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政府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增加。1998年发行规模为3708亿元、1999年为4015亿元、2000年为4657亿元,2001年为4880亿元。但长期以来,我国发行的国债是以3-5年的中期国债为主,很少有10年期以上的长期国债和1年以内的短期国债。从1981年国家恢复国债发行  相似文献   

2.
国债筹资成本优化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我国国债筹资成本优化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赤字与国债发行量在不断扩大,1997年财政赤字为530亿元,1999年增至1803亿元,2000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已高达2299亿元。从1990年~1997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年均增长26.65%。与此同时,由于国债发行利率过高,发行的利率期限结构不合理造成国债筹资成本居高不下,财政的债务本息支付任务越来越沉重,年度还本付息额占年度国债发行额的比率由1990年的50.71%,增长到1997年的78.81%。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债规模与应债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迅速扩张,到1996年实际发行规模达到2050亿元。较1995年发行规模的1570亿元上升了30.57%。国债是由中央财政赤字积累而来的,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财政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财政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支出增长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内债规模模型与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内债发行规模已由1981年的48.7亿元增加至1997年的2360亿元,短短的17年时间,内债的发行总量就翻了近50倍。可以说,随着我国政府债券规模的逐年扩大,国债已日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层面,国债规模管理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经济理论界一直在广泛而热烈地讨论作为国债研究中心问题之一的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本文在有关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所选取的影响内债发行规模指标体系的实际数据资料,采用现代经济计量及统计分析方法,得到内债发行规模的三种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债事业呈现空前的繁荣。1981年国内债务发行规模为40亿元,1997年已达2485.96亿元,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债事业呈现空前的繁荣。1981年国内债务发行规模为40亿元,1997年已达2485.96亿元,增长61.15倍,国内债务收入相当于财政收入三分之一左右,国债一级市场膨胀  相似文献   

6.
鲁颂宾  李丹 《经济界》2001,(2):18-21
一、 2000年我国债券市场回顾 1、国债仍然主导债券发行市场.金融债券发行势头不减。 2000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债发行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其融资和充当货币政策传导的功能,为2000年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至 2000年 11月底,国债计划发行量为4340亿元。实际发行4167.5亿元。2000年国债实际发行量低于年初计划量,扭转了连续两年国债超计划发行的状况,反映出2000年政府财政收支情况的明显好转。从财政收支情况的明显改善和2…  相似文献   

7.
财审博览     
时事聚焦央票利率企稳债市"心定",7年期国债热发。央票利率的企稳对债市显然起到了正面刺激作用,近期的7年期国债发行就是一个证明。这只债券获得了1.71倍的超额认购倍率,3.17%的票面利率也落在市场预期下端。这只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国债的计划发行规模260亿元,实际发行中获得7.3亿元的追加,总规模达到了267.3亿元。从招标资金规模来看,首场招标获得445.3亿元的投标资金,超额认购倍率为1.71倍,和今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了国债的发行.从我国国债发行的基本状况看,1994年、1998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迅速扩大.从国际上衡量国债规模的各项基本指标来分析,我国国债的规模接近国际警戒线.从长期看,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应适度发展,保持与GDP同步增长;从近期看,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还要考虑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做到优化国债结构与调整国债规模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企业世界》2007,(10):28-28
当前经济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增加较多,长期建设国债进一步淡出的条件已经具备。但考虑到尚有一定规模的国债项目没有完工,还有一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或项目需要国债支持,目前财政赤字规模不大,赤字率较低,经济中流动性过剩,中央政府通过发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完全可行的。预计2007年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将从2006年的600亿元减少至500亿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国债发行规模与偿债能力相适应   近年来,在国债规模增长较快的同时,国民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从国债负担率的角度看,变化幅度并不算很大, 1997年国债负担率为 7.37%,即便把统借统还外债算进来,也不过 8.12%,这就为 1998年增发 1000亿元十年期付息国债,实施积极的、反周期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相应的空间。到 1998年底,我国应偿还的内债余额累计为 7771亿元,占 GDP的比重约为 10%,加上 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这一比重约为 13%。国际上一般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规定的赤字 GDP的比重不超过 3%,债务占 GD…  相似文献   

11.
国债规模适度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于1981年重新开始在国内发行国债,其间经历了1986年试办国库券转让业务,1988年试点城市国库券交易市场,1991年国债发行承购包销试点,1993年国债一级自营商的发行办法,经过18年的发展,国债市场的框架基本形成,为国债的发行及转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994年国务院决定全部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中央政府债券的方式来解决,而不得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使得国债发行规模急剧扩大,从1994年以前的三位数猛增到1994年的1137.6亿元;并且在其后的几年中,发行数量急剧增加,1997…  相似文献   

12.
我国1998年开始启动积极财政政策,向4家国有商业银行以承购包销方式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1999年和2000年又分别发行1100亿元和1500亿元长期国债,3年累计发行3600亿元。到2001年,我国通过发行长期国债增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已连续实行4年,远远超过西方经济学界对这种赤字财政政策可持续时间的预测。那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如何?还有没有发展空间?一.实施效果尽管我国已连续4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并不高,2000年底约为15%,低…  相似文献   

13.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到1987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数额年均达到千亿元.而1997年已达到2412亿元.在股票市场上,迄今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达900余家,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2万亿元.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自身功能的发挥,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其中,对证券市场监管不力就是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世经版图     
10月14日英国财政部发布声明称,英国政府已成功发行首支人民币主权债券,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三年。这意味着英国成为中国之外第一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而且这也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一笔人民币债券,伦敦由此进一步夯实了其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地位。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负责管理这笔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负责承销。业内人士当时就预计,此次债券的发行规模可能超过之前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在伦敦发行的债券规模。9月中旬,国开行获准在伦敦发行3个品种的20亿人民币(约合2亿英镑)债券,分别是3年期固息债6亿元,利率为3.35%;5年期固息债5亿元,利率为3.6%;10年期固息债9亿元,利率为4.35%。英国目前以英镑计价的5年期国债利率为1.42%,10年期为2.13%。  相似文献   

15.
《审计与理财》2003,(4):46-47
“两会”期间,财税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谈了时一些财税热点问题的看法。国债规模减小只是“微调”今年拟发行国债数额为1400亿元,比去年减少100亿元。贾康说,从绝对量上来说,减少100亿元的国债发行额似乎数目不小,但这只占去年长期国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将从4月9日开始发行2003年记账式(二期)国债,本期国债为十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利息每年支付一次,发行总额为26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金融     
《财会通讯》2009,(3):4-5
财政部发行2009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300亿元;工行托管资产规模超万亿元;中银基金获准开办QDII业务;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从2004年开始的超载超限治理、新轴荷标准发布等政策变化,2004年重型载货车市场提前释放2005年的需求,使重型载货车市场达到一个历史高峰。 2005年,一方面国内有效重型载货车保有量超过130万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供求关系已发生变化,中央结束连续7年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并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安排长期建设国债800亿元,比2004年减少300亿元。同时国内减停了部分未开工的大型建设工程,新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来支持在建的国债项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广义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81年 ̄1993年,国债还本付息和财政支出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1994年 ̄2003年,财政赤字和国债还本付息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国政府要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减少财政赤字来控制国债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3月14日进行了2005年记账式(二期)国债的招投标。本期国债期限1年,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贴现发行,计划和实际发行面值金额均为300亿元,其中基本承销额54亿元,竞争性招标额24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