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博会这一重要契机推动下,以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为核心的总部经济已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形态,也是上海产业转型和推进"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笔者服务于外资银行咨询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纵向论述总部经济在上海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上海的区域性优势,并进一步将上海与北京,香港和新加坡作横向比较,分析目前全球经济疲软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而提出推进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竞孜 《中国外资》2009,(16):216-217
在世博会这一重要契机推动下,以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为核·心的总部经济已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形态,也是上海产业转型和推进“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笔者服务于外资银行咨询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纵向论述总部经济在上海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上海的区域性优势,并进一步将上海与北京,香港和新加坡作横向比较,分析目前全球经济疲软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而提出推进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融资内容,指建造世博会场馆和配套设施的直接投入,不包括其他外围投资和衍生投资。经估算,世博项目总投资约577亿元,其中土地成本约400亿元,主体工程建设需约177亿元。  相似文献   

4.
吴璇 《证券导刊》2010,(2):20-20
迪斯尼落户上海、世博会的临近及"双中心"的建设,使得"大上海"板块必将成为20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资本市场的"掘金地"。上海及周边城市的基建、商业、金融、旅游等产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是上海代表我国举办的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它具有建设运营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参与工程建设和会展主体多、社会影响广泛等特点。有效地对上海世博会风险进行识别、衡量、转移,保障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顺利进行具有十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借着举办世博会的契机,实现了上海轨道交通跨越式的发展,成为轨道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文章将从上海轨道交通投资、运营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财务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会展业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性会展,全年有300多个,但是上海离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尚有较大的距离,国际上利用世博会拓展地区或城市知名度进而发展国际会展业的例子屡见不鲜,本文将着力分析和探索上海应如何紧握2010年世博会契机,积极采取对策提升其会展业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成功将加速上海城市的建设速度,将给上海周边城市带来发展机遇,将会推动上海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将引发我国地区经济新一轮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大阪:"芝麻开门" "现在的上海和当年的大阪一模一样,整座城市都在大兴土木,似乎翻了过来.""如果人们的问候语从‘你买房了吗?'变成‘你看过世博会吗?',就算是世博会的巨大成功."2009年年底,日本大阪政府顾问仁田博昭到上海走一遭,有了上述感言.时隔40载,大阪成为上海媒体在报道世博会历史时频率最高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邹芯月 《证券导刊》2010,(15):66-67
五一小长假将至,消费积极因素增多,更适逢世博会召开,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消费气氛会较为火热,从而拉动食品饮料等日常消费品的增长,为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带来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听月楼 《证券导刊》2009,(17):57-60
周三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利好刺激下,上海本地股群起而攻,上演王者归来好戏,从而大大刺激市场人气,并促使大盘成功收复年线大关;周四该板块依然强势不改。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上海本地股是近几年来贯穿市场始终如一的主流板块,从国资委重组到迪斯尼再到世博会最后到现在的"两个中心",炒作热点可谓此起彼伏;期间更是涌现出了多只令人叹为现止的大牛股,比如中国船舶的百倍神话、界龙实业的不死传说以及都市股份化身海通证券的乌鸦变凤凰故事等等。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2008年是中国的“北京奥运年”,那么2010年无疑应该是“上海世博年”,而2009年的上海同样让人瞩目。这一年,上海朝着“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大步前行,这一年,必然又是一个让历史铭记的年份。同上海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在这样的发展机遇里,正体味着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激动的人就包括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一个正忙碌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世博会筹备工作的银监局长。  相似文献   

13.
《理财》2010,(5)
《2010年上海经济蓝皮书》主编屠启宇日前撰文指出,2010年世博会的意义远不在于拉动经济,而在于提升上海整体进入新的台阶。世博会作为上海率先转型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颗璀璨光耀的“东方之珠”,举办2010年世博会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则是让上海这颗“东方之珠”更加光彩耀人的两大神来之笔。举办2010年世博会是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的一次盛会。世博会将有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面临着支付环境建设、金融市场发展、加强风险管理等基本问题,需要综合推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世博会期间,海关监管进境展品任务繁重,如何使世博会展品仓储更加科学、合理是上海海关面临的一项任务。本文在对上海目前某展品仓库现状作出分析的基础上,从海关优化监管与服务、方便企业运作的角度对世博会展品仓储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采购》2004,(6):79-79
上海将围绕世博会重点完善3个法律制度5月8日,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周汉民在"世博会与上海法治化论坛"上表示,依法"办博",在立法方面,上海将重点完善三个方面的法律制度。一是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针对上海世博会的名称、会歌、徽标、口号、主题词等以及举办  相似文献   

17.
董含茵 《上海保险》2006,(7):8-10,17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上海筹办的大型国家项目,为上海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世博会能否办得成功、精彩、难忘?以及世博会对上海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确实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和应对世博会的风险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世博会与上海综合城市竞争力 1.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 上海经过二十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和浦江两岸的联动发展,各方面基本建设和城市综合功能都上了一个台阶,已经向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目标挺进。根据最近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是368.39,在77项重要指标中,上海排在第一的有20项,  相似文献   

19.
世界看世博     
《现代商业银行》2010,(5):78-79
作为一场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宴,上海世博会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上海市用于世博会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额约30亿美元,由此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商业、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将达到直接投资的5至10倍。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合作有着良好的传统。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这不仅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助动力”,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就拿旅游来说,世博会为期184天,预计将吸引中外游客7000万人次。据分析,将有30~35%的游客会去长江三角洲地区继续旅游,以此推算,半年当中将吸纳2000多万游客。也就是说,世博会不仅仅属于上海,它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更是全国的一次盛会。相对而言,作为世博会的承办方——中国上海,也只有在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全国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因此,世博机遇为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这将是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共同发展的绝佳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