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宝洁和联合利华为首的日化巨头垄断了中国日化行业几乎所有的市场,我国本土的日化企业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中小日化企业面对的竞争十分严峻。然而,我国中小日化企业面对的压力不仅如此,随着日化市场的成熟,市场细分的完善,市场新品牌的激增,建立与维护品牌的难度提高,可以说在未来中小日化企业的竞争态势主要取胜于自身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土日化是在夹缝中生存”,这是许多本土日化品牌的高管都曾有过的抱怨,并且随着国际日化品牌向二、三线市场延伸,国内日化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收缩。抱怨之余,也有本土日化品牌的高管通过分析彼此的差距寻找突围之道:国内品牌只研究渠道不研究消费者,外资品牌更注重研究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日化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宝洁、联合利华等为首的外资日化大品牌占据着市场中的垄断优势,而本土的民族品牌却危机重重,举步维艰。对比分析中外日化品牌市场策略差异,国产日化企业需努力经营品牌,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加强产品研发及营销团队的建设,警惕外资通过收购、合资等途径掌握销售渠道,提高法律意识,依托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努力坚守住民族日化品牌的阵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日化巨头入住中国并不断发展,本土日化品牌及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分析本土日化企业的发展环境,树立品牌管理意识,采取有效的品牌管理策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是本土日化品牌坚守"民族品牌"阵地的不二法宝。  相似文献   

5.
张丽丽 《商业科技》2009,(13):104-104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中药概念已被更多的本土日化企业所重视,而且看到了其在品牌营销中的巨大价值,中药概念推动了一大批产品的成功。因此企业应该把握中药概念在品牌营销中的竞争优势,巧妙地运用“中药牌”。  相似文献   

6.
日化品牌“错嫁”之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雪 《商界名家》2006,(5):39-41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日化行业,人们的目光拉回了上个世纪末的日化品牌豪门婚姻。  相似文献   

7.
《广告大观》2005,(3):118-121
2004年中国日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残酷的“洗牌”时代揭开了序幕:国际日化品牌全线进攻,本土日化巨头强势出击——高空轰炸,传播策略大转身;地面席卷,渠道价格全渗透。广东日化的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直追,广东日化出路在何方?只有进攻。  相似文献   

8.
《广告导报》2005,(3):107-110
2004年中国日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残酷的“洗牌”时代揭开序幕国际日化品牌全线进攻,本土日化巨头强势出击——高空轰炸,传播策略大转身;地面席卷,渠道价格全渗透广东日化的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直追,出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品牌延伸作为一种有效利用品牌优势和降低营销成本的方式,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我国日化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采取了品牌延伸策略。本文从品牌延伸的内涵出发,在分析当前国内日化企业品牌延伸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品牌延伸后对我们日化企业核心品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中药概念已被更多的本土日化企业所重视,而且看到了其在品牌营销中的巨大价值,中药概念推动了一大批产品的成功。因此企业应该把握中药概念在品牌营销中的竞争优势,巧妙地运用“中药牌”。  相似文献   

11.
余霞  程珊 《品牌》2011,(6):1-2
中国改革开放后,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出现在我们视野中.一批本土日化品牌在与跨国日化公司巨头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退出市场.随着网络的普及,一部分曾经被遗忘的本土日化品牌慢慢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营销策略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被消费者称为“国货精品”.本土日化品牌是怎样利用网络传播这个环境进行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本文将以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昭贵”作为范式,来研究本土日化品牌的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稳步提高,对日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日化企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日化产业具有竞争激烈但门槛较低的特点,当今品牌的竞争已是企业占领市场的一类主要方式。品牌往往代表着三高,即高利润、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力量源泉,一个好的品牌不仅可以带来企业效益的提升,而且可以促进企业实力的增长。本文通过对中国日化行业现状、劣势和威胁的分析研究,并以上海家化集团的多品牌战略为例子,总结其运营经验,希望能够对我国本土日化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项焕杰 《商业科技》2014,(20):46-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与国外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的日化企业是脆弱的,但中国日化企业又是坚强的,在十几年的市场竟争中不断发展,使中国日化企业走出了一定的特色发展之路。如纳爱斯这样的日化产业的巨头,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逐渐崛起壮大。本文通过纳爱斯集团竞争优势的分析,剖析成功之道,从而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日化相关产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不断增强我国日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日化界出现了这样的怪圈:众多中小日化品牌通过招商的模式。在短期内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都没有走得太远,基本上年销售过了五千万元后。便开始迅速下滑。乃至于企业最后轰然倒塌。2008年初。一度被看做上海日化洗涤企业崛起的代表之一、号称年销售额达到七八千万元的上海赫尔公司在一夜之间宣告破产。欠下了各地经销商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巨额货款和费用,其老板也携款避债外逃,此事令业界十分震惊。"赫尔现象"表面看来是其资金链和企业诚信度有问题,然而,从营销层面上看,其背后正折射出招商型中小日化品牌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如何规避存在于中小日化品牌之中的深层隐患,打破中小日化品牌三五年的宿命论呢?笔者通过对"赫尔"等企业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韩明华 《销售与管理》2007,(5):I0016-I0018
大众日化产品在大卖场的销售通常会占总销售的70%以上,但大场卖名目繁多的费用,让中小日化品牌进退两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1998年,隆力奇还只是一个刚从保健品行业涉足到化妆品行业的新生日化品牌,但短短10年的时间,如今的隆力奇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本土日化数一数二的品牌。公司生产的拳头产品花露水、蛇油膏、护手霜、蛇油SOD蜜、洗面奶、洗发水等都是走进千家万户的热销产品。在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隆力奇以鲜明的品牌定位、强大的品牌竞争力作为唯一进入前100位的日化品牌入选排行榜,位居48位,品牌价值95.5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日化行业一直以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无数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市场增长拉动广告迅速提升。近几年来,化妆品/浴室用品类电视广告投放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由于日化行业准入门槛不高,导致本土日化品牌长期以来鱼龙混杂。进入本世纪以来,纳爱斯、飘影、蒂花之秀等本土品牌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等各电视媒体投放广告,掀起了本土品牌挑战国际品牌的第一轮高潮,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李骈 《国际市场》2011,(7):74-78
日化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市场需求量大,竞争激烈。目前,我国日化产品形成了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巨头竞争的态势。但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国内日化企业与外资日化企业在营销上存在广告投入有限、产品  相似文献   

19.
《广告导报》2007,(12):119-120
随着全球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通过网络媒体对消费者进行品牌传播和教育也被列为重要的品牌传播任务。以快速消费品为主要产品的日化行业,各企业为了增加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机会,在互联网这一新的平台上展开了竞争作为国际日化行业巨头的宝洁公司,正是通过建造真正意义的WEB2.0消费者互动沟通平台,跑赢浪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楚桥 《广告导报》2006,(5):18-18
备受关注的2006年“隆力奇杯第12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正在各分赛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已进入各分赛区总决赛。参加各地区分赛区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北美、欧洲等地区选拔赛的歌手,经过激烈的竞争,胜出者将代表各分赛区晋级中央台的总决赛,进入下一轮更加紧张、刺激的角逐。作为本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的独家冠名企业,隆力奇斥资近6,000万与央视联袂打造这一黄金强档节目,意在引领本土日化企业的崛起中。完成从提升品牌影响力到品牌美誉度的转变,以创新营销绽现领军品牌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