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微博营销的病毒特征及应用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映莲 《商业时代》2011,(33):38-39
随着微博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微博营销受到企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用户对微博的关注传递信息以达到营销的目的。本文对微博营销和病毒营销进行了分析,指出微博营销既是网络营销的一种模式,同时又是病毒营销的具体体现,因为微博营销在信息内容、传播速度、传播方式、传播成本、人际影响和信息源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病毒化特征,并提出更好地利用微博营销的病毒特征提高营销效果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微博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人们在微博中建立了庞大的社交关系网。随着微博优势不断的显现,其缺点也不断暴露:广告的泛滥,虚假用户的不断滋生使得微博的可信度不断降低。文章通过对新浪微博用户数据特征进行分析,从用户特征权重的角度结合数据挖掘中常用的决策树算法,规则算法和Apriori算法进行结果比对,从而得出判断新浪微博用户真实性的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通过抽样分析来对微博中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明星用户之间和普通用户之间的网络密度分析、中心性分析和距离分析来了解微博用户的群体特征。重点讨论了微博用户之间所存在的社交关系以及信息是如何在这样的社交关系中进行传播的。  相似文献   

4.
张昕竹  占佳  马源 《财贸经济》2016,(8):144-160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很多产业具有基于免费模式的双边市场特征,这给基于传统价格理论和单边市场逻辑的反垄断经济分析,特别是SSNIP的使用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也使奇虎360/腾讯案的反垄断审查和判决充满了争议.本文采用结构计量方法,利用相关优化条件和Lerner指数构造需求弹性结构方程,并设定嵌套选择模型代表不同即时通讯和微博产品的替代关系.我们利用艾瑞互联网产品用户使用数据进行了实证估计,得到了即时通讯和微博产品的自弹性、交叉弹性和转移率等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即时通讯产品与微博产品不在同一相关市场内,从而为本案的法院判决提供了关键证据.本文为免费产品和(或)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需求替代分析和相关市场界定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分析框架,同时也证明了SSNIP方法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操奕 《消费导刊》2014,(7):152-152
微博用户是企业微博的实际参与者,研究微博用户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企业做好微博营销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官方微博平台展示的内容,了解用户参与微博的行为特征探析用户行为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为:微博属性、微博传播群体、微博表达方式。微博属性、微博传播群体、微博表达方式是企业微博平台展示的主要内容,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平台策略,不仅能增加用户参与企业微博的可能性,还能增加用户对企业的兴趣,从而达到二次传播的目的,发掘潜在客户群。  相似文献   

6.
魏志惠 《商》2013,(2):145-145
文章采集新浪微博上有关"甘肃庆阳校车"这一突发事件的微博数据,根据数据中粉丝数、关注数和博文数的特点来分别分析用户特征,并按照地域的不同分类分析用户特征。结果发现,低活跃度、低影响力和获取信息范围小的用户都对突发事件进行了积极的发言。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微博舆情已经为了当今社会社会一种主要的舆情方式,伴随微博用户的递增对社会的影响力也逐步的在增强。本文通过对微博舆情产生的特征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从打造官方微博规范微博制度严控微博推手这几点出发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龙琼  袁尉恒 《商业时代》2013,(24):32-33
企业如何有效地利用微博开展互动营销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借助用户行为消费模型SICAS,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指出企业微博进行营销活动的核心驱动是基于连接的对话,重点在于如何让用户产生兴趣与互动,以期为企业利用微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各类微博工具迅速崛起,微博用户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细分网络市场,其世界观、信息取向有别于传统的网络用户。本次调查主要以“星巴克中国”新浪官方微博为例,从消费者行为等学科角度对新浪微博中企业微博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其中的消费者行为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以便为其他企业微博改进其微博营销策略,更有效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企业如何有效地利用微博这一网络工具开展互动营销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将借助用户行为消费模型SICAS,并结合实际中的案例分析,指出基于连接的对话将是企业微博进行营销活动的核心驱动,重点在于如何让用户产生兴趣并互动,可为企业利用微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诗霁 《商》2013,(6):49-49,47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的作用已经不容小觑。随着微博在企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企业的文化建设及公关活动的策划与开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本文在分析微博的发展及其特征之后,就微博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分析微博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其在企业公关活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当前微博已成为网民互相传播和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平台。随着微博用户数据的急剧增长,海量的数据使用户无法获取其感兴趣的信息,如何向用户进行更精准、高效的个性化推荐,是微博取得效果的关键。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算法,它的基础是用户对项目的评分数据,而微博用户对其关注对象进行直接评分,从微博用户行为如"@提醒"、"转发"、"评论"等推进,可以更好地发挥微博精准推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陈安东  陶勇  韩鑫 《江苏商论》2014,(1):26-27,40
许多企业在利用微博传播品牌信息、与消费者互动、提供客户服务等活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未能与用户保持良好的品牌关系。本文依据品牌社群理论,从消费者感知视角,研究微博互动的社群特征,构建了微博互动感知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微博互动感知的社群特征包括微博满意感、微博认同感和微博归属感三个方面。并且微博互动感知分别会对品牌关系结构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微博时代的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以来,微博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并已发展成为媒体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诺基亚、凡客等品牌产品通过微博获得了不同凡响的营销效果,更多的企业也开始利用微博实现产品与用户的互动,扩大品牌知名度。因此,如何利用微博开展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在对微博现状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微博营销的优势所在,从而提出企业利用微博进行品牌营销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基于Web2.0技术的互动产品,微博为企业与用户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的平台。本文以“新浪微博”平台为研究样本,深入研究了企业微博用户发布微博的行为特征以及微博内容形式与内容分类的特征,同时考察了其他用户对企业微博的评论和转发行为。  相似文献   

16.
俞坤  金永生 《消费导刊》2011,(13):111-112
名人微博的传播优势与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使得其商业价值逐渐凸显。为了更有效的充分发挥名人微博这一自媒体的价值,利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微博的盈利模式优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名人微博传播特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植入式广告的名人微博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嘉琦  赖泽霖 《电子商务》2013,(9):47-48,71
本文以国内微博的迅猛发展为研究背景,以东莞市千羽寿司店为例,在介绍该店微博营销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该企业缺乏微博营销的整体性战略安排、微博营销形式单一、未对微博用户进行细分、购买转化率低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微博用户进行细分、建立微博圈、培养核心粉丝、利用微博平台的功能增加信息的可控性等措施,以期为餐饮业企业微博营销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自2009年以来最火的网络平台,以超越大众可以想象的速度,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庞大用户量并且用户可以自如地分享、传播和获取信息的大"社区"。基于微博平台便捷、草根、背对脸、原创的平台特性,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具有非常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微博效应,微博营销就是其中之一。微博营销,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微博的特性来达到产品倾销的目的。但是,微博营销不同于市场营销,有其独特的独到之处。本文将研究微博的相关理论,分析相对成功的品牌微博营销案例,思考品牌微博营销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馥泽 《商》2015,(3):185-186
本文采用元胞自动机理论进行政务微博危机信息扩散的研究,设计了政务微博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定义用户倾向度、用户受领域影响程度以及用户转发意愿,设计了符合政务微博的元胞演化规则。并进一步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通过对比真实数据,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讨论不同消息质量对危机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微博信息传播和组织能力的突显,“网络水军”这一新兴职业悄然而生。网络水军能够推广消费产品,制造热点话题、为了商业利益恶意诋毁、网络刷票、服务某些政治团体、微博粉丝买卖等。背后都暗藏着网络公关公司或利益团体的精心最划。针对网络水军,本文分析了网络水军的主要特征并且利用微博第三方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爬取微博数据,利用网络爬虫在微博网页上爬取关键信息,然后对爬取的微博信息进行“网络水军用户”的分类模型的建立,并验证此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