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工业化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导致粗放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之一是环保型工业化,环保产业作为工业他的重要内容成为城市化的推动力,而且有利于城市现代他,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协调推进的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国 《技术经济》2005,24(9):12-15
工业化与城市化运动的辩证逻辑表明,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形式,工业化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化的形态;工业化与城市化运动的现实经验表明:二者的协调推进并不是指二者同比例、等速度的发展,而是有一范围。在我国,既然作为内容的工业化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演进,那么作为形式的城市化也应向新型城市化发展;同时,作为形式的城市化对作为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推进的新型城市化发展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永国 《生产力研究》2006,(7):141-142,167
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推进的历史逻辑表明,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形式,工业化的不同发展特点决定了城市化的不同形态,现实经验进一步表明,二者的协调推进并不是指二者同比例、等速度的发展,而是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二者有一合理的协调系数。既然作为内容的工业化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演进,那么作为形式的城市化也应向新型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途径。加快城市化进程既有利于推进山西省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山西省迅速建立小康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程度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标志 ,而且是由落后的农业国走向发达的工业国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已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我国由于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原因 ,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 ,如果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 ,不完成这一历史性跨越 ,那么 ,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因此 ,加快城市化进程 ,不仅是完成工业化的需要 ,而且是顺应时代潮流、融入知识经济的需要。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70 %的城市化水平 ,而且与世界平均…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回顾国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并提出了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经历了排斥市场经济的工业化,忽视城市化而通过市场化推进工业化两个阶段。目前,我国已具备了大规模推进城市化的基本条件,在新世纪中,我国的现代化程应遵循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并重的发展道路,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而且是我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推进城镇化战略中,首先应克服自然经济观念,加深对城镇化进程的认识,并处理好实施城市化战略与节约土地资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户籍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和探索新型城镇管理体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高新技术对于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作用确实不容忽视:它通过自身的结构改造效应、科技扩散效应、产业带动效应促进工业化的进程,而工业化又带动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经济依托,促进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从而两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增长,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实力。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而且它对促进陕西省乃至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其作为陕西省的一个经济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窥。  相似文献   

9.
宫利 《时代经贸》2014,(4):193-193,195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或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而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其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发展历程的相关回顾,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探讨,试图为中国农村城镇化顺利进行提供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本文对马克思的城市化思想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与经验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探讨了"成都模式"的发展实践,认为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不会妨碍、延缓城市化和工业化,而且可有力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