为作为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要用创新引领。  相似文献   

12.
冀源溪  李锦宏 《商》2012,(10):176-176
承接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使西部更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本文使用了SWOT分析法,分析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抓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目前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承接产业是加快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明确承接重点、科学选择承接产业是广西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产业区域聚集指数分析得出东部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得出广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最后根据广西产业资源特征和承接条件,在多重政策视阈下,确定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八大重点行业,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徽作为长三角最紧密的腹地和迈向中西部的桥头堡,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劳动力、资源和政策优势。本文分析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探讨安微承接产业转移应采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理性对待产业转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新年伊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规划》赋予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等经济领域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并将安徽定位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规划》表明皖江及安徽板块在国家经济战略中获得重大的地位提升,其所带来的政策倾斜,项目扶持和资金注入等将为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浅析皖江城市带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周雄 《市场论坛》2008,(4):18-20
梧州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很好的地缘优势。文章就如何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梧州市等桂东地区要率先建成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的要求,分析了当前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梧州市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十二五"这一关键时期,区域经济面临转型和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存在升级和迁转,安徽承接长三角部分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选择。但是产业承接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污染问题,再者安徽省的环境规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如何加强环境规制以促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是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河南省面临我国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要机遇。文章在阐述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基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