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收购了。又一个优秀的民族品牌被蚕食,这件事让无数的中国人感到痛心。现在,民族品牌的快速消费品几乎全线失守,如果再不采取手段,国内的饮料行业将会和化妆品那样,成为外资的天下。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事件注定要触碰到民族品牌敏感的神经。回想前段时间的徐工收购案以及娃哈哈和达能间控制与反控制之争,再回溯到在外资收购中惨遭"斩首"的活力28、美加净等,加上南孚、苏泊尔、小护士等代表性民族品牌纷纷被外资收购,无不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关注。从以往多个民  相似文献   

3.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达能收购娃哈哈”事件曾经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讨论,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汇源”和“娃哈哈’’均被认为是响当当的民族品牌,这也说明,民众对民族品牌是怀有独特感情的。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在异常激烈的品牌竞争中,有很多的民族品牌正通过各种方式被外资所控制,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近几年的外资并购行为浪潮不断。可口可乐公司并购汇源案是我国《反垄断法》颁布以来第一起商务部否决外资并购的案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的经过、商务部对《反垄断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回应舆论的热点,说明此次并购案的意义,进而使读者能够理性看待中国外资收购与中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5.
外资收购者对本土品牌的收购就像一把高悬在民族产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民族品牌生存发展之路上投下了一片危险的阴影…… 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事件注定要触碰到民族品牌敏感的神经.回想前段时间的徐工收购案以及娃哈哈和达能间控制与反控制之争,再回溯到在外资收购中惨遭"斩首"的活力28、美加净等,加上南孚、苏泊尔、小护士等代表性民族品牌纷纷被外资收购,无不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饮料市场就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从健力宝之类的中国传统品牌一枝独秀,到大批国货精品被漫天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红蓝海洋所淹没,再从90年代的汇源、露露、娃哈哈等新一代国产品牌的崛起,直至目前形成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一争高低的竞争格局,可以看到,中国的饮料市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对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以及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的价格垄断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合计罚款超过12亿元人民币。加之反垄断部门对于奥迪等多家外资品牌汽车售后服务的反垄断调查事件,于是有外媒借机炒作,声称近期我国反垄断执法主要针对"洋汽车"、"洋奶粉"等外资企业,似乎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在别有用心地对外资企业和外资品牌产品进行"打  相似文献   

8.
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已经从三鹿集团扩散到了整个中国乳业,转化成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一场危机. 业内人士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使原本竞争激烈、利润低下的中国乳制品行业雪上加霜,元气恢复需要一段时日;与此同时,国内乳业市场站在历史性的整合路口,中国乳业的最后格局还没有敲定,中外企业都有机会,也许博弈刚刚开始,也许外资品牌杀"回马枪"之时,就是国内乳业市场成熟之日!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6期一线《外资"偷袭"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件推倒了国内乳企丑闻的多米诺骨牌,进一步给了外资乳企在华发展的空间。先天小足的中国乳企在外资的一轮轮"偷袭"中,是否有足够的应对策略?外资在一次次"偷袭"中是否掌握了中国乳业的脉动?正常的竞争,促成的是乳业在中国的成熟,满足的是广  相似文献   

10.
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主营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自成立以来,汇源集团在全国各地创建了30多家现代化工厂,链结了300多万亩名特优水果、无公害水果、A级绿色水果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果园;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水果产业化经营体系,成为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汇源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那么,汇源果汁的成功之源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外资并购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化问题日益凸现,但由于现行的外资并购政策缺乏基础性的反垄断法,因而难以有效地控制外资并购的市场垄断化问题。在国际化背景下,竞争政策是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尽快出台中国的反垄断法,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当一个市场处于培育期与成长期时,品牌竞争往往表现得不够明显,这一时期的竞争一般会表现在产品、质量、价格、渠道等方面,这时为产品竞争时代。汇源果汁就是在产品竞争时代脱颖而出的一个专业品牌,并保持着数年来领跑果汁业的优良业绩。然而,当鲜橙多、酷儿、第5季纷纷推出时,汇源的品牌资源与市场优势,开始出现了松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然而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外资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可避免会出现垄断问题,我国必须尽快架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框架,在外资并购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又维护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我国兴起了外资并购热潮,在为我国经济带来了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垄断市场、妨碍有序竞争甚至威胁国家安全的不良影响。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制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完善该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独力博弈资本 56岁的朱新礼代表汇源独自完成了这笔中国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外资对本土企业的并购交易,就连汇源的香港法律顾问美富律师事务所也是在签约之后才被告知此事.  相似文献   

16.
房煜  孙欣 《中国企业家》2011,(10):77-79
汇源案殷鉴不远,银鹭、小肥羊纷纷委身外资。中国的食品饮料及餐饮业,何以成为本土的"鸡肋"、外资的"珍馐"?  相似文献   

17.
自从百思买进入中国以后,家电连锁市场就已经不存在内外之分了,中国家电连锁企业面对的就是与外资巨头短兵相接的竞争,而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迫切需要中国国际化的企业品牌与外资零售巨头相抗衡。  相似文献   

18.
《企业标准化》2010,(10):37-39
人们在使用的化妆品中,外资或合资品牌占了多少?在你准备购买使用的化妆品清单中,外资或合资品牌占了多少?在你听到或看到的化妆品广告中,外资或合资的品牌占了多少?一位专家对此感叹,中国化妆品消费已出现明显的"崇洋媚外",除了早些年本土品牌因质量问题而落下的一些阴影外,更多的原因是外资品牌铺天盖地、无缝不入的宣传攻势.一句话概括:外资化妆品有被"神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当56岁的朱新礼于2008年8月31日决定把当儿子养的汇源当成猪出售时,他遭遇到无数网友谩骂,网友们惜于又一民族品牌在朱手上以低价落于外资虎口。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提议以最高196亿港元的现金总额收贿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期权。如果交易完成,汇源董事长、实质控股股东朱新礼将因此获得74亿港元的现金收益。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18日,随着商务部的一纸判决,媒体、政府部门、网友等各方争论达半年之久的"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终于尘埃落定。最终,商务部以《反垄断法》的条款否决了可口可乐并购汇源,原因是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商务部同时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