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讨厌数学,这题我不会做!”这话您听着耳熟吗?许多孩子对数学都有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其原因各异。所幸的是,大多数家长都愿帮助自己的孩子克服这种情绪。大部分数学好的学生总是同父母一起解决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他们的父母也总是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诸如:配置菜谱、丈量新床单的面积、计划一些家庭收支等等。关键还要看您怎样让孩子做这些事情。要让孩子在于中学,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学好数学。您不妨试一试这些方法,在具体的生活中教孩子学数学:.送给孩于一只手表。带手表的孩子时间概念很强,原因极为简…  相似文献   

2.
这些城市的市民本来就己经很富足了.他们的孩子上学还要由政府买单.而同样为这些城市流血流汗做着贡献的农民工.拿着有限的几个钱.却要为自已子女的教育付出昂贵的费用。只给有钱人或者有权人带来实际好处的改革,都将是不成功的改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本该属于他们的是自由.欢乐。但是.在山西省祁县的某些玻璃厂里,却有这样一群忙碌的孩子。火热的电炉成型车间,在炉口熊熊火焰的映照下.他们摇晃着瘦弱的身体.吃力地挥舞着铁托架,小心翼翼端着滚烫的玻璃器皿.穿梭在团团火光间.挥汗如雨。  相似文献   

4.
孟广宇  邓红 《活力》2006,(10):53-53
一、被访农民工家庭的生活现状 1.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生活模式是大多数农民工生活方式,在50个被访者中有44人是自己一家单独居住,这和整个社会的家庭结构相一致,核心家庭为这些农民工带来的是,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决策的自由,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在什么地方居住,但是这种家庭模式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其中之一就是孩子的就学问题,由于孩子必须随父母一起生活,就迫使这些家庭的孩子像候鸟一样随同父母迁徙,他们的学习状态非常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定格     
《中国总会计师》2013,(5):17-17
汶川罗汉娃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五周年纪念日.什邡市108个“罗汉娃”汇集到他们的出生地过生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什邡市妇幼保健院被震成危房.相邻的千年古刹罗汉寺成了临时的妇产医院。两个多月里.罗汉寺先后出生108个孩子,这些孩子被人们称为”罗汉娃”。  相似文献   

6.
《上海劳动保障》2000,(10):13-13
松江区辅读学校是一所教育辅导弱智儿童学习、生活,逐渐培养自食其力能力的一所七年制学校。该校共有弱智学生67名,教职员工40名,以1:1.67的比例辅导着这些社会低能的孩子,这些孩子有些容貌清秀,较惹人喜爱,但其智力、速算能力低于实际年龄近十岁,这些孩子心地善良,但是却受到周围人群不经意的轻视,缺少大多数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7.
一次,张淑琴去一个服刑人员家看望孩子,家里5个孩子剩了4个,大女儿因病无钱医治含恨而死。她到坟上去看了孩子,回来后写下这样的文字:当我看到这个坟墓的时候,坟墓上已经是荒草凄凄。我不知道坟墓里孩子的眼睛是睁着还是闭着,但我知道她肯定在盼望远方的亲人。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嘴是张着还是闭着,但我知道她肯定在呼唤着爸爸妈妈。一朵白云向远方飘去,一点一点刺痛我的心……张淑琴说,人们把对烈士的敬佩.感激之情转移到烈士子女身上,同样也把对罪犯的痛恨、厌恶转移到他们的孩子身上,这是不公平的,孩子是无辜的。我要给这些无辜的孩子一个家。1996年5月26日,中国首家罪犯子女儿童村在陕西省三原县东周村隆重开村。儿童村的创建,为保护特殊儿童的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稳定社会秩序以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立下了功勋,开了先河,有媒体称儿童村是“世界第一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巧给零花钱     
刘燕 《乡镇论坛》2013,(35):32-32
最近一段日子,每天早上.我都会听到对门邻居家孩子的哭闹声和大人的责骂声。细听之下才知道.原来是邻居的孩子向大人要零花钱.大人不给,孩子就耍赖.又哭又闹.僵持着不去上学。而闹到最后.往往是孩子得胜.家长不得不作出让步.  相似文献   

9.
曾颖 《乡镇论坛》2009,(30):36-36
我家楼下有个菜市,菜市的店铺里住着许多小贩和他们的亲属们,其中有许多是孩子。 我粗略数过,这些小店铺,平均住着三口左右的人,有的因为主人是超生游击队或再婚重组,人数更多一些,多出来的这些人口基本是孩子。  相似文献   

10.
感悟孩子     
孩子的成长像春天的树发芽儿,你看春天的树叶一天一个样子,一晃便是满眼绿意。 孩子的成长是点点滴滴的,从呀呀学语脚步蹒珊,到能跟父母谈古论今。 孩子的成长是快乐的,他眼里心里的这个世界那么纯净、美好。 孩子的思想像蓝天白云,清爽舒展,如诗如画。 都说大人教育孩子,其实孩子最能教育大人,我便是被他们教育着的人之一。我被他们感染、童化,我无所顾忌地享受着他们的快乐。 每天,我从宿舍走到机关,从机关走回宿舍。大到看着长大的青春男孩,小到美丽的小女孩儿,都会跟我打声招呼:“阿姨好!”这对我很重要!我总像收获了…  相似文献   

11.
徐磊 《活力》2010,(8):97-97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让我看到:一个父母双全、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学校里单亲子女日益增多.这些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而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可悲的是他们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沉重的隐患。因此,我们要“对症下药”去关爱他们,塑造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2.
《乡镇论坛》2011,(22):5-5
随着暑假的开始,在城市打工的不少农民工父母都会迎来放假的孩子。这些孩子被称为“小候鸟”,他们年纪虽小,但为了与自己朝思暮想的父母团聚,跋山涉水,辗转千里,来到他们向往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肖知兴 《中国企业家》2008,316(10):118-118
去年我教的一所美国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班里,正好大致一半是华裔美国孩子,一半是犹太美国孩子。犹太孩子一方面在理论深入能力方面让我吃惊(他们好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如笋拨壳、如茧抽丝的分忻能力),另一方面更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的务实。一个领头的犹太孩子上学的同时在做他的宠物食品生意,准备在中国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一个周一,他一睑胡子拉碴.赶过来上课,我问他怎么了.橡来他趁周末的时间跑了一越福建、到耶去实地考察一家工厂。最让人印象深到的是.这个犹太孩子同时叉是我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总会计师》2010,(4):183-183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连续几天皆是如此.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教师,他用温暖的胸怀拥抱守望的孩子.用博大的爱心来呵护他们孤独的心灵。25年来,他始终过着清贫的日子,却让山区农村留守儿童们的世界充满了阳光与欢笑.如今.他的艰辛与爱心收获了一位乡村教师桃李满园的馨香……  相似文献   

16.
朱国勇 《乡镇论坛》2011,(3):M0002-M0002
这个世界上.有4000万个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其中有1200万是孤儿,从记事起就没见过父母。如果有个人.能让他们叫上一声妈妈,便让他们幸福得热泪横流.  相似文献   

17.
方芳 《经营者》2011,(24):100-107
这群人薪水很高,时间很忙,品味很独特,他们不喜欢“撞衫”.更不喜欢“撞车”,当连自食其力都没有的孩子都开车SUV在四处横行,他们却被西装革履包裹着塞在格子间里,但是他们有一颗爱撒野的心,就算没有时间去西藏远行,也要将自己放归城市最近的森林,所以他们要有自己的独特选择,开启城市精英的撒野记。  相似文献   

18.
消失的货郎     
刘英凯 《乡镇论坛》2011,(11):38-38
幼时,如果大人们开着玩笑地问我:“小家伙.你最盼的是什么?”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回答:“盼货郎!”因为货郎来了.每次总会令我们这些乡下孩子们眼前一亮.知道眼下又出现了哪些新奇的东西。货郎推着走街串巷的独轮车上。总是固定着一个用铁丝编成的货筐,形状近似现在的大型鸟笼.那里面陈列着庄户女人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针头线脑.大闺女小媳妇梳洗装扮所用的红头绳、香胰子和雪花膏……  相似文献   

19.
万家胜 《乡镇论坛》2009,(36):13-14
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人生中难得的历练,但是这些“糖水”中长大的“80后”,从学校到农村,从学生到村干部,环境与身份的改变、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新奇中冷不丁冒出难题的工作、乡村生活的水土不服,等等:都可能使他们的满腔激情不知从何燃烧或难以持久。看着他们稚气脸上的豪情和迷茫,作为党委书记,60年代出生的我,从心理上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有一些话想对他们说……  相似文献   

20.
渔村古渡,九龙江缓缓地从这里汇入大海。那些风里来雨里去的渔民,他们世代文盲.与贫困、漂泊相伴.对于他们来说,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就是让孩子上学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