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浩 《宁波通讯》2010,(5):26-26
<正>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重庆市打黑除恶成果斐然,民众衷心拥护,可有人居然散布言论,说这是想"出风头"!对此,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3月30日表示,把打黑除恶说成是"出风头",简直是"没良心"的话!(3月30日中国新闻网)众所周知,多年来,黑恶势力在重庆横行霸道,百姓  相似文献   

2.
看见     
《今日重庆》2010,(7):8-11
6月10至11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来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等陪同下,深入学校、派出所、交巡警平台等地,详细考察重庆平安建设情况。孟建柱高度肯定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称赞“打得好、打得准、打得狠”。  相似文献   

3.
数据重庆     
《今日重庆》2011,(2):14-17
“十一五”时期,重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314”总体部署,围绕民生改善分别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等领域和环节入手,接连推出了“五个重庆”、“唱读讲传”、打黑除恶、“民生10条”、“三项活动”、城乡统筹、户籍改革、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绿化长江等一系列配套“组合拳”,经济社会发展华丽转身,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重庆进行曲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11,(Z1):14-15
"十一五"时期,重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314"总体部署,围绕民生改善分别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等领域和环节入手,接连推出了"五个重庆"、"唱读讲传"、打黑除恶、"民生10条"、"三项活动"、城乡统筹、户籍改革、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绿化长江等一系列配套"组合拳",经济社会发展华丽转身,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周刊》2009,(42):24-25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近日在谈到重庆“打黑斗争”时指出,“必须回应受害群众的正当诉求,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天职”。“打黑除恶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触及到的这些人不是好人,因此也决不会受他们的干扰。越是有杂音,越说明这场斗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不止一次听人说,重庆市这几年工作干得不错,颇受百姓欢迎。果真如此吗?很想探个究竟。日前应邀前往重庆参加笔会,正好做些实地考察。到重庆,看了街道、工厂、社区、学校,参观了重庆打黑除恶展览,途中,笔者有意离开队伍,到街头随机询问居民百姓。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告诉我,他在重庆土生土长好几十年,这几年,  相似文献   

7.
不止一次听人说,重庆市这几年工作干得不错,颇受百姓欢迎。果真如此吗?很想探个究竟。日前应邀前往重庆参加笔会,正好做些实地考察。到重庆,看了街道、工厂、社区、学校,参观了重庆打黑除恶展览,途中,笔者有意离开队伍,到街头随机询问居民百姓。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告诉我,他在重庆土生土长好几十年,这几年,  相似文献   

8.
西芹 《今日重庆》2006,(1):32-35
重庆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规划,开启了和谐重庆的壮丽图卷,是重庆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头戏。实现“十一五”目标,对于重庆顺利实现富民兴渝目标、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以更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解读“十一五”规划,盛世重庆的和谐景象跃然眼前。未来五年,一个经济发达、繁荣富足的和谐城市呼之欲出。与“十五”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蕴含更多变革,体现更多精彩——[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其成为"渝新欧"国际铁路发展战略的交通枢纽都市,与此同时此条国际铁路也为重庆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主要对重庆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分析这个铁路带动下重庆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而积极对"渝新欧"国际铁路途经国家进行海外投资,实现资源共享,引进先进技术,从而完成重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一月初的山城,寒意正隆,但重庆“两会”(市三届政协四次会议、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却给3200万重庆人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幸福暖流——过去的五年,重庆在全国开创公租房建设,进行“五个重庆”建设,实施惠及百姓的“民生十条”,坚持“唱红打黑”……  相似文献   

11.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11,(2):122-129
发展旅游业对重庆具有特殊意义。作为支柱产业,重庆旅游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五个重庆”建设,随着重庆旅游产业布局和自身优势的展现,推出了一大批旅游精品,旅游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取得卓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当重庆打黑除恶行动成果迭现,一批黑恶势力成员及涉黑离官相继落马之时,涉案关键人物之一——重庆市高级法院执行局原局长乌小青却突然自杀。乌小青之死不仅使检方的审讯调查难以为继,相关案件的侦破工作很难再有突破性进展,而且其自杀事件本身也极有可能成为一桩谜案。  相似文献   

13.
张晓刚 《特区经济》2010,(10):189-190
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对重庆市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重庆的科技创新工作和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当务之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施,推动重庆产业科技创新,加快"一中心、一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突破性发展和国内外商业力量的推动下,重庆两江新区实现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爆发式增长,有力支撑和引领了重庆市的创新驱动发展。但是,作为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和重庆市域经济的"增长极",两江新区对重庆大数据智能化的引领作用还不够突出,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仍存在市内创新资源争夺加剧、产业集群集聚难度加大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两江新区建设全国领先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策源地的路径:一是完善创新链条,优化创新体系;二是加强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三是推进转型升级,推动融合发展;四是构筑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两江;五是推动全域创新,构筑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15.
何廷锡 《重庆经济》2005,(10):23-24
“十五”是重庆市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市工业战线职工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落实重庆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部署,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5444”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重庆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实施“十五”规划,促进工业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徐吉军 《环球财经》2011,(11):32-35
如果说上世纪的中国,是“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l世纪后,毫无疑问,重庆成为全国人民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五个重庆”,唱红打黑,三进三同,民生工程,共同富裕,一连串激浊扬清振奋人心的组合拳,展现出在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今日重庆》2005,(6):6-7
“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最后8个项目全面开工,是重庆交通建设的一次大提速,在重庆交通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也是重庆市委、市政府谋划和推动“十一五”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的一大举措,对完善重庆乃至全国公路网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举行第一次视频会议,部署共同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工作。3月23日,重庆市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努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4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一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张驰 《今日重庆》2006,(6):32-33
2006年5月10日,重庆直辖以来首次科学技术大会隆重召开。会议站在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回顾了“十五”期间实施“科技兴渝”战略的累累硕果,制定了《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未来15年重庆市科技攻关的24个重大专项。这是重庆直辖以来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盛会,是推进科技兴渝战略、推动重庆加快发展的求真务实的大会。《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辟地论述了科学技术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重庆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市委书记汪洋指出,要建立竞争机制促进科技项目的实施,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选好领军人才,整合全市科技资源,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以提升重庆整体技术水平,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科技中心。  相似文献   

20.
航运对重庆市经济建设及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如何大力发展重庆水运事业成为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重庆市的水运现状入手,对重庆市水运的优势、不足及未来水运发展的举措进行阐述,以期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