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执 《乡镇论坛》2009,(33):22-22
下班回来我照例打开信箱拿报纸,突然报纸堆里掉出一封信,是老家来的!自从母亲再婚后我就很少回乡下老家了,每年只接母亲到城里住十天八天.回去接母亲我也只到村子附近的小镇,母亲提前到小镇等我。我不能接受继父,不想见到那个又老又黑的男人,尽管他曾做过几年代课老师,在山村属于有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2.
我的2012年     
6月底的一天,我如常走入老板的办公室。 Mr陈平静地问我:作为集团的副总裁你分管物业管理业务已经好多年了,而社区商务是集团新的业务,换个分管的领域如何?我同样平静地回答:好!于是这一天.成了我2012年的分水岭。(这样的对话场景在长城物业司空见惯。资深的职业经理都深谙一个道理:我是长城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老板深思熟虑过后找你的谈话不过是个形式,正确的答案永远只能是YES。)  相似文献   

3.
一、审计文化要突出理想信念 审计是一种监督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得罪人”的活。有人说审计就是在挑“刺”.所以走到哪里.都不逗人喜欢。然而审计工作就是要揭示存在的问题,这是审计工作本质决定了的。干上了审计工作,就要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了增强审计人的理想信念.我局认真开展了“我骄傲!我是邻水审计人”,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也茫然过,一直在检讨:行业里边最好的设备我买了。最顶级的高手我也请来了,为什么就是搞不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才醒悟:所有的投资其实就是投人.所有的问题都是人出了问题。我由此研究出结论:技术人员可以空降,高管不可以空降!  相似文献   

5.
吴仕逵 《英才》2007,(6):126-127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我们都走不出童年,更走不出故乡的影子。人生是一粒种子,种在哪儿,就会长成什么样。商业巨头一生的行状印证了一句中国的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相似文献   

6.
奔跑的灯     
我的老家在冀中大平原上的一个普通乡村,我的童年是伴着煤油灯长大的当时,房屋都还是土坯房,多数人家是在两间房屋的隔墙上挖一个洞当做灯台,在外间屋的一面糊一张比较透亮的纸或钉上一块玻璃,这样一盏油灯可同时照两间屋每天,我的娘亲就是在这如豆的油灯下烧火做饭、缝补衣衫,为一家人的生活日夜操劳,  相似文献   

7.
父亲十周年忌日那天,我携妻子回到乡下老家,时值中午。年迈的母亲正在机井边上往水缸里抽水,她见到我们走进院门喜出望外,赶忙扳下电闸,把我们领进堂屋,拧开吊扇开关,说:“看你们,脸都热红了,快扇扇。”而后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块冰砣般的猪肉,去厨房给我们做饭。  相似文献   

8.
种子的表白     
我叫种子 ,自古以来 ,我就是农民的朋友 ,人们对我十分珍惜 ,我非常感激。我现在十分忧愁 ,因为我收到不少报来的丧信 :我的有些兄弟被人装在塑料袋里保存而闷死 ,被放在水泥地上暴晒而烫死 ,被关在缸里不透气而憋死。我是一粒种子 ,虽然暂时停止生长 ,但生命仍然是有的 ,我们要呼吸 ,你们是不知道的 ,我一旦与空气隔绝 ,那就会窒息而死。正因为这样 ,请你们收贮我们的时候 ,千万不能把我们捆扎在塑料袋里 ,可放在布袋、麻袋里 ,放在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 ,使我们能够自由自在地呼吸空气。我知道 ,你们为了防止虫蛀、受潮、变质 ,把我们放在太…  相似文献   

9.
种子的力量     
孙铭训 《经营者》2013,(1):225-226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像一粒种子,种到哪里就在哪里生长、发芽、开花2012年10月,我跟随上海汽车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丈量边关"之旅,旅程的最后一天,在广西凭祥市的法卡山烈士陵园,一位参加过对越作战的老兵陈述了他对幸福的认识一"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老兵讲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位叫骆有德的农民父亲洗尸洗到自己儿子的感人故事,并号召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做自己的英雄。尽管这其中植入了荣威W5"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的商业用意,但两者因诉诸情感结合得非常妥帖,我甚至甘之如  相似文献   

10.
尚希 《经营者》2008,(6):86-87
21克,也许是一个铜板的重量、一只蜂鸟的重量、一块巧克力的重量……也许.就是一个人灵魂的重量。这是电影《21克》告诉我们的道理。但心灵的重量是多少?阿莫说就在这一个个空的瓶子里.刚好装满了一个瓶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1.
就像一粒成熟的种子.随风飘荡,落在冥冥中的命运中注定飘到贫瘠的石缝里,也要艰难地生长,飘到荒凉的沙地上,也要拼命地拨高;少数的那些落到肥沃松软的土地上,阳光充足,雨水充满.它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生长。人的出身也一样,没有任何权力,没有任何选择.似乎一切都是命运注定。  相似文献   

12.
老范     
季宇 《河北企业》2006,(9):68-73
认识老范是1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松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头天上任,来省城接我‘的就是老范.他是受县委宋书记和刘县长的委托专程来接我的。老范当时的职务是县办副主任。初次见面.他就给我留下了很热情的印象,这从他满脸的笑容、热烈的话语以及握手的力度和姿势上就能感觉出来。老范长得很壮实,四方脸,浓黑眉毛,五官的尺寸一律大号,有棱有角地刻在脸上,看上去就是一个标准的北方汉子。他的手也很大很厚.而且湿乎乎的。当时他就是用那双湿乎乎的又大又厚的手巴掌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使劲地摇晃着,嘴里一口一个“李书记”地叫,叫得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挂职前在省报新闻部任主任.全省各地到处跑,松县当然也去过,而且好几任书记和县长都陪我吃过饭,但老范还是第一次见到。据老范说。他先前一直在乡镇工作,去年调到县上。尽管是第一次见面.老范却是自来熟,和我没一点生疏的感觉,一路上总能找到话题,喋喋不休.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从谈话中我还惊讶地发现。他对我的情况一点也不陌生。他说李书记啊。我对你可是仰慕已久,早就知道您是省报的大笔杆子。我说哪里,哪里,不敢当,不敢当啊。嘴上谦虚着,心想这不过是客套话而已,可没想到老范接下去却具体谈起我写过的文章。如某篇某篇发在某报某刊,某篇某篇又被某报某刊转载,甚至有的文章发在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版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还一再提到我写过的一篇关于全省抗洪救灾的通讯。这篇通讯载于《人民日报》,后来还获了全国新闻奖,是我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13.
在《士兵突击》里王宝强扮演的许三多曾说过: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我喜欢他这句话,一直牢记。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我还是那个热爱生活、不服输的年轻人。,从小我的心愿就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强大的人,让父母以我为荣,让亲戚朋友对我刮目相看,让领导、同事对我认可与称赞。所以我刻意不给自己舒服日子过。  相似文献   

14.
阿陈 《中外企业家》2003,(11):38-39
提起顶新集团,很多人会一头雾水,但如果说到“康师傅”,则是家喻户晓——这不就是那方便面吗?在中国的食品市场上,“康师傅”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知名品牌了。 来自台湾的顶新集团的标志是一粒刚刚萌发出两片幼芽的种子。这粒种子在祖国内地广阔市场的土壤里吸取养分,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最终从台湾的一个家庭作坊式、名不见经传的食用油加工厂,发展为海峡两岸鼎鼎有名的食品企  相似文献   

15.
<正> 在爱的纯真或虚伪中,钱竟然成了一尊两面神,失去的悲哀与愤怒相交织,商海里命运又如此多舛,但人就此沉沦么?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穷困的农民家庭,时至今日,我仍清晰地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没有钱购买当时零售价7分钱一个的小作业本,就把作业做在一块磨得溜光的沙石板上,母亲特意为我准备了一个洗碗瓜,好让我随时可以把不要的板面擦干净。就这样一块石板,我或用水洗或用瓜擦,写字时用的是村头小河边的白泥巴做成的粉笔,一用就是三年。我家境不好,发奋读书,大学毕业后,我和青梅竹马的恋人黎燕一起被分回了老家大凉山教书,工作的热情很快  相似文献   

16.
<正> 提起顶新集团,很多人会一头雾水,但如果说到“康师傅”,则是家喻户晓——不就是方便面吗?在中国的食品市场上,“康师傅”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知名品牌了。 顶新集团的标志是一粒刚刚萌发出两片幼芽的种子。正如种子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一样,来自台湾的顶新集团这粒种子在祖国内地广阔市场的土壤里吸取养分,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8,(5):88-88
有一些事情总会悄悄的发生,像深夜里独自一个人安静的欲望,悄悄地萌芽。抬起头来。那个叫做《杰克和豆梗》的童话故事是这么说的,一粒遗落在地板缝隙里的黄豆在安静的月光之下静静发芽,试探性地探出头来,伸出第一片叶子.再试探性地伸出另一片叶子。之后会有片刻的停顿。如果这时候有一点细微的声音,它会倏地缩回到地板之下。依然还原成一粒普通的豆子。  相似文献   

18.
晓枫 《企业文化》2006,(2):72-73
费孝通解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不是一捆捆的柴.而是如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澈起圈圈涟漪,离落水点最近的那一圈就是血缘关系.其次的一圈就是姻缘关系.再下面就是地缘关系等等.不断扩大极播开来。这就是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论,很形象地揭示了中国是一个以亲情关系为纽带的圈子社会、熟悉社会。  相似文献   

19.
老家的风景     
过往的岁月往往只留下一些碎片式的记忆,但在这些碎片里,有些却是永生难忘.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忘,当我们回溯往事时,我们就会经历一次精神之旅,让我们变得不再孤独和忧伤.这或许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之一. 在我的记忆里,让我终身都不能忘记的是老家的风景.无论我走向哪里,无论我是处于清醒和睡梦之中,也无论我愿意还是不愿意,它们总会闯进我的意识里来.  相似文献   

20.
木子 《审计月刊》2004,(5):56-56
星期天,我和爱人带着儿子一起驱车回乡下看望父亲。看着路两旁春意盎然的绿树和盛开的小野花,禁不住打开了车窗,一股淡淡的花香伴着一阵阵微风拂面而来,使我悠然想起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在这个季节应该又是槐花飘香的时候了……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贫穷的小村里度过,在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每到槐花飘香时,我就吆喝村里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