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城市低保工作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低保对象收入核定难问题 我国现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实行差额保障,而差额保障最主要的问题是核准低收入家庭的现有收入。但由于我国目前就业内涵界定不清、外出打工范围扩大、管理不规范,加之个人消费信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在核实申请低保待遇对象的家庭财产和收入上难度很大。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集中在认为有一些低保边缘户纳入了低保网中,或者有一些生活还比较宽余的人被纳入了低保网中,而一些生活相对更困难的人群却游离在低保覆盖网之外。  相似文献   

2.
城镇低保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未完全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其原因:1、基层对政策的不明确认识;2、缺少合理易行的工作程序;3、没有完备的个人经济情况核查系统;4、未建立专业队伍;5、有重低保、轻救济现象;6、缺少能进能出的政策。针对于此,笔者提出了务实各项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观点     
窦玉沛 低保发挥社会托底功能 低保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需要统筹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保与医疗、教育、住房等救助制度的衔接,形成坡度救助格局;需要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制度:需要合理确定和调整低保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需要拾遗补缺,研究论证临时救助、重特火疾病医疗救助等制度框架,逐步探索建立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福利补贴和重点保障制度,实现托底性民生保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社科院城市问题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该市接受调查的303位低保未就业人员中,有6.1%表示“无论什么工作都不感兴趣”。84.3%的低保人员表示希望找到一份工作,但只有72.2%的人最近一年内曾经找过工作,这表明有些人并没有把就业愿望转化为实际行动。北京社科院齐心博士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一是低保潜在利益大,就业对低保人员的吸引力不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市与低保资格挂钩的福利政策有25项,而如果低保人员选择工作的话,其收益有可能只相当于低保收益的75%左右。另一重要原因是在很多救助待遇上,有无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标准相同。据介绍,北京市已开始采取低保分类救助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有劳动能力的城镇低保居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城市中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率低,倾向于隐形就业,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不退保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为有劳动力的低保对象提供就业指导,努力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变失业救济为求职津贴等措施来提高就业率,保证国家救助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2003年的城市低保取得重大发展以后,开始逐步推动农村低保的推广和建设.至2007年,已基本完成农村低保的全面覆盖,这对于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有了极大的保障,济贫效果明显,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公平并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是在政策推广中,仍然有较大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突破和完善,本文将对农村低保现存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崔璨 《乡镇论坛》2014,(4):26-26
“以前谁家‘吃低保’.什么原因‘吃’,领多少钱,我们都不清楚。现在实行低保长期公示.大家看得一清二楚,有问题随时能反映。这样的办法管用。大家心里服气。”山东省平阴县洪范池镇民政办公室主任周利山说.设立低保长期公示栏以来,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8.
为切实掌握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中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低保工作,民政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农村低保百村调查”活动,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切实掌握实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低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亟须采取措施解决建立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低保对象确定方法、建立以制度保障为主、临时救助为辅的科学救助方式、应尽早解决农村低保工作队伍和能力建设等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曾红 《现代审计》2011,(2):37-38
一、基层“城市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在对“城市低保资金审计中发现.此项资金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低保未就业人员求职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心 《城市问题》2007,(7):71-75
当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者的比重日益提高.运用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若干经济、社会和心理(文化)因素对低保未就业者的求职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贫穷文化和社会资本对求职意愿、家庭规模对求职行为的影响作用具有统计显著性,工作与低保的比较效益以及就业援助则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文杰 《北京财会》2003,(12):10-13
低保制度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支柱之一。北京市自1996年以来,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城乡居民低保制度,对于保证首都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低保政策不够衔接、制度不够完善、保障标准和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当前开展对北京市低保工作改革思路的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0年3月至4月,江西省审计厅对10个县(市、区)政府管理的2009年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各地低保人数占非农人口比例相差悬殊;各地政府制定的低保标准差距大;  相似文献   

13.
刘杰 《湖北审计》2011,(6):39-39
低保资金审计具有点多、面广、资金规模小、低保人群为特定的弱势群体等特点。通过开展低保家庭的入户调查工作,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政策诉求.让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而且能够发现低保主管部门履职不到位,相关政策未兑现,甚至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审计》2008,(3):18-18
一、农村低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期,审计发现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未做到应保尽保。享受农村低保的特困户只占总额2/3.还有1/3的特困户未享受到政策扶持,扶贫辐射力度有限。  相似文献   

15.
低保是国家保证低收入弱势家庭生存的一项保障政策,是困难群体的养命钱、活命钱、救命钱。然而,由于执行不力,这一政策在现实中出现了偏差。开着车领低保的现象有之,把低保当做人情送给有关系有后台者有之,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称农村低保),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农村安定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总结农村低保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阜新市煤炭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调查的数据,对煤炭企业下岗职工中低保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再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阜新市特点提出解决煤炭企业下岗职工中低保人员再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即政府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促进煤炭企业下岗职工低保人员创业;加强对低保人员的就业培训;建立低保保留机制,促进其外出打工。希望通过这些政策促进这一群体的再就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头10年过去了。在这10年中,中国经济平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免除了农民的“两税”,增加了对农民的直补和投入,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和低保,并开始了农村养老保障的试点;在城市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完善低保体系,建立老人、儿童、学生、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提高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标准;许多城市也开始了保障房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媒体视点     
《中外企业文化》2006,(9):91-91
高管责任险不该成应景之作;交强险过渡期凸显制度盲区;车险合同 应因地制宜;引入“全民低保”要慎之又慎[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住房保障》2004,(2):29-31
1999年以来,长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在解决部分低保家庭住房问题的实践中,重点解决了建立健全低保家庭住房档案,确认低保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资格和审批程序,建立序列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