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开了个小杂货店,生意较好。上个月.中学生李冉(14周岁)为帮助同班的困难学生,背着他父母向我借300元钱,考虑到我与他父母关系较好,就借给他了.当时李冉写了借条,言明一个月内归还。到期后,我找李冉要钱,他说还没有要到钱,无法偿还。我只好找其父母要,可其父母则以儿子借钱时未征得他们同意为由而拒绝偿还。  相似文献   

2.
直径 《乡镇论坛》2011,(15):M0002-M0002
工作后,我经常给家里寄钱,认为父母得到了作为孝子的我的回报。为此.2010年我写下了一笔笔的明细账。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和李某是初中同学.十年前,我不顾父母的反对嫁给了他,没想到噩梦便从此开始了。李某整天沉迷于赌博,还经常打我。我不但要打工养着他,还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现在我想离婚,但是不知道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我有没有份?这套房子是他父母在我们结婚前给他买的.房产证上也是他的名字。我听剐人说结婚8年后,房子就转为夫妻共同财产,请问是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翟洪燊 《乡镇论坛》2011,(27):44-44
多少人年轻时对父母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一点都不了解我!”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他们什么时候又真正想着去理解父母了呢?有的人事业不顺利,很烦躁.在家里也总是发脾气.偶尔还对父母吼上两句。  相似文献   

5.
《乡镇论坛》2014,(4):42-42
四川省宜宾市某县一位国家机关公务员来信说:我是一名国家公务员,是独生子女。我父母是农民,原在农村有一套住房。父母去世后,因我家中农村没有继承人.我就继承了这套农村住房。最近由于城市建设的原因,国家要对这套老宅进行征收。按照当地征收补偿规定,村里要另划一块地方重新建设住屠.而我由于不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里就不考虑给我重划宅基地建房。请问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6.
要结婚了,等不下去了.房价还没有跌的趋势.和父母商最……父母愁眉苦脸,咬咬牙.养老的钱也不娶了,一辈子积蓄给你吧.付个首期,我也愁眉苦脸,咬咬牙,工资3000元.每个月还2800.30年还清。平时就靠老婆每个月2000元工资过日子了.还好老婆比较懂事.不吵水闹也同意了装修及结婚的钱先找亲戚借,平时的生活费再省点.慢慢还。孩子头几年先不登了吧.否则只能天天喝粥了,但愿自己不要失业.父母也不要生病。  相似文献   

7.
1996年7月,我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务农:看到父母每年仅靠种地维持生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我就暗下决心.我要寻找一条适合我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8.
《东南置业》2007,(8):72-72
孙先生问:我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年初因意外双双去世,爷爷、外公、外婆此前已不在人世,现在剩我和奶奶一起生活。父母留下了两套房子.我因为心情不好一直没去办过户手续。最近想去办理,请问要如何办理,奶奶说她不要房子,只要我供养她终老就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殷杰 《北京房地产》2007,(1):103-104
起步小户型升值50% 我2002年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已经四年了。刚毕业的时候,远在外地的父母考虑我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北京工作有很多困难和不便.决定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一是可以解决我毕业后的住房问题,二是作为一个小的投资。我真的很佩服父母的眼光,几年前他们就认定北京的房子有升值潜力。  相似文献   

10.
法律顾问     
《乡镇论坛》2014,(10):41-42
这样的房产如何进行确权和登记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某单位职工来信说: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旱些年盖了五间瓦房。1983年父母给我们兄弟四个分家析产.我们兄弟每人分得一间房屋.老两口留了一间作为他们的养老房。同时,家里的自留地和承包地也都按此方式平均分成了五份。1988年.我被招录到县农业经营管理站工作.同年办理了非农业户口。按照要求,我把承包地退给了集体经济组织。目前,我县正在“井展农村“三权”登记确权发证工作,正在清理确认农村房产,而我们家的这套房子.多年来一直没有办理宅基地登记.像我这样的房产应该怎样登记?  相似文献   

11.
爱无声     
华凯 《审计月刊》2005,(3):51-51
国庆节长假,我回老家看望父母。父母很高兴,像招待客人一样招待我。这使我很愧疚,都是因为我少回家,他们才会把我当客人似的。我决定趁这几天长假,好好陪陪父母。  相似文献   

12.
黑白电视机     
我的童年是上个世纪70年代.跟父母一起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的生活,除了偶尔看一场露天电影外,几乎再没有别的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13.
周益清 《上海质量》2008,(12):72-72
初春时节.乍暖忽寒.前几天是春意浓浓,今天却是寒风呼啸,还不时夹杂着雪花。顶着冷风,骑车下班,打开家门,却发现厨房的一角放着满满两袋东西,打开一看.青菜、萝卜、大米、土鸡蛋、鸭肉……一定是我父母来过了!打了个电话,原来他们早上搭村里的三轮摩托来了又匆匆走了。放下电话,我有一种沉重而温暖的感觉.年过六旬的父母,五十多里的风雪路,一辆颠簸的没有丝毫遮挡的小三轮,两袋满满的在许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食品.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自己家种养的东西,吃起来放心呢!”这就是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
说法     
《乡镇论坛》2009,(18):15-15
4年前,我送女儿去读大学时.我哭了。4年后,我才知道我哭得太早了。 ——美国陷入经济衰退。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正成为父母的负担 成功是一个相关名词,会给你带来很多不相关的亲戚。 ——要不怎么春晚上“姥爷”都姓毕呢  相似文献   

15.
故事会     
《财会通讯》2006,(12):I0047-I0048
谁动了我的名字 故事发生在往后的往后。那一年我出生了。我的到来让父母高兴一阵后。便有了烦恼——我没有名字可取——是因为重名.全球制定法律.姓名须注册.禁止重名。父亲也到姓氏管理中心几十次,说破了嘴唇跑烂了鞋,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拟定的三千多个名字都没被COMPUTER认可。  相似文献   

16.
王树生 《英才》2014,(1):115-115
刚身为人父的时候.感觉就是喜悦,喜悦过后便是责任。我认为,父母之于孩子,第一重要的就是尽责任和义务,怎么养孩子,如何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韩慧娟 《乡镇论坛》2010,(12):43-43
父母可以错怪儿女.但儿女不可以责怪父母,这是做儿女的义务。然而,当步入中年.孩子已逐渐长大脱离怀抱时.内心深处有诸多不平衡.渐渐地和父母交流谈心的机会少了。有时.即使抽空去了,陪父母吃一顿饭后.又踏着夜幕急匆匆地回自己的家了。临走时,母亲总是千方百计地让你带些什么.哪怕是几个馍馍。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一读者问:我与丈夫汤,,某于2000年8月协议离婚,当时2岁的孩子由其抚养。2001年12月,汤某因骑车不慎被撞死,他临死之前立下遗嘱,儿子由其父母抚养,遗产也归其父母所有。虽然汤某的父母尽心尽责地抚养我儿子,但因二位老人年岁较高,有时力不从心,因此我想把我儿子领回由我抚养。请问,我能将儿子领回吗?答:我国《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是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你虽于2000年8月与汤某离婚,但你与你的儿子的母子关系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乡镇论坛》2008,(16):43-43
十不要: 1.不要欺骗他(她)(如孩子父母已经双亡,就不要说他们还活着)。 2. 不要承诺他(她)你做不到的事(如说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3. 不要强迫他(她)回乙或说话(不要说“没有关系,你说啊”)。  相似文献   

20.
《乡镇论坛》2010,(22):39-40
因我二十多岁的弟弟长期不尽孝心,且累教不改,我父母对此一直非常气愤。前不久,我父母不幸因车祸双双身亡。我一人负责料理完后事,整理他们遗物时,在他们使用的电脑里发现一份遗嘱。主要内容是说,他们的所有遗产(主要遗产还作了具体列举)全部归我继承,弟弟没有丁点儿份额。可弟弟却不管遗嘱不遗嘱,强行分得一半遗产。请问:父母的上述遗嘱有效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