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城建置业将打造成为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综合服务商,实现从"卖房"向"卖服务"的转变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行业放缓的趋势不见好转。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月增速亦呈现负增长,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增速回落,是自2012年6月份以来首次由涨转跌,包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面临下行压力。面对市场困局,众多国有房企包括房地产巨头都在求新求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城建置业作为上海城建集团旗下从事房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公司,积蓄40年发展之经验,着力升级房地产业态,延伸增值服务的产  相似文献   

2.
京、沪、广三城两年房企联合拿地达298亿元7月17日,中冶置业和北京五建联合体以22亿元且配建4700平米保障房拿下旧宫地块成为"地王"。在诸如北京万柳、来广营等地块的拍卖中,也出现多家联合竞拍者。调控已让房地产企业在连续两年内纷遭预售款锐减、结算项目进度放慢、融资稀缺等压力。  相似文献   

3.
财务公司票据贴现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司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挂钩申能集团财务公司票据贴现累计金额截至目前已突破100亿元,在票据贴现业务、电子汇票和产融结合上有诸多创新之处。申能集团财务公司总经理张芊对《上海国资》表示,伴随国企市场化的改革趋势,票据贴现不仅是集团资金集约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在提升集团系统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促进产业链整合方面均有促进作用。改革催生票据业务《上海国资》  相似文献   

4.
正在"国资重镇"上海,甚至在全国,绿地集团都是一家"明星"国企。不仅因为它是国内房企"千亿俱乐部"成员之一,更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将国有股降到50%绝对控股底线之下的国企。2013年末,绿地集团引入平安、鼎晖等5家战略投资者,招募20.87亿股,引入资金117.3亿元。通过增资扩股,绿地集团国有股降到50%以下。  相似文献   

5.
正值新一轮房地产开发热潮,部分中小房企正退出市场或转行,而大型房企风景独好,房企分化能否对房价形成实质影响?近期,我国一线城市房价"高烧不退",而部分二三线城市则"鬼城""鬼楼"不时出现。在这一切迹象背后,房地产市场似乎正在进一步向大房企集中。来自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共有108家房企实施并购,42家房企进行了95%以上的股权转让。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负债结构现状及其成因和影响。通过有关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我国房地产行业负债水平高于大部分行业,国有房企的资产负债率的分布相对于非国有房企更集中。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六个主要负债来源中占比最大的是预收账款和长期借款,其次是应付账款和短期借款,最后是应付票据和应付债券,非国有房企依赖银行借款的程度比国有房企大。这种现状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源和偿债能力等公司内部因素和房地产行业的负债融资特点、金融体系等外部因素有关,对公司投资、盈利以及整个市场的金融风险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伟 《上海经济》2000,(2):30-32
一、上海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存在的五大问题1、上海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本质上是"官办企业"上海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仍是"官办企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政对企业的组织任命的控制,另一方面是政府对企业的不合理经营干预。  相似文献   

8.
从一个土地开发者的角色转型为文化产业链的后端增值服务商,探索通过项目融资带动企业的发展西岸集团作为徐汇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实践者之一,在后世博阶段从一个土地开发者的角色转型为文化产业链的后端增值服务商,探索通过项目融资带动企业的发展,力求突破文化产业的营收价值,在徐汇滨江沿岸构建西岸文化长廊。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申生对《上海国资》表示,西岸集团的成立初衷,即为徐汇滨江地区承担开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作为扎根上海走向全国及全球的国资龙头企业,期待能为上海包括地铁在内的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2014年7月,绿地集团开始涉足地铁产业,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南京、重庆、徐州三条轨道交通线的签约。不过,地铁投资的回收周期通常远长于普通商品房开发周期,这种看似"舍本逐末"的战略转型,张玉良却说是"一个契机"。"我和中国北车的总经理开玩笑,现在虽然是你卖地铁车厢,但以后我们可能是中国最大的地铁投资公司。"张玉良表示,当然,这是我们良好的愿景。  相似文献   

10.
6月21日,在《上海国资》杂志和上海市国资委研究室联合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上海国资管理前瞻系列论坛——企业年金"上,企业年金专业操作机构、先行企业,以及诸多国有企业集团的人力部门高管齐聚一堂,对企业年金这一热点话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艾莉  王赈阳 《中国西部》2014,(30):94-97
<正>为何房企纷纷"出海"?是跟李嘉诚撤资的"风"转变投资方向?还是不看好国内房价更青睐海外投资置业?从今年二月以来,国内房产市场持续低迷,国内主要城市房价纷纷下跌,而与此同时,国人在海外置业越来越疯狂。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国内房企万科、碧桂园、万达、绿地等巨头纷纷加大投资海外房产,今年前3个月,投资就达千亿人民  相似文献   

12.
杨国雄 《上海国资》2008,(12):12-14
当前.上海国资两委机关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突出实践特色.关键是要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提高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服务企业的能力”的实践载体,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大胆突破瓶颈难点问题.努力找出适合上海国有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实现方式,最终实现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3.
范宪三宗罪     
《上海国资》2009,(9):28-29
<正>第一宗罪:贪污范宪所涉的贪污罪,源于其在上海制皂集团成立森凌置业有限公司任职期间。森凌置业是一家国有性质的三产公司,当时在制皂集团位于浦东羽山路的一块土地上,开发了一块名为"森林湾公寓"的楼盘。1 27套住房短短6个月里就全部售罄,给森凌置业带来了超过1 500万元的利润。看到房地产市场如此好的前景,由范宪一手提拔的、时任森凌置业总经理的陈洁马上又  相似文献   

14.
正各地方案各具特色,但国资改革方向亦极为统一,即地方国资监管部门均在寻求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编者按: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再度吹响号角,继上海首个出台地方国资改革方案后,各省市国资改革文件相继出台。截至目前,全国共14个省市公布"地方版"改革方案;据悉,广东、浙江等正式改革方案也即将浮出水面。本刊本期特选摘并解读最新国资改革方案以飨读者。从各地改革方案来看,各具特色,但国资改革方向亦极为统一,即地  相似文献   

15.
近日,哈尔滨个人合作建房联盟倡议者葛建军对外宣布,哈尔滨个人合作建房联盟已经与当地的一家开发商合作拿到了土地,目前正在与建筑商商讨建设细节,如果一切顺利,哈尔滨首个合作建房项目不日即将破土动工。葛建军领导的哈尔滨个人合作建房联盟一直号称"我的房子我做主,我建我房",并希望"通过个体消费者的联合,在房屋定价上与强势房地产开发商争夺更多话语权"。他对首个个人合作建房项目信心十足,但在尝试了多种建房方式之后,葛建军宣布的这一建房模式却加深了人们的疑惑:既然是个人合作建房,为何要联手开发商?这种团购式的合作方式能否真正实现"我建我房"的目标?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合作建房事业到底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6.
正以世界远洋渔业资源获取、加工、贸易为核心产业链,通过价值链再造,逐步建成跨国海产品企业集团方兴未艾的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为上海远洋渔业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上海唯一以获取世界远洋渔业资源为已任的上海水产集团,要以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这指针,紧抓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难得机遇,审视水产集团的基础条件,分析水产集团的行  相似文献   

17.
三年计划的内容之一就是力求为上海中介服务业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我们的税负太高了,算下来应该超过了50%。"上海昊理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傅明抱怨说。其实不光是律师事务所,上海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3月31日,在《上海国资》和上海经济学会主办的"上海中介服务业三年行动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发展主业,跨界实施转型,合作打造平台传统商业连锁百货行业已然面临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极大冲击,作为上海老字号的标志性企业,益民商业集团积极探索多元化跨界业务转型的举措,值得借鉴。而在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益民集团将通过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架构、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和整合资源,进一步突破行业模式的束缚。为此,《上海国资》专访了上海益民商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传华。  相似文献   

19.
林永廷 《上海国资》2006,(10):52-54
除上海作为国资重镇名声在外以外,一提起长三角地区的另两个重要省份江苏及浙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南的集体经济和浙江的民营企业,事实上,经过十数年发展演进,江浙地区的经济基本上已经形成国有、民营及外资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新局面。当然,在江浙境内的不同城市,国资国企又各有千秋,故《上海国资》自本期开始在“专题报道”栏目另谱“长三角国资”新篇,以反映长三角各城市国资国企改革特色及动态,也作为《上海国资》杂志走出上海迈向全国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上海天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房地产交易市场、上海蓝印实业有限公司与上海欣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公司成立于2001年元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法人代表高幸奇,总经理徐非文.公司股东具有丰富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经验,曾成功地开发过多个楼盘,现拟开发的"淡水湾花园",位于上海市卢湾区,东至马当路,南至徐家汇路,西至淡水路,北至建国东路,占地面积36480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13.6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2%,是集居住、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中高档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