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外向型乡镇企业,是由乡、镇兴办的从事出口商品生产的企业,它在国民经济中起了补充的作用。中国银行如何扶持这类企业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笔者对此谈点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1.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支持外向型乡镇企业的思想。过去中国银行主要支持外贸公司的收购出口,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把支持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发展作为大事来抓,把它当作工作的一个重点,做到谁能提供出口产品就支持准,促使乡镇企业走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间的竞争。 2.要纳入信贷资金计划。目前,外向型乡镇企业贷款没有单独列出一块信贷资金和计划,资金需要难于保证。因此,要促使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银行要把这块资金纳入计划轨道,客观上为支持乡镇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之间,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之间,出现了争原材料,争市场等一系列问题,恰好此时国际上出现了极好的机遇。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又一次大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素质较好而费用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对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有利,给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抓住这一机遇,而创办创办灵活、高素质外向型的乡镇企业,是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正> 要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在近期受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其中作为企业“启动器”的资金,是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本文拟就此谈谈解决资金需求的基本对策。 一、寻求资金对策是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至1987年全省乡镇企业达40.43万家,产值达115.2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50%,从业人数达258.10万人。1987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达5.62亿元,大批乡镇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我省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但全省工商银行1987年对乡镇企业贷款却仅占工业贷款的0.5%,这同工商银行应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本人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不可忽视乡镇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势头有增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连市乡镇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有较大发展。1988年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外贸收购额3亿元,约占1987年全年乡镇企业外贸收购额的83%,创汇企业比1987年增长40%。当前,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一、行业结构矛盾与新建总量扩张相交织,引起矛盾多元化。企业之间与国营企业之间争原料,抢市场的情况极为普遍,一些乡镇企业因原料短缺、价格上涨无法消化而亏损或关停。新建项目建立在工艺复杂、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除沿海少数县(市)外,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山区地带。山区经济能否相应地发展,对于全省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最近,国务院批准的《关于福建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请示》中提出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设想也指出要“山海协作,优势互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全省经济发展”。那么,在山海协作中,山区乡镇企业如何发挥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呢?现以建阳地区为例,谈一点个人浅见: 一、山区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所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顺应乡镇企业向外开拓的需要,在积极搞好人民币业务的同时,大力开拓发展了外汇业务,努力为乡镇企业跨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服务,较好地推动了全市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发展。至1992年末,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外贸出口交货额2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66%,占全市外贸出口交货额的54.42%;合同利用外资1.25亿美元,累计达1.56亿美元;新增乡镇“三资”企业344家,占全市新批“三资”企业总数的60.18%,累计达425家。乡镇企业成为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8.
在调整乡镇企业贷款结构中,各地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产业政策为导向,把支持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作为扶持重点之一,为优化信贷投入,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据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统  相似文献   

9.
<正> 金融部门如何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乡镇企业是我省外向型企业的一支生力军 这几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据统计,“六五”期间,乡镇企业25.79万个,1980年总产值为16.83亿元,至1987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已达40多万个,从业人员260万人,总产值115亿元,占当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8%,超过1979年的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和当时整个工业的生产能力。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吸收器。仅1985年,全省乡镇企  相似文献   

10.
<正>到1990年末,我国从事出口生产的乡镇企业已上升到5.67万家,完成外贸交货值485亿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收购值的24.4%,其中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不可替代的生力军。因此,如何利用沿海地区的优越条件和开放政策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就成为沿海地区农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近几年来,银行虽然在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与沿海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相比,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近年来,银行通过企业分类,对企业进行等级评估,在优化贷款结构上做了许多工作,但进展仍然不尽人意。质量劣、管理差、效益低的三类企业,仍占相当比重,支持出口生产的贷款份额仍不大,其中支持“三来一补”的贷款就更少。同福州农行有信贷关系的乡镇企业现有2300多家,而产品出口创汇的企业仅有56家,所占比重相当低。二是乡镇企业可用  相似文献   

11.
“七五”期间,农业银行把支持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作为信贷工作重点,做到优先支持、优惠政策、优化管理、优质服务,收到了显著效果。过去5年,农业银行累计发放外向型工业企业贷款600亿元,是“六五”期间的5倍。其中对外向型乡镇企业的贷款基本满足了企业对信贷资金的合理需要。  相似文献   

12.
沿海地区利用乡镇企业的优势,确立外向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基于国际和国内新的经济形势,为我国经济的尽快起飞和长远发展所作的正确决策。乡镇企业外向是利用自身的灵活机制,仰赖国家提供的条件,由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参与国际市场上的商品、资金、技术、劳务等交换,实现从内向经济向外向经济的转变。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神经中枢,在乡镇企业外向过程中面临什么抉择呢?本文以浙江省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背景,就此提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3.
乡镇企业工会经审工作需加强屈经伟乡镇企业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正象小平同志所讲“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由传统的农业,逐步转向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建工建材、饮食服务等行业。这就出现一批离土不离乡、工厂不进城、不吃商品粮、...  相似文献   

14.
1985年12月24日至26日.广西农村金融学会、广西农村金融研究所在南宁召开《乡镇企业资金学术讨论会》.各分会、中支研究室负责同志和部分作者代表共4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和调查报告52篇,有8位同志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最后由学会秘书处作了综合发言.到会同志对“六五”期间,尤其一年来缩紧银根后乡镇企业信贷工作如何评价?我区乡镇企业发展方向以及发展乡镇企业资金对策等问题进行热烈地讨论、论证.会议期间,区分行副行长、广西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卞百林同志到会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5.
谷城县石花镇是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先进镇,工业基础比较好。近年来,财政部门在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把握即将“入世”的契机,把支持发展外向型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突破口,着力营造环境、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素质,搞好产品开发生产,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推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000年,全镇完成  相似文献   

16.
得天独厚的优势南通市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外向型经济发展很快,出口贸易已初具规模。值得重视的是,乡镇企业的出  相似文献   

17.
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主要是发挥沿海农村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接受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参加国际交换,发展我国经济。因此,乡镇企业和创汇农业就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力量。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给农业银行也带来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深入实施,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不少企业已从单纯的内销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向外向型企业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在目前仍未能引起我行足够的重视。我们总认为乡镇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没跟上、资金力量弱、技术设备差、生产规模小、容易出问题、风险也较大”,而没有看到乡镇企业生产转向快、资金周转灵、经济  相似文献   

19.
《理财》2009,(5)
中国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3月25日说。一季度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7794亿元.同比增长8.36%。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放缓,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据这位负责人分析,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第四季度全国乡镇企业工业增速逐月回落,沿海外向型经济发达省份下行趋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 晋江是我国著名侨乡。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晋江人民运用侨乡的优势,发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奋力拼搏,逐步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支柱,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晋江模式”。去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晋江人民以撤县建市和省政府赋予晋江市改革开放综合试验若干政策措施为良好契机,迎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建设有侨乡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市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