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乔新生 《西部论丛》2010,(10):30-31
“橄榄型社会”的含义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指居民的收入,还包括基本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如果把收入分配当作社会的全部,甚至把消费水平看作是中产阶级的标志,那么,就会把西方国家丰富的社会结构简单换算成为经济指标,然后以追求经济指标为目的,建设所谓的“橄榄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进入社会的变革时代,社会形态的调整和橄榄型社会结构的理想,为新生代的知识青年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
几乎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构建一个理想中的“橄榄型”社会。“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中等收入阶层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达到60Z左右,整个社会的收入格局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比较稳定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收入分配呈现一个健康的格局,也意味着社会形成了一个主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一个稳定的国家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传承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当前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税负较重、医疗教育等支出过大等突出问题。如何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提高居民收入,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因收入分配不平等引起的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在我国越来越突出,尽快建立一个“橄榄型”社会分配结构的呼声也越来越多。其实,所谓的“橄榄型”(也称“棒槌型”、“纺锤型”等),通俗的说法就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处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两极的人群较少,而处于这  相似文献   

6.
中产阶级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力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应是以社会中间层大为特征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我国目前中产阶级的比例还太小,社会阶层结构是底层大的“洋葱型”结构,这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要依据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自觉地创造形成社会中间阶层的社会环境与条件,不断扩大中产阶级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及在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比重偏低,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群体间收入差距较大问题。收入分配不均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收入分配不均应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在区域间实行政策反倾斜,打破行业垄断,在群体间形成橄榄型格局,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浙江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验区”的战略定位,赋予浙江探索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9.
圆锥型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周水银针对国有企业产品大量积压、亏损严重这种整体现象,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销售没抓好。目前十分流行的说法是企业要从原来的橄榄型管理转向哑铃型管理。所谓橄榄型管理就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统购统销,企业可以不管两头、只抓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7,(7):58-58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当前的发展和民生问题》指出,2006年中国约有29.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中下层,24.5%的人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下层,即53.6%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下层。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消费激活所产生的强大推动力是促使经济可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中产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许多国家历史经验和科学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最合理的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即中产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而我国现代社会结构还处于中间略大、底部更大的"洋葱头"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就要扩大中产阶层的比重,加快中产阶层崛起。  相似文献   

12.
蔡恩泽 《产权导刊》2021,(10):10-11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会议明确,"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的科学分配结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13):22-22
“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温家宝说,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和谐社会不仅成为政府公共行政与决策的追求,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其识与关注中心。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和谐必须建立在社会结构和谐的基础之上,社会结构的和谐则意味着社会应当是一个以庞大的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现代化社会结构。那么,我国中产阶级阶层的现状与发展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产阶层能否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所作为?当前制约和谐力量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扩大中产阶层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杜平 《浙江经济》2022,(2):38-41
收入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21世纪第三个十年,浙江现代化先行转眼进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阶段,率先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努力成为区域、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持续缩小的全国地方范例,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自此变得愈发紧迫.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一项战略任务和重要内容,已经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而社会的和谐稳定、民众的共同富裕,都离不开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不断扩大。为此,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总揽改革发展全局,从多方面入手,努力塑造“橄榄型”的阶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剑指分配不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信息》2003,(8):33-33
日前,政协提案审查委员会同提案人、相关部门坐在了一起,协商如何使收入阶层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观照和中国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转型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结构调整的战略难题。中国在结构转型过程同样面临压力和需求结构调整困境。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为中国提供了镜鉴。在共同富裕愿景下,中国要想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将经济增长速度降到合理区间,培养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支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改变贸易结构方式,加快推进体制改革,从而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转型创造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9.
张胜  李春凯 《魅力中国》2010,(34):75-75
城邦起源于人类合群的天性;城邦的生活应该是一种自足而至善的生活,要想过上这种“人类真正的美满幸福”的生活,应该采取合适的政体;中产阶级的一些品德使他们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由洋葱头型的阶层结构向橄榄型结构转变是缓解现在的贫富差距,建立和谐民主富强的国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从浙江的省情看,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应在继续完善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政策的基础上,把政策重点从过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为主转到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上来,即从“提低”转到“扩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国民中的比重,最终形成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的橄榄型收入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