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博弈论是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将其经典模型“囚徒困境”与侦查讯问进行类比,可以建立讯问中警察与犯罪嫌疑人的博弈模型。在我国,警察和犯罪嫌疑人博弈遭到破解的主要原因是警察的合法讯问和非法讯问策略、犯罪嫌疑人的坦白和抗拒策略均存在严重的效用倒置,这也是导致警察选择非法讯问,而犯罪嫌疑人选择抗拒策略的主要原因。为倒正警察和犯罪嫌疑人策略的效用,必须建立非法口供排除规则、明确口供合法性的证明责任、完善非法讯问法律责任体系、消除认定事实对口供的依赖、提高强制措施的适用标准等。  相似文献   

2.
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而司法机关未一案处理,同案犯的潜逃、异地管辖等问题导致部分犯罪事实未能被查证属实。但是已经生效的判决刑罚执行完毕后,未被查证的得以证实,此时对于余罪的处理争议不断。笔者认为虽然可以将未被证实的犯罪认定为漏罪,但是不宜依照刑法第七十条进行数罪并罚。在对后罪单独定罪量刑时,应当考虑前罪已经执行的刑罚来决定后罪的刑罚期限。在如实供述的情况下,办案不利的后果应当由司法机关来承担,不应该由犯罪嫌疑人来负担。因此在如实供述的条件下,司法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能审结案件应对后罪从轻处罚或者甚至是放弃追诉。只有这样才是对司法机关办案效率的促进。  相似文献   

3.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享有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不证明自己有罪的权利。确认沉默权原则的最大现实作用是有效地防止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本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应当确立沉默权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修改后的刑诉法实施以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案件较之以往大有增加。笔者对今年1至4月份杭州铁路公安运输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的35件铁路刑事犯罪案件(不包括经济犯罪)作了统计分析,发现犯罪嫌疑人作部分或全部翻供的有10件17人,占整个受理审查数的28.6%。针对铁路刑事犯罪的特点,本文结合办案实际,就铁路刑事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原因及如何进行庭前准备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制度是当夸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普遍肯定的一项刑事诉讼基本制度。其主要作用在于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护.求得刑事诉讼结构的平衡.本文对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吸纳沉默权制度之可行性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刑讯逼供现象之本源及其控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优先的刑事诉讼法目的配置体系为刑讯逼供现象提供了本源,立法上对非法自白证据采用规则的回避为刑讯逼供提供了存在的价值。因此,笔认为,要控制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必须抑制其本源,否定其价值。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应当从立法上调整刑事诉讼目的体系配置,兼顾安全和自由,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和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另一方面是确立非法自白证据的排除性规则。  相似文献   

7.
对刑讯逼供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几个新的视角分析了刑讯逼供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刑讯逼供是审问式诉讼的必然结果,也是特定角色之间——案件直接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间固有的矛盾体现。提出控制刑讯逼供须尽旱确定无罪推定原则、证据排除规则,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持沉默的权利;改革我国的公安人事制度,改变现有的侦控完全分离的模式,加强对侦查工作的执法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源于英美法的“不自证其罪的权利”,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保持沉默和拒绝回答问题的权利。它最早源于英国,后又在美国推行,并波及欧洲各国;现在国际文件都有相应规定。沉默权是一项人权,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体现,是一项实施无罪推定的权利。它对保护嫌疑犯与被告人的利益,维持政府与人民的权利均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应建立沉默权制度,对其既要引入,又应加以限制。引进沉默权,应在“相对合理主义”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应认真考虑和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9.
2005年3月19日,河南省卢氏县某镇土地所所长李某酒后无证驾车,将骑人力三轮车的宋某撞伤,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李某授意下属杨某为自己承担事故责任,杨某便到卢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投案自首”,编造是他驾车的假口供。后在交管部门调查过程中,李某、杨某自知事已败露,便主动坦白,如实供述了事故事实。交警大队认定李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5月25日,卢氏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法院审理认为,李某违反了道路交通法律相关规定,酒后无证驾驶机动车辆,造成一人死亡,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杨某作假证明,包庇肇事者李某,妨碍了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0.
事故     
正问:近日,我同事开车撞死一名行人,交警认定我同事负事故全部责任。请问我同事是否有牢狱之灾?答:不一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正在运作之中,侦查程序成为此次修改的重中之重,但焦点大多聚集在羁押及其司法审查、如何遏制刑讯逼供等方面,这些当然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法律的修改与制定,绝不能离开它的本土环境去运作。中国是一个无论在地理环境上还是人口素质与数量以及国家结构与体制上都很特殊的国家,而这些恰恰是法律实现的社会基础。侦查模式的重新构建,要高于现实,但绝不可脱离现实。  相似文献   

12.
现代法治的核心是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法治政府必然要求规范、限制警察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权。随着传统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当前警察权力结构体系中与建设法治政府目标不协调的方面日益凸显。因此,从对警察权的规制入手,探讨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目的、以市场经济要求为导向的警察权的重新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中存在的犯罪黑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阻碍因素之一。农村犯罪黑数较高的原因有多种。要降低农村社会的犯罪黑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遏制、打击宗族势力在农村的发展,充实农村的警力配置以及消除受害人自身对刑事案件隐匿不报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4.
Government agencies can determine which specific facilities in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o restrict for each class of material and for which times of the day and/or week to stem the consequences of a terrorist event. To guide in making these determinations, this paper develops a three-player game of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 government agency, a carrier, and a terrorist. It also develops an effective solution procedure for this game and illustrates the use of that procedure on a realistic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freight rail network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证据规则从其适用的范围看,可分为原则性刑事证据规则与例外性刑事证据规则。原则性刑事证据规则重在保障人权,例外性刑事证据规则重在打击犯罪。刑事证据规则是否和谐,主要体现在能否恰当地处理原则性规则与例外性规则的关系上。和谐的刑事证据规则不仅有利于证据准确适用,而且有利于诉讼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未决羁押作为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为了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最终维护人权,具有目的上的正当性,然而其适用的最直接后果是被羁押者的人身自由权利受到了限制。从未决羁押存在的必要性及限制未决羁押的法理基础角度对该项制度作一系统研究,以期能为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重新构建在理论层面作一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存在都根植于一定的文化与理论基础之上,刑事调解制度也不例外。研究刑事调解制度构建的文化与理论基础,可以为刑事调解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制度设计上的参考;而刑事调解制度的成功构建,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刑事司法的人性化,更好地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诸多的理论研究显示出各界对侦查讯问工作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以侦查讯问工作的制度性问题为切入点,考察了刑事诉讼对侦查讯问的价值定位,以及现行的诉讼证明模式和侦查政策等制度性问题对侦查讯问工作带来的实质性影响,并从这些制度性问题的内在基础出发,阐述了侦查讯问制度改革应当注意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旅客列车刑事案件侦查管辖模式的不合理是导致旅客列车违法犯罪没有得到真正、有效打击的主要原因。从诉讼价值的最大化出发,应对旅客列车违法犯罪侦查管辖进行重构,即旅客列车上的刑事案件由列车运行地铁路公安处管辖。所谓运行地铁路公安机关管辖是指当旅客列车运行在某一个铁路公安处的辖区内,列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由该辖区所属的铁路公安处进行立案、侦查等相关的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变革,同时,犯罪行为也日趋隐蔽化、智能化、职业化,这给公安刑侦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面对严峻的犯罪新形势,如何将信息处理技术、网络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成果注入刑事侦查工作中,向高科技要警力,向高科技要效益,如何更好地推进侦查信息化进程,成为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