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部六省2011年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一方面,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受地区生产总值、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数、研发人员工资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各省纯技术效率有所提高,但科技投入产出技术效率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2.
科技水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科技的投入产出效率直接关系到科技的发展。以贵州2014-2016年的科技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方法对贵州各区域进行相对绩效评价。结果显示:贵州各市(州)科技投入产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存在明显改善的趋势,其中综合效率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占比从33.3%提高到了44.4%,但各市(州)之间的纯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贵州各区域应加强对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基础研究,完善科技成果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16家港口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采用因子分析和SBM超效率模型,对其经营的相对效率进行了评价,并与传统的DEA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该评价体系主要分成两部分: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首先利用SPSS19.0对变量进行检验,然后计算各变量的因子得分,并据此提取合适的投入产出因子;②将上述因子导入到SBM超效率模型中计算效率值,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排序。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相比于一般的DEA模型,计算值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超效率S-SBM模型对我国29个省的高技术产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的DEA模型BCC、SBM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超效率S-SBM模型很好的解决了未考虑松弛变量及无法区分有效决策单元的情况,最终能为决策者做出最佳决策提供更准确地效率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非参数方法DEA的超效率模型对2004—2007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并应用Malmquist指数来分析科技投入产出效率非DEA有效地区的形成原因及其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显示,福建省各市的科技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科技的投入产出规模以及效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其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Super-SBM模型,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以及京津冀地方统计年鉴数据,测算2009-2018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三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PLS回归分析法分析各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的驱动要素.对于打开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黑箱"和提升京津冀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晶 《科技和产业》2012,12(1):40-43
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我国2005年至2007年31个省份的科技投入数据,考虑到科技产出的相对滞后性,选取2006年至2008年31个地区的科技产出数据。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地区科技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分析,分别确定科技投入、产出得分,以得分为基础计算各地区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同时构建反映科技产出、投入之间因果关系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2年安徽省15个地级市工业技术转移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值进行测算与比较评价,分析了影响决策单元非DEA有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效率评价模型,超效率模型在评价安徽省地级市工业技术转移效率中更具科学性;53.5%的地级市工业技术转移综合效率单元无效,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投入规模。政府应针对性地继续加大工业技术转移经费与人员投入,提高技术转移投入的利用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10家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C2GS2模型,对其科技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甘肃省民营企业总体科技资源的投入配置没有达到最优化,应提升科技投入产出规模效益,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使企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资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11—2015年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L-Q灰色预测模型,对38家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8项科技投入产出进行关联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类科研院所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较强相关关系,增加科技投入能有效提高科技产出水平;目前不同科技投入对不同产出影响不同,但在未来5年,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科研院所科技产出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继续加大科技经费物质投入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及优化人才结构,从而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指标,用灰色关联分析构建了多个投入要素带动多个产出要素的时滞分析矩阵模型,研究福建省9个先进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即:经费投入,人才投入,政府的优惠政策)分别带动科技产出(即:社会效益、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科技直接产出)的时滞。研究表明福建省先进制造业科技产出对科技投入滞后步长最长为3。福建省科技总体投入有明显的趋利性,应该采取长期效果较好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给出经典的基于输入的和基于输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以及把基于输入和基于输出的模型相结合的相对效率模型,并且把这些模型引用到评价证券的相对有效性上,以风险作为输入,期望收益率作为输出,便可以用DEA模型评价每只证券的相对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DEA的CCR模型和“超效率”(Super-Efficiency)模型,根据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p2.1和DEA-Sotver-J.V两个软件对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海为代表的15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产业投入产出这到相对有效,以北京为代表16个省、市、自治区存在投入冗余,以内蒙古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投入不足,产出效率偏低.同时,在非DEA有效省、市、自治区,表现出规模效率大于纯技术效率,进而影响了相对效率,文章对此进行投影分析,并以内蒙古为例,探讨了物流产业投入产出如何实施DEA效率改进.  相似文献   

14.
将投入产出表与DEA综合使用,构建了基于投入产出表的DEA模型,拓宽了数据包络分析应用范围;针对江西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特性,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以2007年江西省投入产出表为DEA模型数据基础,构造C2R模型评价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效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案。结果表明:江西生产性服务业24个部门中仅4个部门达到技术和规模有效,其余20个部门为非DEA有效,均存在不同程度冗余。  相似文献   

15.
李贞洲  杨琳  秦莹 《科技和产业》2023,23(17):80-83
随着国内飞行训练航校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航校的飞行训练效率成为热点问题。利用某航校2017—2022年的飞行训练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其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DEA为有效,2020年非DEA有效。对DEA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2020年各项投入和产出改进值。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将指标对飞行训练综合效率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场应急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机场安全管理自身特点,对机场应急系统中的投入产出的整体性相对效率进行考虑,选取应急人员经费、机器设备经费作为投入指标,突发性时间损失值及应急事件达标率作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江苏9个机场应急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仅有2个机场DEA有效,6个机场均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且其中4个为规模不匹配.对非DEA有效的机场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江苏机场应急资源配置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机场应急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闲置.  相似文献   

17.
孙玉荣  陈奇 《特区经济》2013,(2):113-114
本文应用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11年农村金融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农村金融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导致农村金融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偏低,且我国农村金融投入产出效率不容乐观。最终,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投入产出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12年安徽省39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将碳排放量引入工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模型对安徽省分行业工业企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分行业工业企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水平总体较低;纯技术效率提升是提高各行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轻工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对于整体综合效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为安徽省分行业工业企业低碳投入产出效率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吴青青  杨桂元 《科技和产业》2012,12(12):112-117
根据2006—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的经济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对部分非DEA有效的地区进行投影分析。利用BC2输入模型,综合五年的计量结果,对比各个地市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找出制约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原因所在,并为提高各地市的发展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雄化 《特区经济》2014,(10):143-147
按照能量法,典型的农业能源包含电力、农机与灌溉设施、化石燃料、农药和化肥。前两者的能耗量及碳排量构成我国农业能源及其碳排放的主体。运用非期望碳排放的SE-DEA模型和SBM模型对比测算我国农业能源效率,结果显示:农业能源效率总体偏低,省际能源效率均呈上升趋势,省际间的能源效率差距较大,全国和区域的能源效率表征为收敛,高效率的省份集中于东部而低效率的省份集中于西部。这一规律可以为中国改善农业板块的能源结构及其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