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严防俄罗斯林木检疫性有害生物随原木传入境内,以火车装载的俄罗斯进境木材为对象,用溴甲烷对原木进行了熏蒸处理试验.在环境温度15℃以上,采用了不同的投药剂量和熏蒸时间进行试验.通过熏蒸效果系列检测,投药剂量100g/m3、80g/m3、60g/m3、50g/m3、经12h熏蒸,对天牛、小蠹、吉丁虫的幼、成虫、叶甲成虫等害虫死亡率为100%,投药剂量50g/m3、熏蒸12h为最佳剂量和熏蒸时间.同时对影响熏蒸效果的某些因子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应用真空熏蒸技术杀灭侧柏原木中双条杉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ZWX-65真空循环熏蒸设备在不同真空度、熏蒸时间、熏蒸剂量组合的条件下对受双条杉天牛危害的侧柏带皮原木段进行了真空熏蒸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侧柏原木段内的双条杉天牛,10 kPa、60g/m3、3 h组合或者5 kPa、60g/m3、2 h组合具有100%的杀虫效果,可应用于针对双条杉天牛的木质包装材料的真空熏蒸处理.侧柏原木的粗细、熏蒸期间的温度等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真空熏蒸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浅圆仓环流熏蒸应用技术及熏蒸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我国新建的浅圈仓中,采用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和移动式环流装置进行环流熏蒸应用技术和熏蒸效果的试验研究。本试验仓房的气密性为空仓500Pa压力半衰期73s,磷化铝片剂用药剂量为2g/m^3。投药结束经12h的五流,粮堆各层磷化氢浓度均达到50ml/m^3以上;经24h环流,各层磷化氢浓度均达到100mg/m^3以上,并基于趋于均匀。在投药后15d的密闭期内,粮堆各检测点的磷化氢气体浓度均在100ml/m^3以上。熏蒸结束后检查仓内预埋试虫和仓内害虫的死亡情况,害虫死亡率均达到100%,表明熏蒸杀虫效果好。同时还发现,环注熏蒸对仓内粮温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湖北仙桃国家粮食储备库钟良才等人利用粮库现有设备,设计、试验了预埋管道进行PH3和CO2混合仓外投药熏蒸方法。先进行粮堆内埋藏与粮面布点施药,密封门窗后,按仓外投药机的操作方法与步骤,通过预埋管道外接口和机械通风进风口向包装粮堆输入PH3和CO2混合气体熏蒸,密闭15d开仓散气,杀死害虫及螨类达100%。1.5CO2与PH3混合熏蒸在露天垛储粮中的应用河南洛阳通北国家粮食储备库在郑州粮院专家的指导下,将PH3和CO2混合熏蒸技术运用到露天垛杀虫,磷化铝片剂剂量为1.5kg/m3,就能达到100%杀虫效果。混合熏蒸不仅将PH3敏感试虫玉米…  相似文献   

5.
东莞市东站粮食储备库采用的“双低”储藏能够在投药量在3g/m^3左右的情况下,1a熏蒸2次就可确保粮食全年无虫,本试验是在“双低”的基础上,通过对薄膜6面密封的包装粮粮堆充入氮气,以进一步降低薄膜内氧气含量,抑制害虫呼吸,从而杀死害虫或抑制害虫生长繁殖,达到减少熏蒸杀虫用药量和熏蒸次数甚至无须熏蒸从而达到绿色保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氧硫化碳在花卉熏蒸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卉经常携带的有害生物,用氧硫化碳对花卉进行了熏蒸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氧硫化碳30g/m3熏蒸2h或40 g/m3熏蒸1.5h能用于鲜切花和百合种球、部分盆栽观赏植物的熏蒸杀虫,但该剂量和处理时间不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线虫,也不能用于白掌、文心兰、大花蕙兰、红掌、凤梨、蝴蝶兰等盆栽观赏植物的熏蒸杀虫.试验还表明,氧硫化碳几乎对植物花朵无药害,但对植物叶片,特别是兰科、凤梨科等多肉质植物有较大药害,处理后的植物叶片脱水,失去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花卉经常携带的有害生物,用氧硫化碳对花卉进行了熏蒸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氧硫化碳30g/m3熏蒸2h或40 g/m3熏蒸1.5h能用于鲜切花和百合种球、部分盆栽观赏植物的熏蒸杀虫,但该剂量和处理时间不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线虫,也不能用于白掌、文心兰、大花蕙兰、红掌、凤梨、蝴蝶兰等盆栽观赏植物的熏蒸杀虫.试验还表明,氧硫化碳几乎对植物花朵无药害,但对植物叶片,特别是兰科、凤梨科等多肉质植物有较大药害,处理后的植物叶片脱水,失去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40英尺集装箱熏蒸处理木质包装,实验对箱内溴甲烷气体分布、及箱内和大气中溴甲烷残留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投药剂量48g/m3时,投药2h后集装箱内各检测点溴甲烷浓度达到技术指标(30g/m3),24h后箱内溴甲烷浓度分布均匀且达到指标(24g/m3).开箱散气后箱内溴甲烷浓度快速下降,通气孔未封时散气4h后溴甲烷残留符合安全标准(5ppm)要求,通气孔密封时散气6h后溴甲烷残留符合安全标准要求.散气后箱门口上风方向是安全的,散气后3min内箱门口正对方向10m内溴甲烷浓度超过安全标准,箱门口下风方向25m内溴甲烷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散气30min后大气环境中溴甲烷残留达到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大型包围散装粮垛的熏蒸杀虫问题。利用五面密封对包围散装玉米仓房进行了环流熏蒸和粮面常规投药熏蒸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环流熏蒸可使磷化氢气体快速在粮堆内达到均匀分布,磷化氢有效杀虫浓度维持的时间更长,杀虫效果更好。同时,从长期熏蒸杀虫来看,环流熏蒸也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原木进口需求的来源地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异化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历年原木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实证数据研究表明,中国对从前五位原木进口国进口原木的数量富有弹性,对从俄罗斯、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原木进口的变化很敏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原木需求的增加会导致重要贸易伙伴原木出口的增加。中国国内原木市场需要警惕,本土原木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较小,国内加工企业对原木的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原木进口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中央储备粮郑州直属库在高大平房仓进行磷化铝粮面投药单边环流熏蒸,试验结果表明,在熏蒸初期粮堆内的检测的气体浓度上层较高,中下层相对滞后,粮堆上层的气体浓度在熏蒸后3d达到最高,中下层则在熏蒸后7~8d达到最高,到熏蒸半个月后仓房内各个部位气体浓度分布均匀,并缓慢减少,在散气之前,即熏蒸一个月后,检测到的气体浓度仍可保持在130ppm左右。本次试验虫笼中的害虫死亡率为100%,说明磷化铝粮面投药单边环流熏蒸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斯氏线虫感染双钩异翅长蠹的致死中量与致死中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的检疫性害虫一双钩异翅长蠹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间,旨在为大规模应用此线虫对双钩异翅长蠹检疫处理提供依据.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双钩异翅长蠹幼虫和蛹的TDM模型以及LD50与LT50.72h后双钩异翅长蠢老龄幼虫的TDM模型为Pil=1-exp[-3.0514+2.02721g(di)];LD50为1.3244(条线虫/头);LT50为1.2385天.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LD50都逐渐减少,是因为增加了斯氏线虫与双钩异翅长蠹接触的机会;随着线虫剂量的增加,LT50逐渐减少,幼虫死亡50%所需的时间就少.  相似文献   

13.
国内粮贮熏蒸技术详情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传统的粮贮熏蒸方法我国的粮食贮存已有几千年的经验,对于贮存过程中虫害的防治,近期以来主要是磷化氢药剂熏蒸法─—根据粮仓内虫害情况,在仓内有选择点地投放磷化铝,靠化学反应产生磷化氢以及自然挥发漫延到粮堆内,来达到杀灭虫害的目的。仓内投药熏蒸法,绝大多数粮库采用常现持续熏蒸,还有一种间歇投药熏蒸法,九八年在信阳平桥粮库经过试验,证明效果良好,且熏蒸用药成本上也有较大的节约。仓内采用单道布置地槽或地上笼,实施仓外投药、环流熏蒸的方法,近几年也在少数粮库得到应用,比如天津武清国储库、河南省许昌国家直属…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国际通用的SAS统计分析软件编制检疫处理药剂毒力测定的计算机程序。以硫酰氟熏蒸杀灭蜚蠊的毒力测定计算为例,在SAS统计软件平台上运行编写的程序,以Bliss法计算LC50、95%可信限,并绘制"剂量对数—几率值直线"等图形。硫酰氟熏蒸杀灭蜚蠊的LC50值=4.35 g/m3,95%可信限为3.17g/m35.29 g/m3。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毒力测定数据分析,计算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5.
磷化氢环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掌握有效的浓度,又要维持足够的密闭时间.在一定磷化氢浓度下,一次性全部杀死粮内害虫的最佳密闭时间应等于施药后磷化氢浓度上升到杀虫有效浓度的时间 杀死该粮堆内害虫成虫和幼虫的时间 杀死成虫死亡前产出的卵在此环境中的孵化时间或存在的蛹的发育时间 杀死卵孵化出的幼虫和成虫的时间.实验证实,在粮温10-24℃、磷化铝3g/m3剂量下,采取环流熏蒸措施,杀死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最低需要21d,杀死谷蠢需要26~28d.  相似文献   

16.
由威海市粮食局、中央储备粮乳山直属库、中央储备粮文登直属库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高大平房仓PH3环流熏蒸杀虫技术研究”顺利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在国内尚属首创,技术属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该成果创造性在一个库区同类仓主库中进行了3种施药方式(钢瓶气、仓外放生器、粮面施药)的环流熏蒸试验,并以传统的探管熏蒸投药作为对照,首次分析比较了三种气源的优缺点,获取了不同施药方式的环流熏蒸技术数据,及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3个虫种、4种虫态(成虫、卵、幼虫、蛹)储粮…  相似文献   

17.
在25±1℃,75±2%RH条件下,利用连续通气熏蒸设备测定了无色书虱(Liposcelisdecolor)敏感品系YNQJLd1和抗性品系GXHZLd1在不同恒定磷化氢(PH3)浓度下的种群灭绝时间(TPE).在1000、700、400、200和100(mL/m3)的PH3浓度下,抗性品系GXHZLd1的TPE分别为3d、5d、7d、11d、13d;敏感品系YNQJLd1的TPE分别为1d、1d、1d、2d、3d.YNQJLd1和GXHZLd1在100mL/m3~1000mL/m3(0.14mg/L~1.39m/L)的PH3浓度范围内,种群灭绝时间TPE与PH3浓度C之间的关系符合Cn·T=k规律.YNQJLd1的关系式为C080·T=15.73mg.h/L,GXHZLd1的关系式为C0.61·T=106.7mg.h/L.种群灭绝试验模拟了实际熏蒸情况,更能代表抗性品系对PH3的抗性程度,为实仓PH3熏蒸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储粮书虱磷化氢抗性调查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储粮害虫磷化氢(pH3)抗药性鉴别剂量(0.03mg.L^-1,熏蒸20h),对采自我国12个省23个地市粮库的4种储粮书虱。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 (Enderlein),无色书虱L.decolor(Pearman),小眼书虱L.paeta Pearman,虚伪书虱L.mendax Pearman的成虫进行了抗药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嗜虫书虱14个品系采自9个省份.成虫死亡率为0-14%(死亡率越小,说明pH3抗性越强,以下情况相同),其中9个品系小于10%.四川洪雅SCHYLe1品系为0;无色书虱13个品系采自9个省,11个品系的死亡率小于5%,其中广东茂名GDMMLd1品系为0,云南曲靖YNQJLd1品系为100%;小眼书虱3个品系死亡率最高的为4%.浙江萧山ZJXSQLp1品系为1%;虚伪书虱3个品系中,江苏盐城ISYCLm1品系死亡率为5%。对4种书虱中死亡率最低的和最高的品系进行pH3毒力测定,SCHYLel、GDMMLd1、ZJXSLp1和JSYCLm1等4个品系的LC50值分别为:1.4379,1.3085,0.5476和0.0632mg/L.SCHYLe1和GDMMLd1的抗性系数分别为80和165倍。可见我国储粮书虱对pH,已产生了严重抗药性.应引起储粮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以红岛蛤蜊为研究对象,以酶解液中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比较了3种蛋白酶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性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3因素对红岛蛤蜊酶解程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中性蛋白酶酶解红岛蛤蜊的最优条件为:加酶量1.25%,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态氮含量为1.094 g/100 g。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此酶解液透明度高,腥味较小,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20.
贸易大国出口关税政策的调整具有福利效应、收入效应和需求弹性效应。本文以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政策调整为例,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的准垄断效应和需求弯曲效应,拓展了对国际贸易中效应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