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会计制度中.设置“实收资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国家、其他单位或个人投入的资本总额。《公司法》中对注册资本的增加和减少作出明确规定: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因此,实收资本科目的核算是不能随意增减的。但现在仍有不少企业对实收资本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还不十分了解,随意增减“实收资本”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甚至将实收资本当作往来帐户使用,有的将报损出售的固定资产的损益直接增减“实收资本”。例某单位报废固定资产时作借:实收资本(固定资产净值),借: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相似文献   

2.
“资本公积”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类的一个会计科目。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一般应按实际收到的数额在“实收资本”核算。(股份制企业应在“股本”科目核算)但由于“实收资本”有其特定含义,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有些项目不能记入“实收资本”科目.包括资本(或股票)溢伙、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这些项目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公积,纳入“资本公积”科目核算。“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同是反映企业的所有者原始投入资本的科目,且资本匕积金可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增为企业注册登记的资本金卿实收资本)。下面,笔者根…  相似文献   

3.
1.固定资产的核算 对于事业单位吸引外来资金投资形成的股份,笔者认为,应在净资产类科目中增加“实收资本(股本)”一级会计科目,用来核算收到投资者投入事业单位的实际资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当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  相似文献   

4.
企业所有者权益项目中,资本公积的核算是现行会计制度变化最频繁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置了八个资本公积明细科目;第二,资本公积准备明细科目不能直接转增实收资本;第三,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资本公积项目;第四,对关联方交易的价格作了严格的限定。对于以上资本公积核算的变化,现行的会计制度并没有对其变化的原因和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本文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意见。一、资本公积的属性资本公积通常是投资者或者其他人投入到企业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金,其所有权属于投资…  相似文献   

5.
一、实收资本核算的方法   为了核算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的情况,应设置“实收资本”账户,实收资本账户,应按投资者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核算,并在账户的上端,注明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和投资者的出资比例。合营投资方式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除应用“实收资本”账户外,还应根据投资的具体情况,设置“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原材料”、“包装物”、“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开办费”、“场地使用权”、“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工器具”、“其他递延支出”等账户进行核算。   二、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  …  相似文献   

6.
“资本”一词,在财务会计学上有三种涵义:(1)狭义的,指投入资本,即“实收资本”或“股本”;(2)次广义的,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3)广义的,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其中盈余公积还包枯“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等。本工介绍增补和减少的““资本”.是指次广义上的资本,即实收资本(或股本)和决本公积.但拉则政部规定在企业税后利润等项目由刘文提取的庄”波余公积──补充流动资本”科目核算的资本.也将在本文介绍范围。一、资产盘估价及产权变动企业的资本增城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或因其…  相似文献   

7.
(三)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使用方法及其衔接 1、“3103 已归还投资”科目 本科目是新制度下为了核算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而设置的新科目。企业归还投资者投资时,借记本科目,贷记“1002 银行存款”科目。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实际已经归还投资者的投资。本科目按已归还投资的投资者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2、“3111 资本公积”科目 虽然新旧会计制度都设置了“3111 资本公积”科目,但在明细科目设置和各明细科目核算具体内容上略有差别: (1) 明细科目设置。旧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8.
谈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核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关于人力资源价值的核算尚无一个统一的模式 ,现有模式中通常设一个类似于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性质的科目———“人力资本”,在企业员工服务期内 ,不对人力资本科目进行摊销。本文不认同这种观点 ,而认为劳动者出让的只是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并非所有权 ,故不应开设“人力资本”科目。为此 ,本文将主要从人力资源价值的构成内容或说表现形式的角度去尝试构建另一种核算模式。该模式将改变目前常见的将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分别核算的做法 ,将成本和价值统一于一个模式中核算。一、人力资源价值的两种表现形式本文所用的人力…  相似文献   

9.
债主要问题是如何确认和计量债务重组形成的损益。旧会计制度将债务重组收益确认为企业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新债新会计制度将债务重组收益不确认收入,而是计入“资本公积”科目核算。下面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举例说明新旧会计制度下债务重组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一、以现金清偿债务对税收的影响例:甲企业欠乙企业购货款50000元,由于甲企业现金流量不足,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经协商,乙企业同意甲企业支付30000元货款,余额不再偿还。甲企业随即支付了30000元货款。根据上述情况,债权人乙企业按新旧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益金不宜纳入盈余公积中核算和反映丁桂林现行各行业会计制度,都规定企业要将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并人“盈余公积”科目中核算.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为例,其第131号科目“盈余公积”的说明中就是这样规定的:“企业提取的公益金,在本科目内设置明细科目核...  相似文献   

11.
吴辉 《会计之友》2005,(8):25-26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在我国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中核算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虽然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但目前部分企业仍在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二者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现在的利润表中已不再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一些仍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财务人员在遇到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事项时不知如何处理。本文拟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新旧核算内容,以及在现行制度下该科目的主要核算事项作简要说明,以期能帮助加深对该科目核算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应正确核算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金额王泽群在审计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时,遇到会计不按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投资人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律按评估报告书中的评估值,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这样的帐务处理,倘若是全新的固定资产投入则...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人力资源价值的核算尚无统一的模式,但这些模式大都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劳动者投入人力资源是出让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因此,模式中通常会开设一个类似于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性质的科目———“人力资本”,在企业员工服务期内,不对人力资本科目进行摊销。本文并不认同这种观点,而是认为劳动者出让的只是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并非所有权,故不应开设“人力资本”科目。为此,本文将主要从人力资源价值的构成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角度去尝试构建另一种核算模式。该模式提出其他构设者将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分别核算的做法,使成本和…  相似文献   

14.
一、《医院会计制度》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使药品差价收入更趋于隐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将原制度中药品按售价核算改为按进价核算,并在“库存物资”科目下设置“药品”一级明细科目,具体核算药品购进、发出、库存情况。结转药品成本时,将药房发出药品的实际成本记入“医疗业务成本”科目。  相似文献   

15.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投入到企业,不能构成实收资本,金额超过法定资本的资金。它不是由企业利润转化而来,而应属于投入资本范畴。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与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比较,对资本公积的核算有一些重大的变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应设置的明细科目是:1.资本(或股本)溢价;2.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3.接受现金捐赠;4.股权投资准备;5.拨款转入;6.外币资本折算差额;7.其他资本公积。除了资本(或股本)溢价和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核算基…  相似文献   

16.
臧慧萍 《企业研究》1998,(11):37-38
一、新会计制度运行后的成效评价 1、明晰了企业产权,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乃至整个国家的宏观管理都带来许多好处。建立企业制度首先要明晰企业产权,《企业会计准则》确立了“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将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的权益严格区分,同时设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并规定“实收资本”科目按投资人设置明细帐进行反映,加之负债类要素的确立及其明细帐的设置,使产权明晰化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法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所得税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要求小企业一律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核算,而且不确认递延税款,不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这就直接影响到小企业受赠资产的核算方法,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要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在接受捐赠时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  相似文献   

18.
“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的入帐价值。该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其入帐价值。同时.企业按税法规定确定的接受捐赠资产的入帐价值计入“待转资产价值”.在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从“待转资产价值”转入资本公积。  相似文献   

19.
“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的核算胡有陆新颁行的分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均设置了“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这两个会计科目,而“递延资产”科目是原会计制度中所没有的,它们都属于资产类科目(按用途和结构分,又属“跨期摊配”科目)。“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已经支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表结法”核算利润詹怿新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一律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进行核算。期末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其中将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将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