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商》2015,(22)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显性担保制度,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先决条件。一直以来,我国仅仅在理论层面探究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但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已满足该制度存在的大部分条件,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已是大势所趋。尽管它会引入一定的道德风险,但是如果配合严格的监管就可以尽可能地消除其带来的局部负面影响,从而让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为利率市场化提供更好的保障。本文通过阐释现行隐性全额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探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根据我国国情,对现阶段实施该项制度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没有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而是采取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做法,加重了财政负担,拢乱了货币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且运作效率低,成本高.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企已全面放开,外资银行陆继进驻中国金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制和制度的一项紧迫地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最新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开启了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进程,对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现有存款保险制度所带来的影响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弊端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必要性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孙波 《中国市场》2014,(21):131-132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而选择何种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模式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列举和对比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模式,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稳定金融体系、保护存款人利益、降低金融风险等功能。通过对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和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障碍的分析显示,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稳定的三大防护网之一,西方发达国家均重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我国由于特殊原因,存款保险制度一直处于“隐性”状态之中,而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弊端重重,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建立我国特色的、正式的存款保险制度,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体系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由于其隔断了各银行资金运用收益和资金筹集成本之间的制衡关系,使政府实施这种制度的成本越来越高。本文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入手,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视角,指出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成本在于其引致了新的道德风险问题,而且我国的制度环境薄弱加大了建立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建立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论述,并提出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道德风险问题一直是存款保险制度中颇有争议的难题.存款保险制度能够起到降低挤兑风险、稳定金融的作用,但同时也弱化了市场约束,引发了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在现今社会几乎不可避免,绝非仅存在于存款保险制度.因此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道德风险,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以良好的制度设计控制和防范道德风险.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道德风险也有其特点.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设计以防范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9.
刘静  彭建超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206-207
从存款保险制度相关理论的阐述出发,通过对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的经验分析,在结合我国目前金融体系运作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是刻不容缓,并对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2015年5月1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酝酿21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破冰,打破政府兜底冰封,打造精钢铁甲金融运行安全网.由隐形存款保险制度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过渡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