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维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超市中常用的带有条形码识读器的收款机,运用的是一维条码技术。二维条码储存的信息量要大大超过一维条码,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输入,解决了手工数据输入速度慢、错误率高等造成的“瓶颈”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形势在1996年上海市超市推广条码化动员大会上,上海21家超市联合倡议在1996年超市商品(除生鲜、蔬菜、散装小百货外)基本实现全部条码化.1997年1月1日起抵制无条码商品上柜,工商联手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大好事.据上海物品编码中心的资料,目前上海已注册商品条码的生产企业达1595家.超市商品的条码化率达60%左右.然而使用条码的商业POS系统在上海仅有105家(全国200家左右).日本在1984年处于POS系统大发展的前夜,注册商品条码的生产企业为1700家,使用条码的商品POS系统达1900家,对比日本的情况,可知上海目前商业条码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超市以及其他零售企业中推广商品条码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相似文献   

3.
《市场与电脑》2001,(3):41-43
二维条码的起源 人们日常见到的印刷在商 上的条码是普通条码,这种普通的一维条码自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到工业、商业、国防、交通运输、金融、医疗卫生、邮电及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 但是由于一线条码的信息容量很小,如商品上的条码仅能容纳13位的阿拉伯数字,更多描述商品的信息只能依赖数据库的支持,离开了预先建立的数据库,这种条码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条码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基于这个原因,人们迫切希望发明一种新的条码,除具有普通条码的优点外,同时具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易于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探入,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标有条形码(简称条码)的商品日渐增多;为进一步发挥条码在商品流通中的效益,本文以它的作用及应用中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栾阳 《电子商务》2011,(10):62-63
本文依据PDF417条形码规格及RS编码理论,将二维条码用在财务申报管理中,鉴于目前这种情况,考虑到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化和二维条码技术日益成熟,本文探讨用一种新的方式建立财务申报系统,即采用二维条码。通过利用二维条码,实现财务信息传递的自动化,提高财务申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数据录入所需的庞大的人力、物力,降低数据输入、审核的错误率,从而全面提高我国财政管理的水平,促进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全面术建立高效、快捷的发展,探讨现代化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志坚 《消费导刊》2009,(1):211-211
条形码技术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技术。商品条码相当于商品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7.
<正>一、“商品条码”的基本概念我国“商品条码”的法定定义,最早出现在1998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刚成立不久、以第1号令名义发布的部门规章《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中,即“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表示一定信息的商品标识。商品条码包括标准版商品条码和缩短版商品条码。  相似文献   

8.
POS的运行是依靠扫描商品上的条码来实现的,假冒、不规范、质量不合格的条码进入超市会导致商品管理系统信息混乱,使销售商和供应商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商品销售信息,商业自动化便失去意义.因此把好商品条码质量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如何鉴定产品真正的生产国?从条形码就可以看出是哪个国家产的。”近日,网上流传着一条微博,根据条形码就可辨别产品的真正出产国,还搭配了如何通过商品条码前三位数查看进口食品产地的图片。比如挪威为“70”,委内瑞拉为“759”,日本为“45—49”等。  相似文献   

10.
<正> 引言:从条形码谈起近些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上柜供应的各类商品,在外包装上都出现了一组粗细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的条与空组成的图形,这就是商品的条形码。自本世纪60年代起,条形码被发达国家应用于计算机信息标识和管理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商业自动销售系统POS(Point ofSale)应用尤为普遍。采用了条形码,商店就能实现以自动扫描售货为核心的自动化管理,出口商品就能符合国际市场自动售货、自动结算的需  相似文献   

11.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快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输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十多年来,以条形码技术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很快便渗透到计算机管理的一些领域。条形码技术以从商业零售领域向运输、物流、电子商务和产品追溯等多领域拓展,并带动了条码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几年前,人们对商品条码还十分陌生,许多人带着好奇的目光,琢磨着这个物品识别符号。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条码已出现在我们许多商品的包装上。在激烈竞争的商海中,它犹如一枝奇葩,展示了诱人的风采。 方兴未艾话条码 商品条码(bar code)是国际上通用的货物识别标志。商品包装上印着的一组粗细不一的“平行线条”符号,下面有一排阿拉伯数字,这就是商品条码。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应用商品条码,是提高商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迎接“入关”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举措。80年代中期,原商业部即开展条码应用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991年4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所属的  相似文献   

13.
一种用宽窄不同、黑白相间的直线条纹的组-合来表示数字或字母的特殊号码,通常印在卡片、书籍封面或商品包装物上,用以表示各种证件号、书号或商品号,以便于计算机管理。这就是商品的特殊语言——条形码。条形码又称“条码”,是商品的“身份证”,也是商品流通于国际市场的“共同语言”,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商品编码为全球商品零售业带来大革新,使由制造商、批发商、出口商、零售商及至消费者组成的整个销售体系运作更加顺畅,各方共享其利,同受其益。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日前在京召开,颁布《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并将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共分七章三十八条。规定了商品条码工作主管部门、工作机构和工作要求;规定了系统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规定了对商品条码各...  相似文献   

15.
条形码自1940年发展以来,由于具有身份识别的特性,无论单独或是搭配后端管理系统的应用,都有极高的辨识率,也不易出错,所以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商场超市中,大家已经习惯了商品上那标的一排由粗细黑白线条组成的编码,结帐时经过扫描器扫描,产品名称、价格等信息一样也少不了。而科技发展到今天,信息增多不说,信息间的相互关联性也越来越复杂,为了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传递更多的信息,恐怕一排粗细线条已经承受不起了,于是在一维条码上再增加了其它的标记——对,这就是今天要说的“二维条码”!  相似文献   

16.
数码防伪技术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在每个商品上加贴一组通过加密处理的数据,将这组数据制成一组一维条码或者二维条码(简称防伪码),在商品生产过程完成后,通过POS机自动读入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库存储,就可以方便的利用计算机网络终端辨别商品真假。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2月15日,商品条形码的发明人诺曼·伍德兰德去世。他发明的条形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社会的多个领域。全球第一次扫描条形码的操作发生在1974年6月26日的美国俄亥俄州。当时,一名收银员为购物者克莱德·道森扫描了10包箭牌口香糖,价格为67美分。这标志着条形码技术的诞生。就是这个看似轻松的扫描动作,为消费者的超市购物节约了大量时间,同时也开启了全球商业活动的变革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 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是由一组带有数字的黑白及粗细间隔不等的平行条纹所组成。它是一种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为计算机输入数据的特殊的代码语言。条形码产生于1949年,是随着计算机文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计算机输入技术。条形码技术问世以后,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邮电通讯、图书馆、医院、仓贮货运、票证以及工业生产自动化等领域。1970年,美国率先在非食品零售杂货业中试用条形码,1973年正式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食品杂货类商品。如今,世界发达国家已普遍在商品包装上使用条形码,顾客在超级市场里购买商品后,收款员只需将印刷在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标志逐一对着光电扫描器,计算机就能自动地识别条形码上的信息,确定商品的名称、品种、数量、生产日期、制造厂商、产地等,并据此在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电话:010-62024528 网站:WWW.ancc.org.cn)是我国条码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加入 EAN 组织,并负责我国商品条码厂商代码的统一赋码工作。其下属的地方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条码推广和应用工作。根据《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企业申请使用商品条码需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代码证复印件;2.具有支付商品条码系统加入费和维护费的能力;(3000元2年;胶片制作费45元/套)。3.申请程序为:向地方管理机构索取申请表及说明材料,经地方管理机构初审合格后,由地方管理机构上报国家中心,由国家核发《厂商代码通知书》、《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及提供印刷条码所用的专用胶片。企业取得上述材料后,方可使用其独有的商品条码。商品条码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光彩》2005,(9)
编辑同志:我公司为将自己所生产的商品不仅从外观上,而且从内在资料上也区别于其它同类商品,专门设计出一种条形码,并已向有关物品编码中心申请、依法注册。但前不久我公司发现,该条形码已被他人用于另外一种商品,同样作为另外一种商品区别于与它同类商品的标识。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谢莹谢莹读者:该行为已侵犯了你公司的商品条形码专用权,你公司有权请求其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条形码专用权是注册人对其经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条形码所享有的专用使用权,它属一种知识产权,是由国家法律赋予商标注册人的一种垄断性权利。一方面,商品条形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