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建立社会公众股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海 《中国金融》2004,(23):53-54
中国证监会“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提出“上市公司应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股股东对重大事项的表决制度”。早在4月初,中国证监会曾草拟了《上市公司就有关社会公众股股东重大事项召开股东大会的指导意见》并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社会公众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天然的“股权分置”现象,在许多方面制约了对社会公众股股东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2004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年1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规定赋予了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的发言权和表决权,标志着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经社会公众股股东表决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深交所》2005,(9):19-22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回购办法》),允许上市公司为减少注册资本而购买本公司社会公众股份并依法予以注销?本文对《回购办法》的立法背景、主要条款规定,并结合首例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的案例——邯郸钢铁回购社会公众股,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南方金融》2004,(12):69-69
中国证监会12月7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5.
尽快推出分类表决的社会公众股股东认同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纪鹏 《中国金融》2004,(23):52-52
2004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从10月1日到10月15日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一、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涵义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12月7日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以保护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它代表的是长时间以来保护小股东权益的呼声与努力.  相似文献   

8.
一、信息披露制度概述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上市公司情况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设立审计委员会 提高内审独立性--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其特殊的股权结构,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严重,使得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内部审计作为监督经理人的一种内部控制机制由于其独立性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作为规范内部审计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从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算起,独立董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建立已将近四年。2004年1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合法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独立董事的职能、权利、义务以及保护其发表独立意见的若干措施。然而,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先天缺陷(如一股独大、监事会监督乏力)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在大部分情况下都难以有效履行证券监管部门赋予的职责和义务,亦被戏称为“花瓶”、“缄默一族”。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确观察到少数独立董事在年度报告中说“…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善资本市场游戏规则,规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的行为,2005年6月16日中国证监会制定发布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回购管理办法》),并于发布之日起实施。《回购管理办法》发布、实施后,业内反响很大,对规范上市公司减资行为,维护股东权益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笔者研读之后,认为《回购管理办法》在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回购管理办法》实施后,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切实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会计处理规定,这就意味着实施回购减资的上市公司,只能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开始试行分类表决制.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划分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影响、中小流通股股东知情权、中小流通股东参与分类表决及引入社会公众股股东表决机制,增加中小股东专事话语权四个方面分析分类表决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以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沈谦 《理财》2012,(12):28-29
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按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必须符合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可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连最基本的都不能做到。  相似文献   

14.
金融市场     
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中国证监会6月19日公布了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名单,包括宝钢股份、长江电力、广州控股等在内的42家上市公司进入第二批试点。与首批试点企业相比,第二批试点企业履盖面更广,更加多样化,在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回购与增持社会公众股同时开闸6月17日起,上市公司可申请回购社会公众股,控股股东可在股东大会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后在二级市场增持社会公众股。6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增持社会公众股份有关问题的通知》。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上市银行双重审计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顺永 《新金融》2003,(4):12-14
一、上市银行审计制度的变迁及现状 2000年之前,上市银行遵循证券法规的要求,执行与上市公司(A股)相同的审计制度,即由国内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2000年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首次发布金融企业上市信息披露特别规定,对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类上市企业及拟上市企业提出了等同于B股上市公司的审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含义 信息披露制度也叫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等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和公告,以便投资者了解其情况的制度,它包括发行前的披露和发行后的持续性信息的公开.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已有近三百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加强治理的一大举措。但是,A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实施中仍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证券法修订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突出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和完善对上市公司及证券公司的监管,防范和化解证券市场风险,同时也为资本市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提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含义信息披露制度也叫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等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和公告,以便投资者了解其情况的制度,它包括发行前的披露和发行后的持续性信息的公开。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意义(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信息披露可以带来高流动性和有效率的证券市场,以减少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只有信息透明的市场投资者才可能积极参与。(二)它是规范市场秩序、有…  相似文献   

20.
王佳 《西南金融》2020,(4):55-64
分拆上市作为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市场化并购重组的重要手段,在境外市场被广泛运用,但A股市场的分拆案例相对较少。2019年12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在境内上市奠定了政策基础。由于我国分拆上市制度还刚刚起步,仍需在加强监管、完善配套制度、确立有关业务规则等方面开展持续研究。为厘清成熟市场分拆上市的实践,本文重点研究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对其分拆上市的相关规则、有益经验以及最新案例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后续细则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